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能力哪家强?16家理财公司,放榜!(投资理财公司)排名前十的理财公司,
发布时间:2024-06-29 11:40:38
随着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的陆续披露,近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年度大考”也相继放榜。截至4月12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等16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布了2023年经营发展“结果单”,理财公司财政数据“拼图”逐步成型。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格局出现了较大变革:无论是“赚钱”能力还是产物规模,部门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逾越国有大行,居于行业前列;再从国有大行来看,四家大行理财产物规模出现回落,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合计同比下滑超30%。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包办规模前三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梳理上市银行年报发现,2023年,超半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产物规模较2022年末出现回落。在国有六大行的理财子公司中,曾位列靠前的四家公司产物规模均出现差别水平“缩水”。具体来看,工银、农银、中银、建信理产业品余额分别较上年末下滑8.78%、10.61%、7.33%、21.47%。其中,产物规模曾在2021年到达2.19万亿元的建信理财连续两年回落,目前已降至1.5万亿元。“2023年大部门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出现了下降。这一变革反映出市场环境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在投资选择上的变革。”普益尺度研究员邓皓之解释称,“具体因素包罗市场竞争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等。”值得关注的是,在理产业品规模整体“缩水”的配景下,也有交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等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结果单”。截至2023年末,交银理财规模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5%;平安理财规模达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光大理财规模为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3%。在管理规模的“一升一降”中,银行理财公司的“排位”也在悄然生变:国有大行纷纷“让位”,三家股份行理财公司产物规模跻身前列。陈诉期内,招银理财、兴银理产业品规模均突破2万亿元,分别排在前两名,信银理财以1.73万亿元的产物规模紧随其后。“渠道依旧是影响理财公司产物规模的主要因素。”对于股份行理财公司产物规模的“逆袭”,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国有大行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优势突出,但以直销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其规模增长受限;反观部门股份制银行,因积极拓展代销渠道实现了产物规模的较快增长。9家理财公司净利润下滑
除了产物的管理规模外,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盈利状况也备受市场关注。《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一改曾经“高歌猛进”的发展局面,多家理财公司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降。根据年报数据统计,撤除2022年下半年开业的民生理财和北银理财,其余14家银行理财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12.51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8.78%,其中共有9家理财公司净利润下滑。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冰洁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
信息发布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