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杜恒: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0-06-19 08:18:33

原标题:杜恒: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

  根据省、市部署,从2019年起连续3年,襄阳市计划招收培养“一村多名大学生”1200人,由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承办。其中,宜城计划选拔培养99名优秀青年农民,接受普通专科学历教育。

  宜城“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2019级27名学员自入学以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

  宜城市委组织部从27名学员中选取了优秀典型代表,本报从今日起,开辟《“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专栏,对他们的事迹进行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宜城板桥店镇牌坊村346国道旁一个古色古香的生态农庄,只见几桌客人正有说有笑地吃饭、喝酒,一名小伙穿梭忙碌着。这名小伙就是农庄老板杜恒。

  今年40岁的杜恒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牌坊村党支部委员。2004年,杜恒退役后回乡创业,开过砖厂,为响应国家环保要求,他关掉了企业,决定转型发展乡村生态农庄。

  没经验,怎么开?既然知识储备不足,那就去读书深造。2019年,宜城市发布“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杜恒报名并顺利通过考试,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乡村酒店管理。“听教授讲课后我深受启发,回家商量建一个生态农庄,家人也很支持。”杜恒介绍,经过理论学习和探索实践,他的回望农庄逐渐有了雏形。

  在老家牌坊村,他投资200多万元,盘下家门口的30亩土地,建起一座面积超过800平方米的生态农庄休闲娱乐体验基地。今年4月,回望农庄一开业,就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游玩。

  回望农庄建起来了,怎样才能留住客人?杜恒积极向教授请教,结合案例,外出考察,探索生态农庄发展的可能性。“我要配套建设餐饮、娱乐休闲、种植、采摘、垂钓和养生服务区,让客人不仅能来吃饭,更能体会到乡村休闲的乐趣。”杜恒想出了办法。

  5月正值油桃成熟期,杜恒尝试与周边果农对接,在丰富农庄项目的同时,带动农产品销售。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万元。

  赵付凤是牌坊村九组村民,自家的15亩桃园在回望农庄附近,她告诉记者:“以前还要操心自己摘、自己卖,与杜恒的农庄合作后,桃子不愁卖,价格又好,省工省时还增加收入。”

  回望农庄的发展越来越红火,作为村干部,杜恒又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村民增收。

  杜恒聘请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来农庄务工,务工人员年收入达到3万元。何家玉是牌坊村九组村民,丈夫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杜恒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何家玉前来务工,每个月工资2500元,解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每天早上6点,杜恒就来到店里准备当天的食材。准备妥当后开门迎接客人,晚上很晚才能休息。

  “下一步,我想用更新鲜的食材、更美味的食物和更亲近自然的休闲体验,让游客感受到田园生活的乐趣,展现不一样的新农村。”杜恒对生态农庄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