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特征方面下手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 喜爱古代陶瓷艺术的人很多,但懂得如何评价它的人却很少。 我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仿制品也不少。 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家名窑,就被当时的外地窑炉所仿制。 尽管它们精致而粗陋,但仍然在世界上流行。 至于元明清时期,仿制古瓷的风潮依然不减。 可以说,历经千年的仿古瓷器几乎随处可见。 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犯错误。 要鉴别陶瓷古董的真伪,首先必须了解中国各地几千年的陶瓷生产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古瓷器的鉴定主要从款式、造型、纹饰、釉色特征等方面入手,现分述如下。
1、款式鉴定:根据款式鉴定来判断瓷器的新旧、真伪,是鉴定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如今的传世品和仿制品多为明清瓷器,且明清官窑大多具有年份型号和特征。 例如,明代有“永乐体少,仪德体多,成化体肥,弘治体艳,正德体尊,嘉靖体杂”等说法。 ”。 因此,我们在鉴别古瓷器的真伪时,首先要注意字体的笔法和字体的书写方式,如横、竖、左、背、勾、挑、点等特征。 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而写官窑铭文所用的字体必须经过挑选,并具有一定的水平,所以模仿者必须小心模仿,以免出现出入。 如果太谨小慎微,势必局促,笔法不生动自然。 这一瑕疵为瓷器的鉴定提供了线索。 但仅仅关注这一点还不够。 元代以前的古瓷器没有官方的官窑年记。 虽然据文献记载,北宋时曾有过刻有“景德年制”四字的瓷器,但尚未见到实物。 明清时期虽然有字体识别,但清末仿制的字体却十分逼真,难以辨认。 需要详细对比字体和位置,避免出现错误。 例如,就现存实物而言,仅有在园器内部中心书写、雕刻或印刷的四字篆书铭文。 但仿品则在器内或口底、侧面书写四字、六字楷书或篆书。 有宣德时期铭文“通体器体”之说。 一般出现在器皿的底足中央或器皿的中心、口沿,或器皿的口部、肩部、腰部、足部周围。 像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一定的规则的。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明代字体多用楷书,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也有少数例外。 清朝顺治、康熙两朝也是楷书流行的时期。 雍正时期,楷书比篆书更为普遍。 乾隆时期,篆书逐渐盛行于楷书。 嘉庆以后,篆书成为主流。 直到清末,楷书才重新回归主流。 根据风格判断瓷器的新真,是鉴定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如今的传世品和仿制品大多是明清瓷器,其次是不同的款式和色彩。 明清时期的瓷器款式大多以青花为主。 如果用放大镜观察明代模型的青花颜色,可以看到颜色大多深沉、凹陷。 但道光以后的仿品,大多是散落的、轻浮的。 宣德风格彩样常以黑、蓝、灰等多种颜色出现在同一件器物上。 这虽然不美观,却是后世难以模仿的特点。 明朝正德时期至清末,款式、色彩大量增加,有红、绿、黑、蓝、紫、金等多种颜色,雕花、雕花、印刷、堆砌等方法也得到了发展。也用过。 雕花、雕花、印刷的方法也有很多增加。 只有仔细区分,结合材质和工艺的差异,才能大致判断年代的真伪和瓷器的品质。 如康熙青花款中的“康”字多写为半水或开水,很少写为太水。 在用词、字体结构上也有一定的规则。 例如,明代官窑有的刻有“某年造”字样,有的则刻有“某年造”字样。 但清代官窑均用“造”字,未发现有“造”字的使用。
还有的如宣德的“德”字,心上没有横线组成“德”字。 这一点往往被后世的模仿者所忽视。 成化官窑模型中“成”字的最后一点有时在水平线的右上,有的点与水平线相等明清瓷器鉴定,有的点在水平线的右下,所以就有了所谓“成”字,头、肩、腰各有一点。 “ 争论。 万历中的“万”字,也有前缀“羊”和前缀“艸”的区别。 总之,观察文体时,不仅要注意其笔法、字体、结构、色彩等方面,而且要知道同时期文体的文体有早、中、晚三个阶段。 ,并且仍然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但风格和基调不失时代特征。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辨别真伪。
2、类型鉴别:根据瓷器的形状来鉴别瓷器,也是鉴别工作中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梅瓶的造型,首先必须对历代的造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陶瓷的造型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和技术条件密切相关。 更能体现各个时代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古代的形状却越来越简单。 。 从元、明、清三代的造型来看,元代的造型多为钝重、稚气,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比宋、明时期的瓷器更为突出。 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坛、坛、瓶、盆、盘、碗等器皿,其形状都相当大。 如元代传世的青花、釉里红大碗,有的直径达42厘米,青花、釉里红碗的直径也在45至58厘米左右。 由于胎体较厚,烧成困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翘边、扁边、凹心、凸底等缺陷。 因此,很多文献都有元瓷粗糙的说法。 明代永乐时期的盘、碗底部一般为外凸内凹。 圆圈比元代扩大了,显得特别稳定。 泥陶做工精细,造型轻重适宜。 例如,青花缠枝纹“压手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明代宣德时期,瓷器造型更加多样。 无论是盘、碗、杯、壶、罐、瓶等,无不制作精美,独具匠心、新颖别致。 比如《五斩尊》就是一部前无古人的作品。 成化时期,瓷器质量不断提高,造型也只是精致细腻,没有大型器物。 比如最著名的五彩平腹杯、高适杯、三秋杯等,都是极其轻盈、飘逸的代表作品。 假冒产品被远远抛在后面。
明代弘治传世作品甚少,但以黄釉双耳瓶、碗而闻名。 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笔架、串屏、墩碗等。 嘉万历以后,器型日趋复杂,器物造型上也有不少创新之作。 正如《景德镇陶瓷实录》记载“制作易考,无所不包”。 可以说风格既重拙又轻艳,但与雍、义、成化时期的作品相比,显得有些粗制滥造。 到了清代,器物的造型、种类明显增多,而且制作精美。 其中康熙时期的创新作品独具特色。 雍正时期的器形创作也很丰富,特别是仿宋代名窑和明代雍、宣、成窑的瓷器。 不但釉色、纹饰栩栩如生,而且造型也更加逼真。 乾隆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走马瓶、花篮、扇子和书式印盒等。 这一时期,古董的创新和仿制都达到了高潮,铜、石、漆、玉、竹、木及相关制品的仿制品都十分相似。 嘉庆、道光以后,大多沿袭旧制,少有创新之作。 造型由精美变为笨拙,早期的优秀传统已失。 例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玉壶春瓶造型并无明显区别。 后来渐渐变得笨拙了。 到了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转为短粗、颈短、腹肥硕的器形。 体形远不如之前。 精致又美丽。 除了了解元、明、清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了解或掌握一些观察造型的方法。 一般首先要注意口部、腹部和基部。
很多同类型的器皿乍一看很相似,但如果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明代中期的瓶、壶、罐等雕刻器皿的造型,腹部常留有明显的接缝。 但清代以后,由于产品车削精细明清瓷器鉴定,接缝不明显。 这种所谓的细线差异往往在年代学鉴定赝品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墟市体弧度较小且较浅,而明代永、宣墟市体弧度较大且稍深。 前者底座较小,后者底座较大。 尤其是永乐器形,无论大小盘或碗,器中心凹,器底凸,足内壁常稍向外倾斜。 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的盘、碗底部常有明显的轮状转痕,即所谓的“跳刀”,但这种情况在官窑中极为罕见。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模仿前代的精品,因为釉料原料和装饰书法相似。 通常很难区分。 如雍、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内绘三层纹饰,在碗外绘四层纹饰。 乍一看,胎釉大致相似,圈口,圆形。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碗下部的收敛程度不同,即永乐碗较饱满,而一德碗则稍薄。 这些细微的差别都是由于成型、窑烧等技术条件造成的瑕疵,或者是仿真品时的意外疏忽。 仿制品的形状与原品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因为仿品虽然是按照真品制作的,烧成前虽然与真品一模一样,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状却与真品或多或少有些不同。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来源、配制、精制不一致造成的。
3、纹饰和颜色鉴别 瓷器的鉴别是根据纹饰和颜色来鉴别的。 从纹饰和色彩来看,陶瓷上的纹饰在造型上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着画瓷原料和技法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它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水平和水平。 特征。 因此,它成为区分时代、鉴别真伪的有力线索。 瓷器装饰的发展过程也从简单到繁复,从印刻刻画到刻画,从简单的单一色彩到绚丽多彩。 就这一点而言,元代是云龙格局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以往单色釉的单调。 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 每种装饰手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生长、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器物的年代。 例如早期的青花和釉里红,由于对原料的特性了解不够,元代的产品颜色不太漂亮。 釉里红常有颜色深或变成品红色的缺点。 但元末成熟的青花、釉里红图案大多十分精美。 图案不仅讲究主次和谐,而且常用多面花边图案。 无论山石花草,外面都是一圈没有填色的空白边缘。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书法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例如,元末明初,一些进口青料制成的瓷器,色彩丰富艳丽,但色调很不稳定,不适合画人物。 故有“元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之说。
成化斗菜还受到原料和技术的限制。 虽色泽鲜艳、晶莹剔透,但却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阴面”的缺陷。 而且画中人物不分性别、老少,四季皆穿着一件衣服,没有夸张的服装图案,也没有内外颜色不同的现象。 这些都是装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被后来的仿制所忽视。 如果我们在鉴别真伪时能够注意的话,将会很有帮助。 此外,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能发现一些时代的差异。 例如,成化画中就没有黑色。 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石画轮廓。 如果我们遇到一件釉上有黑色轮廓的成化彩瓷器,我们应该怀疑它是否真实可靠,因为黑色轮廓的最早应用并没有超过正德早期。 粉彩的使用不能早于康熙晚期。 当然,很难相信粉彩仿明瓷器不是赝品。 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吸收西方装饰图案的装饰方法,一些作品追求工笔工细、图案独特,导致一些图案失去了固有的民族风格。 这也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特征。 明清时期瓷器上文字装饰的运用仍存在差异。 明代瓷器多书写梵文、经书、白福、白寿字; 清代瓷器上常饰有大型诗词歌赋,如《赤壁赋》、《夫子前后》、《滕王阁记》等。历代很少有文字而无图的抄袭,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判断时代、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官窑与民窑瓷之间,有“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四爪”之说。 总体来说,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判断真伪的线索,但也不能视为绝对。 民窑瓷器也有五爪龙纹饰,官窑瓷器也有三爪龙、四爪龙图案。 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绘三瓜龙,康熙官窑青地素色三彩云龙纹文具盒饰四爪龙。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与当时皇帝的爱好和愿望密不可分。 例如,明朝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所以喜欢用八卦、八仙、云鹤等图案进行装饰。 清代道光皇帝喜鸽、狗、草、虫,因此此类场景在这一时期的瓷器中也频繁出现。 清代,有赠瓷器给官员的风潮。 赠与大臣的瓷器多以青花莲花为主要纹饰。 青花代表清官,白色为重,莲花象征廉洁,海水象征天下太平。 其他还有一统(通)万年、三阳(阳)开泰、四妃十六子、五礼、六国、七宝、八宝、九莲灯、百福、百泰、红班等。 (洪福)齐田等。 简而言之,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独特的症状。 如果能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在识别疑点和伪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尤其必须充分了解以下时代特征:元代瓷器上变形的莲瓣和山石花卉的无色画法; 永宣瓷器上的牵牛花、海水河牙; 正德瓷龙穿花的回文和线条; 花架和有关嘉万瓷器的道教书籍; 康熙瓷器双牡丹月影梅; 雍正瓷器上的枝花、皮球花; 还有乾隆瓷器上的万花锦绣、锦上添花。 突出时代特征。
4、胎釉的鉴别。 从胎釉来看,由于时代和地区不同,胎釉成分和烧制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明显差异。 因此,鉴定瓷器时应仔细考虑这一点。 观察。 观察古瓷时,应注意釉质的厚薄、光泽的新旧、气泡的大小和密度。 例如,老瓷器常有所谓的“莹光”或“脆光”。 这两种与一般新瓷釉上出现的所谓“浮光”相反,而是含有一种玉石般的光泽。 前者的光来自内部,后者的光来自外部。 这种深邃而湿润的釉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 新瓷器往往具有明亮、耀眼的“火光”,即所谓的浮光。 但有的仿品经过茶叶煮沸、泡浆、泡药、埋入土中也能消除这种“火”。 相反,经过妥善保存的老瓷器会保留其崭新的釉色。 比如,一些从未开封过、保存至今的康、雍、干时期的瓷器,一旦打开,依然光彩夺目、光彩如新。 因此,单纯依靠“盲目性”作为历史悠久的证据是不可靠的。 观察釉质时,还需注意釉层的厚度和釉面的收缩、流淌状态。 如宋代钧窑釉常有脂肪堆积,定窑釉常有泪痕,明清脱胎瓷釉薄如蛋帘或莹润如玉。 这些当然是罕见的功能。 不过后来的仿制品也可以大致相似。 因此,还要参考其他方面的特点,注意脏器的内部、口的边缘、脚底和脚的部位。 比如康熙郎窑红釉,就有所谓“舌脱舌,足下,人不流”的现象。 此类瓷器釉色以暗红宝石色釉为主。 器口周围釉色较浅,故称“托口”。 器底釉色浓艳明亮,釉色厚重集中,称为“挂足”。 釉虽流下,但并未蔓延至底部。 ,称为“郎不留”。 这个技术特点是郎耀红最难模仿的。 鉴别胎儿好坏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脚底。 一般来说,元代瓷器常露底,质地粗糙; 风格丰富的明清瓷器,底部常有釉,但清中期以后,露瓷数量逐渐减少。 但无论任何时代的器皿,火葬的特征大多在圆圈边缘或口部裸露的地方可见。 例如,元代瓷器胎质多为粗糙、火石红,而明清瓷器则相对洁白细腻,杂质很少,看不到火石红颜色。 这主要是原料本身品质变化,以及生产方法和火候差异造成的。 这就自然形成了早与晚、真与假的分界线。 总之,鉴别釉色,需要用眼睛来辨别它的颜色、厚度、片状、气泡等。 还需要用手揉搓来辨别粗细,用手指敲击来检测声音。 耳朵、眼睛、手必须一起使用。
(本文来自河底鉴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