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记者点赞南京江北新区

发布时间:2019-06-21 09:44:37

   昨天上午,来自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的20多名记者赴南京江北新区参观采访,新区的创新活力、蓬勃产业、优良生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A“手中被塞满了‘创新名片’”

  创新,是江北新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在江北新区,中科创新广场、中国·北欧创新合作示范园……一个个带有“创新”字眼的标识随处可见。成都日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沈山笑称,行走在江北新区,每个人手中都被塞满了一张张“创新名片”。

  在国内,江北新区引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南大、东大、南信大等院校合作,积极推进“江北新区高校创新集聚带”规划建设;国际上,落地了以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美生命可持续研发中心、中瑞国际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中欧迷你硅谷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哈佛大学肿瘤医院、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顶级创新平台签约落户。

  “一栋栋新的建筑、一条条新的马路,是江北新区‘脸面’上的‘新’;创新,则是江北新区‘骨子’里的‘新’。”西安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吴飞表示,遍寻全球,集聚世界高端创新资源,这为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势必引领新区迅速腾飞。

  当下,全球制造业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抢占智造先机成为各地共识。江北新区联合世界最顶尖资源,加快“智”造步伐。成立于2016年6月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就是江北新区联合德国工业4.0的核心应用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建设,旨在研发、孵化、推广最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机构。

  据研究院院长曹苏民介绍,依托弗劳恩霍夫IPK以及其他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打造了应用研究中心、孵化创新中心和展示培训中心,与南瑞、大全集团、南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江苏省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及技术人员开展智能制造培训。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技术支撑,将为制造业插上智能化、现代化翅膀,赋能江北新区建设。”厦门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黄圣达赞叹,江北新区“最近的未来”已在路上。

  B“产业定位精准,瞄准高端”

  已运营的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以提供高端专科服务为特色,与之相邻的是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国际医疗创新资源。参观完国际健康城,青岛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邹吉宏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生命健康产业,你们走在了前面。”

  从提出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到打造“两城一中心”,江北新区不断做“减法”,明确产业定位。缩小赛道,才能聚焦力量、精准发力,新区的产业定位引来了众多副省级城市党报媒体的点赞。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江北新区的产业定位非常准。”宁波日报移动媒体部主任吴华清发出这样的感慨。据他观察,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综合性的科创中心,这样带来的弊病是研究方向很散,目标不集中。而在江北新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专业的、顶级的、依托本地科教优势的专业性园区。

  新区的产业发展让他深受启发,“像我们宁波,更加需要智能制造方面的科研和人才储备,找准定位,瞄准高端。”吴华清说。

  在参观的嘉宾之中,不乏其他一些国家级新区所在地的代表,邹吉宏便是其中一员。据他介绍,上周,青岛西海岸新区刚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可能下一步西海岸新区要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发力,我觉得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可能有先有后。”邹吉宏告诉记者。

  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面前数十台基因测序仪依次排开,基因平台作为国家健康大数据中心的前沿载体,年测序能力达到40万—50万人次。这是许多人第一次亲眼看到解码生命“天书”的核心设备,不停有代表好奇地发问,“现在做一次基因测序需要多少钱?”“多久能出结果?”

  广州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负责人曹苏宁还注意到了一大亮点,原来,这个基因平台还是个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先进仪器企业都可以共享,这种模式非常好,解决了一些企业缺设备、缺资金的问题。”

  C“规划先行,以人为本”

  现代感十足的园区建筑、书香氤氲的扬子云书房、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在采访过程中,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是江北新区给采访团留下的最深印象。深圳特区报总编室主任助理刘一平曾在南京求学,她告诉记者,那时候身边人都觉得南京长江北岸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地方,“今天过来一看,完全颠覆了我对江北的印象,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江北新区未来可期。”

  城市地面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地上”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地下”工程又有何作为?在昨日的集中采访中,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建设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注意。

  作为一项由多所高校科研团队“强强联袂”的重大工程,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核心区约10公里范围,已于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二期工程全长约为53.41公里,正在实施过程中,除了采用新工艺解决施工难题,还具有集约、智慧、环保等特点。比如浦辉路示范段道路下入廊管线有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燃气、污水、雨水、真空垃圾管、空调热力管9种,为全国首创,实现了入廊管线的高度集成,节约了大量土地。

  为了能让大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采访团一行人来到了综合管廊二期工程现场,实地考察项目进展情况,环卫医疗舱、综合舱、雨水调蓄舱……各项技术让采访团成员啧啧称奇。

  “沈阳也正在建设综合管廊,可惜的是一直没有亲眼看到,今天非常幸运到江北新区实地参观。”沈阳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刘新阳告诉记者,环卫医疗舱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医疗垃圾的处理,说明江北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设计理念比较先进,“下去走一圈还不是特别‘解渴’,有机会还是希望可以多了解。”

  除了管道“下地”,江北新区还将城市搬入地下。目前,新区正在打造一座地下CBD,总规模约为450万—480万平方米,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点”的总体布局结构。其中一期项目占地51万平方米,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该项目最深处达48米,层数多达7层,包括商业大平层、交通大平层、市政综合管廊、地下车库、私人保险库、4条地铁线站台站厅层。

  “在参观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时,听到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了新区的地下空间建设,非常震撼,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杭州日报副总编辑姚丽萍表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上地下同步开发将是一种趋势,这一点南京江北新区已经意识到了,并且付诸行动,这种超前性无疑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