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你宫寒了”,备孕好久没成功
“我的手脚冰凉,你的宫殿也冰凉”
“我想怀孕很久了,还是没有成功,一定是宫寒的缘故。”
“痛经,你一定是宫寒了,做点温宫保养吧”……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宫寒”这个词。 “宫寒”这个词已经成为医疗机构中治疗女性疾病的灵丹妙药,仿佛所有的妇科疾病都可以用它来解释。 那么,中医有宫寒的概念吗? 宫寒会引发哪些疾病? 如何预防宫寒?
“宫寒”是一种疾病状态调理宫寒,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名称
“宫寒”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女杂病》:“宫寒闭经,不孕,温经汤”。 从此,历代中医典籍中都有提及宫寒的内容。 描述有宋代陈子明《妇人全方》中对症状的描述,明代李中子《类宫泡药性》中的“肉苁蓉可治疗宫寒不孕”,以及《济阴纲目》中的“肉苁蓉能治疗宫寒不孕”。明代吴之望着有治疗宫寒的方剂。 不孕不育,清代《符庆主女科种门》记载宫寒重。 从上述中医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宫寒”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专有病名。 它与“宫寒”、“宫寒”不同,但意义相同。 他们都描述了子宫寒冷。 因此,将“宫寒”描述为一种症状、疾病状态或发病机制更为准确。 从这些历史文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宫寒的病因、症状、用药等方面的记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宫寒疾病观。
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剖析“宫寒”了。 宫殿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寒可分为实寒和虚寒。 狭义的“宫”指的是子宫。 《黄帝内经词典》将“胞宫”定义为“胞宫”。 广义上,“子宫”是指子宫,包括子宫周围的子宫、输卵管、卵巢、毛细血管、神经、韧带等。
所以从广义上讲,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统称。 中医大师徐润三教授用现代中医的语言解释道:肾气相当于下丘脑;肾气相当于下丘脑;肾气相当于下丘脑。 天桂相当于脑下垂体,天桂是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精微物质; 冲脉主管月经,相当于卵巢; 任脉主胎儿,是怀孕、滋养的基础,相当于子宫; 子宫经相当于输卵管。 《内经》中提到的子宫经相当于子宫的血管,也对应于生殖系统和中医的术语。
功寒也可分为虚境和实境。 寒邪是指贪食贪饮、外感寒邪等外寒侵入人体,郁滞胞宫而引起的寒证。 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绞痛。 常伴有经后不规则、经血暗、有血块。 ; 虚寒是指人体正常的脾肾阳虚。 身体失去温暖,就会产生寒冷。 “内寒”凝结于子宫,常表现为小腹隐痛,月经量多,色淡,出血不止,腰膝酸软。 、肢冷、小便长而清、夜尿频、便溏等。
因此,宫寒是妇科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状态,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病名。
宫寒有虚实之分,必须辨证治疗。
既然宫寒是妇科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状态,那么妊娠期、哺乳期杂病都会因宫寒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如常见的痛经、闭经、经后错误、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白带过多、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持续性恶露、慢性盆腔疼痛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妇科功能失调疾病和症状。 病因有很多,但宫寒确实是重要且常见的病因和病理分类之一。 临床发现,无论是寒凝瘀血所致的实寒,还是脾肾阳虚所致的虚寒,都会出现痛经、不孕、闭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恶露不下、慢性恶露等症状。盆腔疼痛等症状最为常见。 但虚与实会出现不同的全身和局部症状,需要专业医生来鉴别。
寒邪的病理机制是寒凝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以温寒祛湿、行气活血为主。 治疗常以温经药物加减为主。 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 当子宫虚弱、子宫失温时,治疗应温经补阳、益气养血。 治疗多以温补药物加减为主。 无论是虚寒还是实寒,都可以通过辨证选穴,采用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
事实上,痛经、不孕、闭经、经后错误、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时还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例如,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痛经和不孕。 虽然可以认定为宫寒,但也可能存在严重的血瘀痰湿的病理机制,需要中西医结合针对性治疗。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宫寒的治疗必须经过专业医生的鉴定,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
宫寒可防,从衣食住行开始
宫寒的预防符合中医的养生理念,需要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予以重视。
饮食要适量
不要贪吃生冷食物调理宫寒,如绿豆、苦瓜、凉瓜等,特别注意少喝冷饮; 多吃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等,每天午饭或晚饭后饮用。 一杯姜茶可以积极化解体内的寒气,长期保养对于调节宫寒非常有利。
保持温暖
不要穿露脐的衣服,注意小腹、腰部和脚部的保暖。 要特别注意双脚的保暖。 春夏之交不要过早露出双腿或过早穿短裙。 平日用热水烫脚,刺激脚底的经络和穴位,也可以改善宫寒的情况。
经期保健
经期、产后、哺乳期应注意避免过度受凉。 例如,女性经期不宜涉雨、坐卧潮湿的地方,经期不宜游泳。
多运动
中医有“运动生阳”的说法,即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每天步行半小时,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行气血,防止寒湿滞留。
一些医疗机构采取的所谓“暖宫”措施,可以通过我们的衣食住行来实现。 不要被“冷宫”这个复杂的名词吓到,也不要被所谓的医保措施所迷惑。 中医的疾病概念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 是否有宫寒需要中医的专业判断,不能一概而论为“宫寒”。
文/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李莹、王庆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看看你被“宫寒”偷袭了没?
下一篇:一包卫生巾能用大半年,我能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