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青山湖科技城:“硬科技”支撑下的质效提升

发布时间:2023-11-11 21:02:38

湖畔硅谷、科技新城

青山湖区科技局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青山湖科技城产业社区

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区科技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庆宏达“硬科技”产业园

青山湖区科技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上、下部分分别是数字智慧导航和清和易数字治理平台。

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区科技局

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_青山湖区科技局

青山湖区科技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精密仪器是青山湖科技城的两张“金名片”

文/关光前 叶家瑜 周延庆

以打造“硬科技”创新源泉为使命,位于城西科技创新走廊的湖畔硅谷青山湖科技城,历尽艰辛迎来了12岁生日。

每一年我们都在努力进步,每一年我们都有不同的情况。

如果问,青山湖科技城走过的这一年,有哪些高频热词,比如“数字化”、“高品质”、“未来产业”,无疑是值得记住的。

“硬科技”支撑提质增效

青山湖区科技局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今年以来,面对COVID-19疫情的干扰,青山湖科技城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引进培育服务等重点工作,以及未来的工业社区。 经济发展呈现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平稳增长的态势。 情况。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43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 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48个、工厂物联网项目21个。

杭叉股份被评为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省未来工厂培育企业; 杭阳工装泵阀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航阳股份、力珀科技、普宇科技等7个项目被评为首届省级集...

前三季度众多亮眼数据中,青山湖科技城电机、通信电子、特种设备、医药制造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0%。 这与科技城一系列创新载体的推出和“硬核努力”密切相关。

一是微电子制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投入运行。 目前已有1500名工程师进驻开展协同创新; 随后,先进精密仪器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创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 借助平台赋能,一件件“临安智造”进口代用精密仪器陆续销往全国,“临安采购模式”在“仪器仪表行业”名声大噪; 不久前,滨河工业小区、创业广场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微园区。 对青山湖科技城创新载体的认知度显着增强,“硬科技”正在成为科技城发展的“硬核责任”。

一批“硬科技”小微园区的投产,不断丰富青山湖科技城的创新基础设施。

一年来,青山湖科技城共开展各类创新活动109项。 驰拓科技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揭牌”。 中国气象科学院浙江分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孝义合作建设网站。 杭州鑫富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合作建站。 中硅电子入选杭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领军典型,浪湾孵化器被评为市“人才飞地”...

航阳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航阳股份、源牌科技、浙江农林大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青山湖科技城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孵化器”战略规划》《集成电路和微电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方案《打造“硬科技”创新源泉》的相继出台和实施,科技城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打造“硬科技”创新源泉的步伐正在成为越来越有活力。

“硬科技”的“硬核责任”带动了科技城高质量发展,也带来了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们的共同富裕。

通过村级第三产业预留地流转置换,青山湖街道下属10个村的700亩村级第三产业预留地,被原来分散在科技城各处的700亩村级第三产业预留地替换为小微工业厂房。公园。 通过租赁工业厂房,10个村的村民间接成为园区“房东”,每个村每月获得30万至40万元不等的租金和分红。

湖畔硅谷的新“封面”

创新共享繁荣,推动青山湖科技城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即将成为科技城核心街区新“盖”的青宏达“硬科技”产业社区创业街区(简称青宏达),是硅谷美好未来的落地场景之一。这湖边。

庆鸿达位于滨河路与大源路交叉口东北角的原庆鸿达街区,与万豪国际酒店隔路相望。 这里是科技城核心区的核心。 其地位相当于钱江新城的“日月同辉”区域,是科技城的繁华一角。 该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555亩,其中可出让面积401亩。 原土地用途为商业、住宅区。 但出于对科技城姓“柯”的考虑,以及对科技城未来发展的责任感,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弃小账,结大账”。 经过反复论证、修改草案,将区块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布局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精密仪器等“硬科技”产业。 。 未来,青虹达将成为青山湖科技城连接周边各大商业、工业街区的关键节点,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本。

虽然该片区建设尚未开始,但已入驻途人(车联网)、优必选(人工智能机器人)、双万引擎(大健康)等一批高端制造、微电子龙头企业,东蓝(智能制造)等优质产业平台签约落户。 据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洪达区块全面运营后,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达到40亿元以上,年产值将达到超过80亿元。

与传统单层工厂的用地模式不同,“硬科技”工业社区要求采用“工业楼上”的模式来构建厂房。 企业办公、研发、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均安排在不同楼层,有利于企业不同层次的发展。 阶段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协同创新,将大大提高产业空间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庆宏达采用无围墙的开放式街区布局,增强企业间互动、沟通、协作的氛围。

庆鸿达还将打造一座具有现代都市风格设计元素的科技城标志性建筑。 主地标高200米,次要地标高150米,主厂房高度约80米。 起伏的建筑模拟山形水势,实现整体协调,将成为科技城展示城市未来形象的重要窗口。

为提高地下交通组织效率,突出地下空间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建设地下防风雨廊道和公共通道,实现地下空间的整体互联,实现地上与地下的互通。互不干扰,达到“人车分流、人车分流”的目的。 “顺畅”,从而进一步促进首层开放空间良好的行人友好氛围。 同时,建设便捷的步行通道,并将其与苕溪线性公园有机连接,与沿江其他功能组团形成便捷舒适的慢行系统,打造智能、生态、人文、工业与城市人的高度融合。 工业社区。

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国土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街区只是打造未来产业社区的科技城雏形。 接下来,与该地块隔南条河相望的老开发区地块也将启动未来产业社区的建设。 上游科技大道以南的条河两岸也正在规划建设未来居住社区。 同时,南条河下游将与余杭接壤。 王家堡区块被预留为未来与南湖区块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高地。 不久的将来,南条河两岸将继续呈现出“硬科技”与“美好生活”交织、生长、相辅相成的“未来图景”。

守住底线,有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底蕴

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底线,生态是底色。

为筑牢安全“防护墙”,不断夯实科技城高质量发展基石,青山湖科技城自建厂以来,大抓机制,小抓消除隐患。今年年初。 科技城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组建安全生产队伍。 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本着“宁可千日无忧,莫一日无灾”的执念,每天深入辖区企业开展非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专项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我们将及时实施“零容忍”整改或责令限期整改。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检查3123次,发现整改隐患7403项。 通过无缝巡查,科技城还为辖区445家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环保“一企一档”制度。

同时对445家企业进行了“四色”评价(蓝、黄、橙、红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开展淘汰“红色”、提升“蓝色”单位为不合格单位专项行动,并安排专人到现场协助一对一整改。

青山湖科技城管理委员会_青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_青山湖区科技局

经过检查、检查、整改等多项措施,科技城247家单位中,优秀单位比例由5.5%上升至13.7%,不合格企业比例由11.8%下降至1.4%; 科技城所在青山湖街道198家企业,其中优秀单位比例由1.0%上升至4.0%,不合格企业比例由15.2%下降至1.5%。

青山湖科技城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发展时期。 辖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也是城市安全运行需要重点抓的“一环”。 今年以来青山湖区科技局,科技城先后成立三个小组,深入全区49个建设工地,重点围绕安全防护、消防环保等开展全面检查,共排查问题258项。已识别并解决。 此外,还开展了危化品企业、燃气使用等专项检查整顿。 共排查危化企业隐患506处,发现并整改燃气使用隐患37处。 开展污水零直排打造“回头看”,对入江小支流进行溯源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改各类问题510项,确保了十字路口水质-断面稳定,符合标准。 除了以巡查促安全、提升安全保障外,科技城还从教育入手青山湖区科技局,开展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培训,共9000余人次,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数字智能引领美好生活

数字化改革元年,无“数”无良药、无“数”无智慧已成为新共识。

今年以来,青山湖科技城、青山湖街道相继启动数字智慧试点和“清河翼”全区域智慧治理中心。 依托信息技术、数字治理理念、数字孪生技术,为科技城的城市发展和经济运行提供服务。 营造稳定、和谐、智能、有序的环境。

“数字智能导航”引入行业常识算法、空间聚类算法、企业评价算法等一系列模型算法,可对1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企业、人口、项目、土地、建筑和设施六大类进行分析科技城。 数据采集​​碰撞,可从区域整体运行、产业运行、城市运行等13个维度进行重点监测和风险预警。

“清和义”已发展近3万在线注册用户参与社会治理、执行政府决策的公益巡逻员。 通过志愿者、网格员、公益巡逻等多方参与,8大数字化治理模块协同,井盖缺失、道路破损、乱停车、邻里纠纷等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得以解决。 “秒上传”“秒派单”“秒处理”“秒反馈”。

截至目前,“清河一”累计登记公益巡逻人员2.9万人次,巡逻10万余次,举报信息8000余条,后台调度指令处理事件3.7万余起,事件处理率100%。 。 “清河一”全球智慧治理中心还将数字化治理延伸到地质灾害点预警、河湖管理、出租屋管理、农村住房管理、疫情防控、流动人口管理等多个领域,有效助推基层治理社会。 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回望过去,可见十二年的辉煌; 放眼明朝,我们会努力奋斗,去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