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菏泽:三千多个扶贫车间进乡入村

发布时间:2020-06-02 10:42:01

原标题:菏泽:三千多个扶贫车间进乡入村

  ●为努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菏泽不断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扶贫车间进乡入村,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在此基础上优中培优,加快扶贫车间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5月28日一早,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大郭店村村民张翠姣,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步行来到家附近的菏鲁电子扶贫车间,开始她一天的工作

  “咔嗒、咔嗒、咔嗒……”富有节奏感的机械声,不间断地从扶贫车间传出。

  张翠姣的公公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照看。一家五口人仅靠丈夫一人到外地打工和家里的几亩地为生,是村里的建卡扶贫户。去年,张翠姣被招聘到菏鲁电子扶贫车间,从事电子线路连接器组装铁壳工作,最多时一天能做1500多件,一个月算下来,能挣2000多元。

  张翠姣说,车间离家很近,既能打工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农忙时节,还可以回家忙完农活再回来上班。上班、务农都不耽误,家里的经济状况比以前也好多了。

  在李村镇大郭店村菏鲁电子公司扶贫车间内,工人们娴熟地测试着电子线路连接器。菏鲁电子公司负责人杨旭光北大硕士毕业后返乡创业,利用大郭店村扶贫车间创办了菏鲁电子公司,生产电子线路连接器,完成了从技术研究到实体制造的转型转身,常年安置200多人就业。

  “我们车间员工都是来自本村和周边的村民,也有一些贫困群众,多为留守妇女。在这里,她们既能照顾家庭还有份稳定收入。”杨旭光说,现在村周围的妇女逐渐体会到了家门口打工带来的“双丰收”。

  杨旭光说,他的车间规模正逐步扩大队伍,7个加工点分布在东明县、鄄城县等地,陆续带动近500名村民就业。在杨旭光眼里,扶贫车间就像“孵化器”,不仅稳住了村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这两天,我们自己开发的数据线自动加工机就能调试好,工作人员只需把物料放上去,剩下的就不用管了,既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次品率,还容易上手,降低了用工标准。”杨旭光说。

  吉恩鞋业所在的扶贫车间,有3000平方米,是小留镇整合沟子吴村、李公珍村等5个村的扶贫车间项目建成的,一天能加工两万多只鞋帮,供应安踏等知名鞋企,能吸纳500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

  “原先一村一个扶贫车间的模式,一是水电配套难;二是交通不便,原材料产品运输难;三是面积小,难以吸引较大的企业进驻,导致扶贫车间利用率不高。”小留镇党委书记朱中华介绍:“我们探索把几个村的扶贫车间项目整合到一起,建较大规模的扶贫车间,吸引较大规模的企业进驻,企业能吸纳周边更多农民就业,促进土地流转,企业也获得发展,形成良性、多赢的局面。”

  截至今年4月,菏泽市共有3063个扶贫车间分布在全市的各个乡村,车间内就业人数37086人,其中有6017名贫困群众就业。

  “我们精准发力,努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说,菏泽不断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大力推进扶贫车间进乡入村,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在此基础上优中培优,加快扶贫车间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为了更好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对于发现的问题,确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