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构建防溺水“立体安全网”

发布时间:2019-07-17 17:00:50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市气温日渐升高闷热,不少市民选择到户外进行亲水活动,然而溺水事故也频繁发生。据了解,仅6月份我市就发生了3起学生戏水溺亡事故。有数据显示,溺水事故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生暑期意外死亡的“主要杀手”,相关安全教育工作需引起重视。(见《梅州日报》7月15日4版)

  炎炎夏日,水的凉爽对孩子们的确是一种诱惑,但暗藏的杀机也不可小觑。学生安全大于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职责应被不断强化。这几年,在防溺水教育上,我们不是没有印发宣传卡片,也不是没有进行主题宣讲,关键要打通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后一米”,既要将僵化的教条执行化为“润物无声”的贴心交流,还应通过应急演练或模拟情节预演,以“过来人”的身份,从孩子的“视角”,由浅入深地告诉他们“危险地带”在哪里、“野泳风险”有哪些,更“潮”、更“萌”地抓住每一个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对玩水保持一份越来越高的敬畏感,做到警钟长鸣。

  防溺水是个长线的链条,亟需打通公共责任的“最后一米”,加快构建“立体安全网”。无论是竖立警示牌,还是加大池塘、沟渠等危险水域的巡查监管力度,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需要补齐短板,严防死守,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编织好安全网,让孩子们的安全有一个坚强持久的支撑。

  溺亡悲剧之所以频频上演,归根结底,当下的大多数孩子完全是“旱鸭子”,一旦不慎落水,非但不能自救,反而还会给施救者带来极度威胁。由此而言,防溺水不仅要让孩子具备最起码的生存技能,而且还应创造一个更舒心的游泳环境,切实打通“最后一米”的障碍。一方面,游泳这项技能培训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要积极创设条件,在教会学生游泳和如何施救上狠下功夫,让他们在人生搏击中提升各种本领,从容应对复杂风险。另一方面,要完善亲水亲子平台建设。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体彩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途径,减轻市民的游泳成本。可从小区游泳池、游泳馆、学校泳池中充分挖潜,让孩子们在泳池中的欢乐能更尽兴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