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霏:《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将于明天生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签署的第一个以我国一座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将于2020年4月28日,也就是明天生效!
《北京条约》于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缔结。它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一项国际版权条约,旨在保护表演者对其录制或未录制的表演的精神和经济权利。 根据《北京条约》生效条款,该条约将于30个成员国批准并加入后三个月生效。 今年1月28日,印尼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批准函,成为该条约第30个关键成员国。 因此,这项备受瞩目的国际条约将于明天生效。
当“中国!” 声音响起,全场鸦雀无声。
时间拨回到2012年6月20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国家版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办的音像表演保护外交会议在北京开幕。 紧凑高效的外交会议持续了一周。 多年后,对于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版权局局长王业飞来说,这次条约签约仪式尤为难忘。
王野飞回忆说:“当时我最关心的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条约签字仪式按预定程序顺利进行,二是所有会议系统正常运转。” 进入会场后,他找到了负责会议系统的中方主管,并表示,如此复杂的活动,到目前为止,会议系统一切运行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小错误或故障。 事情进展得超乎想象的顺利。 从目前情况来看,《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成功缔结已无悬念。 我们已经创造了历史。 他说:“你们的任务就是坚持最后四个小时,让每一个关心外交会议的人都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不留遗憾。”
王野飞表示,组委会将条约签署结束时间定为6月26日16时30分,外交会议闭幕式将于16时45分准时举行。 据他回忆,6月26日上午,代表们表示希望组委会为他们提供单独的签字笔,签字时拍照,签字后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握手合影。签署以及许多其他要求。 “如果每个代表的签字延迟哪怕一分钟,整个签字仪式就可能会延长一个多小时。” 王野飞表示,由于领导会议和闭幕式的时间已经确定,组委会决定,无论签约程序是否完成,闭幕式都将按时开始,尚未完成签约的代表团闭幕式后签约将继续完成签约程序。
事实上,为了确保签约仪式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反复排练,每个动作的完成时间甚至精确到秒。 当天下午2点,外交会议进入核心环节,与会各国代表正式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身着正装的引座员高举写有代表团所在国名称的蓝色桌牌,率先走上主席台。 引座员轻轻地将桌牌放在主席台桌上,孟加拉国代表团第一个登上讲台。
每个签名过程持续约1分钟,包括上台、签名、握手、合影。 签约仪式进行得很顺利。 “中国(中国)!” 随着主持人的宣布,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中国代表团团长刘斌杰代表中方上台。 “刘斌杰导演顿了顿,拿出笔开始签名,还没等他写出‘杰克’两个字,我就赶紧抬起头,在众多媒体的镜头前合影留念。” 王野飞回忆说,刘斌杰导演非常自信、流利。 他没有任何颤抖、犹豫、变形,在《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名写得非常漂亮。 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家诞生的多边国际条约上留下的唯一名字,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签名。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谦当时担任中方代表团的法律顾问。 他至今仍为自己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而感到自豪。 “《北京条约》是第一个在中国诞生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 在王谦的知识产权“词典”里,有《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新加坡条约》。 自2012年6月、3月26日开始国际著作权公约,这部“词典”多了一个新的“词条”“北京条约”,这让他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那7天内,没有发生任何错误或故障。
《北京条约》由序言和30条组成,并以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签署。 它的诞生标志着历经近20年谈判的新的音像表演者版权保护国际条约的缔结。
各国代表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4年开始讨论表演者的国际保护问题。” 王谦表示,这一条约的谈判过程极其艰难。 自1994年开始讨论以来,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两大利益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和2000年召开的两次外交会议未能充分保护视听表演者。
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著作权公约,2001年至2011年,经过多国艰苦努力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沟通协调协商,终于就条约文本达成初步一致。 2011年达到..
尽管已达成初步协议,但在缔结条约之前还必须进行最后一轮磋商。 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联合国规定,这次最高级别外交会议必须提前六个月通知所有成员国。 因此,会议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相关权常设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音像表演保护议题进展顺利。 与会代表就召开音像表演保护外交会议进行了讨论。 一些国家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这次外交会议的愿望。 2011年11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积极申办这次外交会议。 此后,时任新闻出版总署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科在得到中央授权后向中央提交了相关申请。
2011年12月1日,中国被选为外交会议主办国。据多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外交会议主办权竞争非常激烈,最终由摩洛哥和中国争夺。 在最后的投票环节,几乎一致通过中国作为举办地。 一些成员国代表明确表示要访华。
事实上,会议召开的时间就征求了中方的意见,国内的日程也算好了。 虽然会议恰逢中国端午节,但最终决定利用6月20日至26日期间举行外交会晤。 会议。
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外交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当与会议相关的设备清单发往国内时,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份清单就像天书一样。 北京市版权局二级巡视员卢志鹏表示,当时要求提供至少512个多音频即兴麦克风,为所有会议代表提供6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提供全球直播服务,并为所有参会人员提供代表团提供电力保障等。 而同声传译室的高度甚至需要精确到厘米。
卢志鹏表示,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6个成员国、6个政府间组织、45个非政府组织的1000余名高级别代表团出席会议。 为确保会议顺利高效进行,北京成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组织机构,组建了21个政府部门参加的8个工作组,完成了31个分项工作实施方案。 首都版权协会副会长韩志宇清楚地记得,会议举办地中国大饭店按照联合国的要求,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八个分会场,方便各行各业按地区分别协商。生活未能达成一致,会议地点是青旅。 服务提供者。
卢志鹏记忆最深的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工作组首先用41辆大卡车将设备运到郊区顺义进行模拟施工。 熟练操作后,他们又回到中国大饭店布置场地。 同时,1个主会场、1个分会场、7个会议室的所有麦克风、扬声器、同声传译系统均采用双备份方案。 “一流的专业团队仅用三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议中心,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日内瓦总部的标准,一周内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和故障,完全是一个奇迹。” ”。 卢志鹏说道。
《北京条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第一次涉及缔结条约的外交会议。 但当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表示,当时他们只想着一切,每天都很忙碌。 后来他们才发现,他们其实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