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品

棉籽毛油 中美大豆之战,中国完败内幕(深度好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12:01:13

如果一定要把大豆进口比作战争,也许我们犯了战术上的错误,但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战略选择。

事实上,中国大豆产业并不像舆论传播的那样“岌岌可危”。 尽管石油开采行业一度担心被跨国资本控制,但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已形成中国国企、民企、外资三分之三的格局。 广大消费者受益于充足的供应和竞争,国内石油公司也受益于充足的供应和竞争。 在向外资学习、与外资竞争中发展壮大。

然而,中国已从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转变为全球最大的采购客户。 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所谓的内幕究竟是美国的阴谋还是阴谋?

基于意识形态或爱国情绪的争论已经够多了,我们需要一个更冷静、更清晰的视角来看待大豆和压榨行业如何走到这一步以及它们将走向何方。

下面的文章全景式地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大豆市场巨变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包括所谓的“中美大豆大战”。 没有“情节”描述,主要是数据验证。 推荐给那些想认真了解历史的人。

(文章有点长,但是很精彩,先存起来慢慢看)

从全球最大生产商到全球最大客户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豆完全自给自足,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大跃进之前(1959-1961),中国的大豆出口对前苏联一度非常重要。 大豆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90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峰值1600万吨。随后几年,产量也稳步增长。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仍然是大豆净出口国。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大豆出口量超过100万吨,消除了进口需求。

随着中国对全球市场的更加开放和对豆制品的需求增长,中国的大豆产业在1990年和2000年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曾经是美国、阿根廷、巴西在世界大豆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现在已成为他们的最大客户。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大豆?

过去,大豆主要用于豆制品的消费。 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饲料需求的增加,豆油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 受此影响,大豆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现代养殖业的需要

中国的经济改革同时引发了营养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家庭食品消费以前以植物产品为主,现已多元化,肉制品(牛肉、猪肉和家禽)和乳制品的消费增加。

● 到2013年,居民每天可获得的食物总量接近3000大卡,其中肉类热量比例较高(超过20%)。

●从1985年到2015年,猪肉产量增长了三倍,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肉类产品,占肉类总产量的57%。 家禽产量增长18倍,牛肉产量增长15倍,羊肉产量增长7倍。

这些增长是由人均消费和人口增长推动的。 2014年,人口净增长约为700万,但未来几十年增长速度将放缓,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

人均消费的主要驱动力是购买力的增长和城市化。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4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3.6公斤,而牛奶及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仍然很低,为12.6公斤。

●未来几年对这两类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 然而,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减缓消费增长,而独生子女政策的调整也不太可能扭转这一趋势。

肉类消费(主要是鸡肉和猪肉)的增加导致对动物饲料(包括谷物和大豆)的需求增加。

出于食品安全和经济考虑,政府推动大规模现代养殖业发展,传统小规模养殖户逐渐退出。

●2002年至2010年,生猪存栏3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比例从5%上升到18%。 奶业中,奶牛存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比例从2002年的3%上升到2015年的20%。

因此,自混合饲料的使用量不断减少,工业饲料的使用量增加,导致豆粕的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豆粕产量从1997/98年的800万吨增至2014/15年的5400万吨。

中国现代饲料工业始于1975年,到2012年产量近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国。

豆油成第一大消费油品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到8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24公斤,低于美国和欧洲,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3300万吨。

在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十几年中,豆油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之前,消费最多的植物油是菜籽油,其次是豆油、花生油和棉籽油。 当时,大部分石油以散装原油的形式出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东北消费豆油,长江流域消费菜籽油,南方一些地区消费花生油。

然而,新的食用油标准改变了这一市场格局。 1992年,我国颁布了《色拉油》标准。 未精炼的原油颜色浑浊,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这引发了食用油市场的细分:味道和气味不再是首选标准。 价格开始主导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廉价的豆油变得更具吸引力,自2003年起,豆油已取代菜籽油成为第一大消费油品。

美国农业部2016年数据显示,大豆油占中国植物油消费量的44%以上,其次是菜籽油(24%)、棕榈油(18%)和花生油(9%)。

从产量来看,中国不生产棕榈油。 大豆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产品棉籽毛油,占比近55%,而菜籽油仅占29%,花生油占11%。

为何进口大豆大量涌入?

中国的战略和关税政策

为了满足大豆需求,中国政府面临选择,制定油籽产品进口政策并不容易。 前后经历了好几年。

——1995年,为促进畜牧业发展、保障饲料供应,我国取消了豆粕进口13%的增值税。 受此影响,豆粕进口量大幅增加,1997/98年度豆粕进口量超过400万吨,国内大豆价格和压榨利润下降。 食用油产量下降,走私活动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于1999年恢复了进口豆粕的增值税,并决定发展大豆压榨产业:进口大豆在国内加工,获取压榨利润。

——中国决定对大豆实行3%的单一关税政策,取代此前的180%关税、40%的优惠税率和3%的配额税率。 这一决定旨在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即豆油和豆粕)的生产,符合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粮食作物生产留出耕地。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战略包括仅增加某些“非战略”产品(大豆、肉类)的进口以及对谷物实行关税配额。 这样,农业生产就可以集中生产谷物(小麦和大米)等战略产品,以保持自给自足。

至此,政府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地缘战略选择:

巴西和阿根廷的农作物种植(包括大豆)正在迅速扩大,可以从这些国家进口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原材料来喂养动物,以支持畜牧业的发展。

如果中国不进口并在国内种植7500万吨大豆用于压榨,将占用4000万公顷土地,并且必须进口至少2亿吨粮食。

中国已经没有耕地了。 由于生态保护、城市化(2015年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工业化和污染、消费、沙漠盐碱化等多重破坏,近三十年来耕地不断减少。 面积从1.33亿公顷减少到1.2亿公顷。

为了促进大豆进口和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取消了大豆进口关税配额,进口关税降至3%; 豆油进口关税从2001年的63%下降到2006年的9%,豆粕进口关税维持在5%。

因此,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大豆产业开始向世界市场开放,这与受益于关税配额的大米、小麦或玉米产业形成鲜明对比。

大豆市场的开放给国内产业带来两大影响:

震惊1

国内大豆产量下降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到2015年,超过8000万吨大豆进入中国。

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且单产相对较低,中国的大豆种植与其他主要生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相比缺乏竞争力。

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小型农场的竞争力不如北美和南美的大型农场。 即使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黑龙江,超过10公顷的大豆种植园也不多。

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国内大豆价格明显高于美国或巴西。 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生产成本增加了三倍。

此外,由于国家在2008年推出“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帮助农民放开大豆市场,导致我国大豆价格维持在高位。

●2008年,我国开始对东北地区大豆实行“临时收储”,并于每年10月下旬或11月初发布最低保护价。 2009/2010年至2012/2013年连续四年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直到2013/2014年,大豆价格稳定在4600元/吨。 国内外大豆价差持续加大,压榨厂(榨油厂)倾向于使用进口大豆。

●2013年进口大豆均价为600美元/吨(加征3%关税),而国内主产区大豆价格超过750美元/吨。 由于价格高昂,农民很难将大豆卖给油厂,有的甚至因为不符合收购质量标准而无法被国家收购和储存。

尽管承担了收购和仓储成本,国家大豆储备库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外界评论甚至将“最低保护价”称为对进口和外国种植者的“补贴”。

我国种植的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大豆,其含油量比进口大豆低3%-5%,因此市场出现分化: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60%以上用于食品(豆腐、豆奶等),而进口转基因大豆90%用于压榨豆油和豆粕。

此外,我国大豆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即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 1990年以前,我国大豆压榨厂(油厂)主要分布在大豆产区,销售区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 在这种格局下,大豆价格北低南高。

大豆开始进口后,沿海地区新建了许多大豆压榨厂,开创了“北粮南运”的流通模式。 对于位于港口附近的大豆压榨商来说,购买国产大豆的成本更高,部分原因是中国的运输瓶颈。 大豆进口量的增加随后改变了大豆贸易格局,国产大豆失去了资源优势。

由于无法与进口竞争,中国大豆产量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下降。2015年产量为1100万吨,减少了35%以上,种植面积减少了20%以上。

然而,中国仍然是世界第四大大豆生产国。 产量一直维持在1.8吨/公顷左右。

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

大豆仅占中国油籽产量的23%,花生和油菜籽是第一和第二大油籽。

中国主要油籽产量

目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80%的消费量来自进口。 占国际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每年大豆进口额达350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3。

中国主要从三个国家购买大豆,占其进口量的95%:巴西49%、美国35%和阿根廷12%。

其实这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模式:

巴西四分之三的大豆出口到中国,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销往中国,阿根廷85%的大豆出口到中国。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豆粕产量约为5900万吨,高于全国消费量5600万吨,占中国蛋白粉消费总量的近四分之三。 中国仍然是豆粕净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日本、越南和韩国。

尽管大量大豆已被压榨,豆粕已实现自给,但中国仍是豆油净进口国。 2007年进口量达到280万吨,2015年下降至80万吨。

尽管中国自2001年以来增加了大豆压榨能力,但豆油需求增长得更快。

可以用另一个原因来解释这种进口现象——豆粕和豆油的出率。

中国压榨行业似乎对豆粕的重视程度高于豆油。 国内豆粕出粉率79%,比国际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 而豆油出油率为17.8%,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8.5%。

就油脂而言,我国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大豆进口量巨大,棕榈油进口量不断增长。

近20年来,植物油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

影响二 外资进入中国破碎行业

我国大豆压榨能力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4000万吨增至2015年的1.5亿吨。如果按照年压榨7000万吨计算,产能明显过剩。

破碎能力最大的地区为:山东(4000万吨)、江苏(2200万吨)、广东(2000万吨)、广西(1500万吨)、辽宁(800万吨)、天津(900万吨) ,都远离大豆主产区。

2004年以来,中国大豆压榨行业的另一场危机是,越来越多的股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2004年4月,当大豆价格达到360美元/吨的高位时,中国大豆压榨厂(油厂)采购美国大豆。 六个月后,价格大幅下跌至190美元/吨,许多买家试图违约,但最终不得不履行合同。

高价购买大豆最终导致许多中国压榨企业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国际大豆贸易商趁机进入中国榨油行业。 这场“大豆危机”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虽然国内企业拥有三分之二的大豆压榨能力,但外资企业控制着中国70%的进口大豆贸易量。

●美国ADM与新加坡丰益国际共同投资的公司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的外资企业。 丰益国际在中国拥有56家分公司,年破碎能力达2000万吨。

●邦吉于2005年进入破碎行业,在南京、天津、上海设有机构,并与三维集团在日照合资成立破碎炼油厂。

●嘉吉在中国拥有34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并在广东和江苏拥有4家破碎厂。

国产豆与进口豆竞争政策

玉米-大豆竞赛

中国大豆也面临着曾经占据大豆种植面积的玉米的挑战,尤其是在东北地区,玉米已成为主要农作物。 15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增加了50%,玉米产量翻了一番。

黑龙江省的变化证明玉米赢得了竞争:黑龙江省从大豆第一产区变成玉米第一产区,占国内玉米总产量的15%。

价格是玉米的优势:虽然玉米产量是大豆的3倍,但玉米价格在2元/公斤左右,大豆价格在4.2元/公斤左右。 2008/09年度至2013/14年度,玉米最低价格上涨了50%,而大豆最低价格仅上涨了30%。 这使得玉米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

此外,近几十年来,大豆和油菜籽产量几乎没有增长,而其他粮食作物则不同。 预估产量数据比较:大豆平均1800公斤/公顷,油菜籽平均1900公斤/公顷,玉米平均5900公斤/公顷。 其中,小麦5000公斤/公顷,水稻4700公斤/公顷,花生3600公斤/公顷。

国际市场上的大豆

食用油已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日常必需品,政府因此高度重视油籽产业。 由于大部分食用油都是直接或间接进口,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很快传导到国内市场。

中国政府仍有一些手段来稳定市场并减轻其对中国消费者的负面影响。 如果“大豆最低保护价”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农民,当油价大幅上涨时,政府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

●2010年10月至11月中旬,植物油平均零售价格上涨17%。 国际大豆从2010年开始上涨,2011年5月达到高位。

国家发改委约谈国内四家食用油企业,要求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不得上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持续至2011年中期。

中小型油脂企业不敢涨价,因为担心失去市场份额。 即使有一些公司试图提高价格,也被阻止了。

尽管国家出售了部分储备的菜籽油和豆油来稳定价格,但所有石油公司都遭受了损失。 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国内油价才有所缓解。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2012年,国际大豆等油籽价格大幅上涨。 当时占据国内80%份额的五家最大油脂企业——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鲁花集团、九三油脂、汇福粮油——再次被要求稳定价格、保证供应。

但2013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情况发生了变化,无法采取同样的措施来解决。

国内外大豆价差严重影响了国内大豆生产乃至粮食使用。 有媒体报道称,食品加工商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大豆,因为它们比国产大豆便宜得多,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因为进口大豆是转基因产品。

2014/2015销售年度,中国政府取消大豆(含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实行目标价格补贴。 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补贴差额,各省负责落实新政策。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降低国内大豆价格,使其与进口大豆相比更具竞争力。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大豆价格确实下跌了20%,但由于饲料和油脂的需求棉籽毛油,大豆进口量仍然很高。

外表

从中期来看,政府希望减少巨额玉米储备并限制玉米替代品的进口。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国内大豆产量增加将用于食品,不会抑制饲料需求驱动的大豆进口。 由于政府更愿意进口更多肉类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几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可能会趋于平稳。

经过多年的连续下滑,国产大豆似乎因玉米问题而受到关注。 大豆价格改革和种植面积扩大将改变大豆在我国农业布局中的地位。

大豆进口量不会减少,但国产大豆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拥有新的未来。

注:本文摘自ocl-,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中数据无法一一核实,仅供参考。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