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路在何方: 构建泛长三角产业基础体系
上海的制造业“阵痛”并不会遭遇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相反通过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开放,将优势资源分散布局,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产业基础体系的构建,则更有利于生产要素发挥其最大价值。
5月的上海,虽已有初夏时的炙热体感,但因常伴有雨季的侵袭,不时带有一丝凉意。
在上海远郊,创业多年的姚兵(化名),最近陷入到了焦虑之中。如今在国内工具行业逐渐站稳脚跟的他,虽已经成为上海众多知名高端制造企业的配套服务商,却面临着企业业务进一步如何升级的难题。
“本来是想往研发与服务型业务方向发展,但目前企业所依靠的生产制造正面临来自市场的挑战。”姚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在创业之初就定位向技术研发与服务方向发展,但多年研发投入尚未变现支撑企业发展,原先赖以生存的制造生产基础又正面临着劳工成本、环评标准等要素门槛提升所带来的挑战。
某种程度上来说,姚兵的企业发展现实也正是当前上海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作为曾经的工业中心城市,如今上海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转型方向上责无旁贷。但与此同时,在“上海制造”迈向“上海智造”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上海实体经济似乎也正在承受新旧动能转化带来的“阵痛”。
集中体现在,整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传统优势制造业尚需转型提升,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高端生产型服务业仍处在发展期,两化融合的程度仍有待提高等。
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全市工业总产值为8120.67亿元,同比下降了4.7%,其中6个支柱性工业的总产值为5176.89亿元,同比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三大类重点支柱性产业同比增速分别为-17.2%、-7%、-4.4%,皆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
反映在投资领域,企业贷款投资的低迷,或许也是当前上海制造业正遭遇阻碍的集中体现。
5月1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海人民币贷款增加2亿元,同比少增457亿元,环比少增738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此解释称,企业贷款成为“拖累”上海4月人民币贷款增量“大缩水”的最主要因素。
事实上,转型必然存在着阵痛。多年来上海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制造业增速难免有起伏,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遭遇延缓的情况更是在近期出现,但上海却能始终坚持保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定力,其根本决定因素是什么?其间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5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走访多家沪上制造型企业后发现,当前上海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中,实体经济整体面临多种截然不同的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工业的“价值苏醒”
距离姚兵的工厂不远的金山枫泾镇,沿着G320国道自东向西,还未跨过省界到浙江嘉善,远远就能看到一块被液晶屏镶嵌的烟囱,不停地滚动着“长三角路演中心”几个深黄色的字幕。
5月初,这里刚举办了一场来自长三角老字号品牌的路演活动。上海老工业品牌和浙江制造产业携手合作,以重振上海施特劳斯、英雄钢笔、红双喜、凤凰自行车等长三角老字号品牌成为此举的最终目的。
从达成的合作模式来看,上海的传统制造品牌更多扮演着品牌价值输出的角色,以结合浙江等地当前的优势工业基础,尝试实现“传统品牌+优势制造”的产业互补。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生产制造、品牌推广、市场渠道和工业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以产业优势对接品牌优势,促进双方共赢。
实质上,这场战略合作的路演背后,既是上海重振传统工业品牌,打响“上海购物”战略的使然,同时也是上海近年来因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上海传统制造产业逐渐弱化,以金融和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崛起的体现。
在2018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产业升级》一书中,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的演进整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特别是在“八五”、“九五”计划期间确立了“三、二、一”产业结构目标,引发了后期上海产业结构的一系列调整。
从1992年起,上海第三产业开始取代第二产业,在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0%,提升至当前的70%左右。在此过程中,很多过去代表高质量的上海品牌和其背后的“上海制造”开始没落。
上海市决咨委委员沈建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上海有很多的传统百年制造品牌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但随着过去20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其中不少传统工业品牌正面临着尴尬生存的境地。
“品牌作为上海传统制造业的一种重要生产要素资源,需要找到一个适当的解决办法。”沈建明所指的“解决办法”正是在当前上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传统制造产业基础打造“好口碑”与“新形象”的命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此基础上,类似长三角老字号品牌路演等活动,正成为当前上海尝试挖掘传统制造产业基础,推动上海传统工业制造“苏醒”的核心举措。
“上海不可能再回到重新发展传统工业的道路上,但此前相关的品牌、服务等传统产业优势,还能够以品牌的形式对外输出,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一位在上海从事制造行业近30年的业内人士如此向记者总结指出。
既有工业转为服务型制造
对于姚兵来说,他的机械工具产品并不属于传统工业,但此时的这种焦虑,则是源于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推动着众多生产制造企业的“自我调整”。
“要么走,要么调整。”姚兵将其企业的发展境遇如此简单总结。
在采访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越来越多扎根于上海的制造业企业,正在逐步将生产和加工环节迁出上海,尤其是体现在建筑包装材料、机械加工、紧固件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在上海青浦,记者实体走访了一家国内做紧固件的龙头企业,其园区厂房由于购置较早,工厂内还建有几栋员工宿舍,能够为工人“管吃管住”,多年来,一步步从当地一家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做到如今的行业“隐形冠军”。
“现在我们准备把销售环节留在上海,生产加工基本都搬到太仓。”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上海的制造业升级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这使得类似的紧固件加工制造企业需要寻找土地、劳工等成本要素相对更低的地方,才能够符合这座城市产业转移与升级的整体趋势。
这位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生产制造能够搬出去,成本会相应地有所降低,同时在上海空出的工业厂房无论是直接出租,还是改造后对外出租,都会是比较可观的一笔收入,这对于生产外迁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是十分现实的一个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诸如上述制造型企业生产外迁,也并非“全盘托出”,而是会战略性地选择将企业的销售和技术研发留在上海。
在上海一郊区工业园内,一家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的龙头企业也正准备将加工工厂的剩余两条产线全部搬迁至江苏,只留下公司的销售部门在上海。
在工厂园区内,记者发现原本正对着工厂大门的办公主楼如今也都已经基本出租出去,原本左进右出的大门,也因分别被不同的企业所共用,被改造为左右皆可进出的模式。
“一方面市场需求还是很认可‘上海制造’的产品质量,销售在这里更稳妥地对接客户;另一方面这里的技术和销售人才相对更加集中,这是上海周边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其企业所生产的建筑装饰材料在国内市场已经首屈一指,但类似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生产与加工外迁,必然会是未来上海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然,除了生产环节的规模化外迁,在走访过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如今很多上海的制造型企业正在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从一般的加工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
2018年12月上海出台的《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的通知,服务型制造就被列为重点发展和支持对象之一,这就为上海制造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
早在2018年,上汽大通就推出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者能够通过手机在线配置外观、内饰、装备等选项服务,成为上海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典型之一。据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透露,在上汽大通的首批3000多张车辆订单中更是出现了近2490个不同的配置。
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如今立足于上海,转型至附加值更高的服务型制造则更是形势所迫的必然。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企业也因此积累了很多技术专利。”姚兵向记者坦言,在上海工具制造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对于一个小型初创型公司来说,“活下去”依靠的往往并不仅仅是产品,而是能够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加服务。
在姚兵看来,尽管同样在上海从事制造行业,但服务型制造也为其提供了发展方向。同时,小微型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优势,因此他暂时还没有将生产加工进行外迁的计划。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在如今的上海,上到颇具知名度的大型国企、民企,下到配套产业链中的小型制造企业,正在经历着由生产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的过程,而这也必然将会是上海当前一般制造业整体转型的路径与选择所在。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市100家规上制造企业都已参与首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试点工作,未来上海市将根据评价结果,促进形成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成熟标准和有效政策体系。
攻坚智能制造
事实上,当前的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品牌价值转化尚且起步,与制造业相配套的服务型生产升级仍处在发展时期,这就使得大量的制造型企业的外迁,会必然带来诸多的转型“阵痛”。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腾笼换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包括上海在内,国内很多城市在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速度相对过快、资本避实就虚等问题。
“这样就容易破坏一段时间内一个城市的产业基础体系。”曾刚告诉记者,事实上,作为国内一线发达城市,上海近10年来,制造业的发展不断面临着引进高端产业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迁、资本“避实向虚”等多重挤压环境。在此基础上,还有生产经营成本居高等实际问题,亦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
“但它必然会是一个过程,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定位而言,要实现布局高端制造的现代产业体系,就需要有忍受数据下滑的定力。”曾刚指出,上海的制造业“阵痛”并不会遭遇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相反通过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开放,将优势资源分散布局,在更大区域内实现产业基础体系的构建,则更有利于生产要素发挥其最大价值。
曾刚表示,上海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在做好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将制造业的能级进行提升。
事实上,上海早已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明确定位。按照“十三五”规划,上海制造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70%左右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未来上海二三产业的定位便可清晰地总结为做大做强服务业经济的同时,攻坚高端制造。
在高端制造领域,上海则正不断发力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主攻方向。当前,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也正在以浦东为代表的核心承载区内发展壮大,未来也将引领上海制造的产业转型与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浦东目前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2018年浦东企业总数超过41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3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以上。
在张江国创中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了上海过去能够代表传统工业实力的近1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被改造为高科技产业综合体,“变身”为全国最大的单体众创空间。而在整个张江地区,一大批科学设施建设、创新院所和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正在此不断积聚,成为代表上海未来产业体系发展的主要承载体。
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8月张江科学城规划正式出炉,一定程度上其代表着上海对现代产业发展的认知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变化的思路也体现在经济园区建设上,不再是做过去产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的工作,而是结合上海整个城市发展的定位和规划角度去配套产业发展的需求。
“这是一个由过去‘园区’转化为‘城’的转变,高端产业发展必然会要求增加交通、商业、教育等要素。”韩露告诉记者,从发展高端产业的角度而言,对其承载的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将是未来上海发展高端制造的必然趋势之一。
在采访的最后,姚兵悄悄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个深埋其心中的奋斗目标,“希望有一天能将公司的研发部门放在张江”。
下一篇:河北霸州:电子商务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