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卫星核心零件南京造
前几天,“天启三号”卫星搭载首次在海上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成功发射入轨,并顺利转入数据业务服务阶段。今年下半年天启星座还将陆续发射5颗卫星并在2020年完成38星组网,组网完成后将串联起水文监测、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的数据采集应用,有效解决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物联网应用。鲜为人知的是,“天启三号”卫星上的核心零部件卫星物联网载荷,正是由我市一家航天工程研发企业——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
卫星物联网载荷也称通信载荷,高性能的载荷可以延长在轨卫星的使用寿命,实现更高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更宽的带宽、可重构的覆盖区域、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对更高数字化标准的适应性。
“以前市面上流通的载荷大多产自国外,售价动辄上千万。”“天启三号”通信载荷总师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凯表示,通过自主研发,屹信航天生产的载荷尺寸仅两个烟盒大小,多通道接收功耗仅6瓦,但接收灵敏度比国内外同类产品较大提高,且制造成本仅为传统宇航产品的20%。今年下半年,企业还将研制5套更大容量的通信载荷用于“天启卫星”,并择机发射,为后续天启物联网星座的全面商业化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1月成立的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宇航电子产品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通信、遥感等多个领域。企业自主研发的测控应答机、星载图像压缩存储一体机、高速数传及测控数传一体机、物联网通信载荷、星载相控阵天线等相关产品已应用于“脉冲星试验卫星”“丝路一号”“瓢虫一号”“京师一号”“苏丹一号”等30多颗卫星。
成立不过一年多时间,屹信航天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企业创始人孙谦表示,这源于企业早期的积累和大量的研发投入。据悉,屹信航天目前拥有员工200多名,其中研发制造人员占比95%。年均研发项目超过50项,年交付星载电子产品超过100台,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年申请专利超过100项,授权率超过80%。其多个创始人均毕业于解放军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有着超过10年以上的宇航产品设计经验。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少有的宇航电子产品制造商,屹信航天落户南京麒麟科创园是看中了园区独特的创新环境。“麒麟科创园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集聚了大量的中科院资源以及人才资源。”孙谦说,园区还为企业在科研场地、人才落户、校企联合、企企合作、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得益于麒麟科创园“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屹信航天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2018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预计2019产值将超过8000万元。
(文章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