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工作 心中不发慌
原标题:手上有工作 心中不发慌
19日,广西百色返粤复工扶贫专列乘载756名务工人员到达广州。前一晚,广东、云南首趟“点对点”返粤复工专列抵穗……为解决防疫复工“最后1米”的问题,“点对点”专列、“门到门”大巴纷纷开起来,务工人员回来了,珠三角火热的生产图景重新开启。
18日晚,从昆明南开往广州南的返粤复工专列徐徐到站,496名云南省务工人员将分别前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市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李小凤原以为今年没办法出来工作了。她的家很偏僻,来广州需要周转村巴到镇里、坐大巴到昆明、坐高铁到广州。“担心交通工具不顺畅,也担心路上周转太多有感染风险,更担心企业认为我路上风险大不敢招。”如今小凤再也不用为工作发愁了。
没出家门工作就落实,不用费心专车就开往企业。为保障防疫形势下务工人员的安全,粤滇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流程的返岗对接服务。广东提前把岗位需求发给云南,云南按需组织发动务工人员并进行健康检测,出具健康证明。到粤后,广东提供专车将务工人员接驳至企业,降低返粤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帮助企业做好疫情期间员工组织接收、上岗复工等工作。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受疫情影响,节后短期缺工现象比往年更为突出。除了让务工者免费乘坐返岗专列外,我们还为一些去广东省内如汕头、阳江等较远地区企业而没法当天到达的零散务工者,提供免费住宿,并对接当地人社部门安排车辆接驳至厂。”
春节前广东约有1040万外省籍务工人员返乡过节,预计节后有960万人返粤。“点对点”专列、“门到门”专车的精准对接服务,既降低返程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又满足企业复产的用工需求。
珠三角的各地市纷纷行动起来,在科学防疫下为复工复产创造便利条件。广东省中山市已放开务工人员疫情防控准入机制,非重点疫情地区来中山的人员,取消14天隔离限制,凭输出地有效健康证明即可安排上岗。
为解决用工缺口的问题,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正探索“员工共享”的用工模式,发动还未复工的餐饮行业员工,在确保符合复工条件的前提下,安排到用工缺口较大的工业企业生产线参与短期工作,其间工资福利待遇由实际用工单位按规定支付。
疫情对第三产业冲击大,使得第三产业劳动者出现盈余。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盘活“存量”方面,推动东莞企业开展用工互助调剂,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利用市场劳务派遣机构开展用工调剂,挖掘本地闲置劳动力,“让群众手上有工作,心里不发慌!”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司琪说。
相关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建设项目有序复工
伶仃洋上,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正奏响深中通道建设的“复工曲”。
防疫、复工同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建的重大交通设施和水利工程项目正有序复工,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疫情对工程施工影响。
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级工程。它全长24公里,集“隧、岛、桥、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深中通道项目已开展全线安全生产条件核查,正在安全有序推进复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王啟铜说,从2月10日复工以来,目前返岗在建人员超过2800人,无重点疫区人员返岗,全线将陆续复工建设。
深中通道项目涉及设计、监理、监测、施工等参建单位46家,涉及行业多,人员分布广,预计陆续返工总人数6200多人。
目前,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地连墙施工、西人工岛钢圆筒水下切割、伶仃洋大桥西主塔、沉管隧道钢壳制造等工点已复工。深中通道岛隧工程管理部工程师彭焱森介绍,目前返岗的都是关键线路上的参建人员,这关涉到深中通道项目的如期完工。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深中通道项目施工现场各个进出通道均设实名制门禁系统,实施施工现场封闭管理,保安全程值守。所有参建人员均需佩戴口罩,出入都要接受测温。对于从外地返回的员工,参建单位安排了专门的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需要隔离14天确认身体状况正常才能回到工作岗位。同时,项目部加强了施工场地和项目驻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
除了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引水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复工。广东省水利厅介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13个施工标段、24个工区已有序复工,14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工地上。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广东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戴口罩、量体温、勤消毒、做登记,在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B3标建设工地上,这是复工防疫的“必备动作”。该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目前所有参建者身体健康,无异常情况。
该水利工程全线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施工与深埋管道输水方式,穿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段,旨在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以解决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生活生产缺水问题。
该项目建设的年度目标是实现盾构机始发25台,各类隧洞掘进累计7公里,完成投资31亿元。目前,各标段施工单位坚持疫情防控和施工建设两手抓,正全力减少疫情对施工进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