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促发展
原标题:产业转型促发展
谈及盛康镇,人人都会想到矿山。曾经的盛康镇靠着硅矿资源丰富,走上了靠开矿支撑全镇税收的路子,巅峰的时候通过矿产资源带来的税收占全镇税收的一半。靠山吃山是曾经盛镇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随着绿色环保经济发展理念的推广,盛镇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旧工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完成产业转型,如今依靠矿产资源产生的税收只有不到5%。
昔日的硅产业大镇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为了抢抓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激发土地新活力,盛镇当铺村因村施策精准发力,多层次、多路径、多形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今年,当铺村又流转100亩桃园,成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务工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桃园里,我给桃树剪枝、除草,还有很多事能做,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我们贫困户都很高兴。”盛康镇当铺村村民石国启告诉记者。
在王家井村,工业紫薯计划发展300亩;在江家梁村,由土生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流转土地1000平方米发展黑猪养殖产业,黑猪年出栏3000头,年收入达230万元;陈家湾、庙子头、周湾的食用菌项目已初具规模,全镇食用菌生产规模达80万袋,实现年产鲜菇1600吨、年销售收入1600万元、纯收入240万元……
摆脱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发展方向后的盛康镇开始抓无污染绿色产业发展,激发产业新活力。依托谷城华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全力推进电子加工进村庄、进家庭、进易迁点,目前已在王家井、庙子头、大王庙等村设立了5个村级工厂,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收入2000多元。
同时,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也不能放松。为了持续激发企业新效能,该镇协助金满盛纺织厂进行技术升级,当年需要3个工人的工作量如今只需一台自动络筒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统计,盛镇人口6.98万,其中约2.5万人在外从事建筑行业,是全省闻名的“建筑之乡”。这些人在外发展,心系家乡,是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招商引资的优势资源。盛康镇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抓总部经济,激发全镇经济新动能。
该镇呼吁因疫情滞留在家乡的返乡人士,留在盛创业兴业,并列出回乡创业投资方向和优惠政策,目前已有600多人响应。
上一篇:天然气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下一篇:杜恒: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