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船舶工业深度调整 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助力智能船舶发展驶入快“航道”

发布时间:2019-07-05 10:28:15

  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低迷以及竞争加剧,导致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形势严峻。业内普遍认为,加快智能化转型已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层面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智能船舶产业的发展。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的建设,将为智能船舶提供一流的产业服务平台,助力我国智能船舶发展驶入“快航道”。

发展智能船舶是必由之路

  来自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9年1~5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666万载重吨,同比仅增长1.4%;承接新船订单117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0%;5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43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5%,比2018年底下降5.5%。而纵观整个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21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7.9亿元,同比下降31.7%;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3亿元,同比下降23.5%。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

  业界普遍认为,受世界经济和航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新船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实际上,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处于转型阶段,无论是从船舶工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以国家政策引导来看,智能化无疑是首选之路。

  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经过三年努力,形成我国智能船舶发展顶层规划,初步建立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突破航行态势智能感知、自动靠离泊等核心技术,完成相关重点智能设备系统研制,实现远程遥控、自主航行等功能的典型场景试点示范,扩大典型智能船舶“一个平台+ N个智能应用”的示范推广,初步形成智能船舶虚实结合、岸海一体的综合测试与验证能力,保持我国智能船舶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行动计划》还对当前智能船舶发展的形势作出了判断: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的定义、分级分类尚未统一,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尚未突破,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在这种背景下,加快发展智能船舶产业,有利于我国抢占世界智能船舶产业发展高地的大好机遇。

无人船测试场助力快速发展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平台的支持。

  2018年12月1日,几乎与《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发布同步,珠海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宣布启用,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授予的测试场服务供应方认可证书。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位于珠海万山群岛,具有天然优良的环境条件。测试场北区海域21.6平方公里、南区海域750平方公里,测试基地小万山岛面积5.7平方公里,设有测试、保障和培训等五大区域,是以无人船艇为核心的综合性海上测试场,除了面向无人船艇、自主船舶,还可以满足通信导航、声学设备等各类海洋装备和仪器的测试需要,其核心目标是面向海洋科技企业,开展海洋相关前沿科技、核心技术的研发、测试和认证,探索智能船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开发未来应用场景。

  自主船舶是智能船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未来的的一个重要服务内容,就是为智能船舶提供一流的测试条件、顶级的产业服务和权威的学术研究资源。在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启动仪式上,担任测试场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富指出,如何引领自主船舶的发展,推动智能船舶和交通强国建设值得关注。当前,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为代表的无人系统产业的蓬勃发展,无人船舶正在以探索海洋、保护海洋、建立海洋强国梦,推动世界进入水上智能时代。但是,智能船舶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测试环境,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只有高水平的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在海域中进行技术测试,才能够建立实际的应用场景的数据,有效推动我们过程自主船舶行业的发展。

  朱英富院士的观点,正是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建设的意义所在。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的启用,将加快技术转换和产业发展,率先建立行业法规标准,助力我国在国际上抢占智能船舶行业的制高点。

  万山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是亚洲首个、世界最大的无人船海上测试场,是面向国际的无人船艇行业公共服务开放平台,秉持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共赢市场的理念,欢迎国内外产学研各方以不同形式加入测试场建设,一起推动无人系统及智能船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