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当重奇与美|吴恭让
赏石重奇、美
吴公让 撰稿
1月13日,一件题为《飞云依旧从容》的长江奇石被资深收藏家胡三在成都收购,引起了众多收藏家和奇石爱好者的热议:画面上满是圆圈,这块石头怎么样?那一扭一扭的价值22万左右? 应该承认,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集石热潮的高涨,传统的石材欣赏范围骤然扩大。 过去赏石奇石的旧观念已经不能适应赏石的客观现实。 结合传统的赏石理念和现代审美取向,笔者认为奇、美是欣赏、评价观赏石审美价值或收藏品位的根本条件。 因为,我们欣赏一块观赏石,归根结底就是看它是否稀有、是否独特,是否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 我觉得现代赏石只能抓住奇与美这两个基本要素中相对突出的一面,也抓住观赏石鉴赏评价的本质。
1、“长相思”黄河石汉德利收藏石
为了统一名称,虽然我们改变了观赏石的物体名称(过去称为奇石、怪石、贡石、水石、长寿石,或以产地命名,但近年来统称为观赏石)。 然而,奇石收藏家或奇石收藏家鉴赏奇石的重点仍然离不开奇特的性格,或者奇特的形状、奇特的画面、奇特的色调、或者奇特的纹理。 至于奇,《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奇就是罕见的、怪异的、罕见的、特殊的、不寻常的。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东西的价值除了劳动量之外,它的生存是基本因素。 对于收藏品来说,数量越大,价值越低; 数量越小,价值越高。 如果是世界上稀有或者独一无二的物品,那么它的价值就更大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鉴赏一块石头首要考虑的是它的奇葩,包括它的稀有性和稀有性。 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集石爱好者称观赏石为奇石,并非没有道理。 中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 无论什么样的观赏石,它都是文化的天然载体,是一本涵盖天文、地理、各种艺术和各种知识的神秘圣经。 所谓观赏石奇观,是指它的外观、构图、丰富的色彩,或者优雅的美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这种奇观是一种高层次的、有说服力的奇观,很难找到或很少遇到。 它具有极大的魅力,让人心动或久久流连。
2、“三星堆祭司”神农架石王西彩藏石
在奇石鉴赏领域,很多人对于奇石的标准把握得不够准确。 有些石友可能会因为特殊的经历而对自己的石头有特殊的偏爱,或者可能因为符合自己的利益而容易产生卖瓜的心态,有意无意地降低了稀有石头的标准。 有些普通的石头被视为不值一提的“花”,甚至被视为无价之宝。 这样,我们就陷入了赏石误区:对自己藏在石像中的石像做出牵强的解释,然后就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这种狭隘的心态和观念影响了赏石群体的文化长江石奇石 价格,降低了赏石活动的质量,影响了赏石理论和实践向高水平的发展。
3、《高山流水》黄河石牛成隐石
欣赏和评价观赏石的奇观应包括七个显着特征:
一个是美妙的。 一块精美的高级观赏石通常在其形状或成分上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和谐和微妙。 我看到的天然石材“浴女”,翠绿的石底座上有一块淡雅的羊脂玉,凸显出丰满的裸体,皮肤洁白如雪,左右两侧还有两颗玛瑙般的红樱桃。乳房的形状,使观者……观者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兰州韩德利先生收藏的黄河石“长相思”也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黑色石底座上的白色石英显示出一位留着飘逸胡须的老人的头像。 肖像的中央,一位娇媚的少女,用黑色的投影叠加在老人的头上。 画面虽是古装人物,却再现了现代电影蒙太奇艺术,让人不禁思考,“难道慈父思念爱女,就像老人追忆旧爱一样?” “令人发自内心的感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奇观是一种与观赏石的形状、构图、色彩或纹理相一致的和谐之美,绝非遥不可及。”大多数观众无法同意的想法。
4、《乱云中仍从容飞翔》长江石胡三藏石
其次,它极其丑陋。 “最丑陋的东西也是美丽的。”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丑本来是令人厌恶的,但是丑到了大美的境界。 京剧迷们在欣赏梅兰芳的女装之美的同时,也对吴丑野在《三岔口》中的丑态动作和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这说明一些极其丑陋的东西越来越流行。 越是丑陋的东西,越是令人难忘。 西安王锡才收藏的《三星堆祭司》。 黑白照片中的人物面目丑陋,充满了诡异的气场。
第三个是极度残疾。 断臂维纳斯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与拿着苹果或鲜花的维纳斯相比,它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兰州牛成华先生收藏的《高山流水》是一幅破损严重的杰作。 鹅卵石的形状不仅丑陋,而且从中间到一侧有一条裂缝,一条白色的石纹从缝的下端弯曲下来。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青睐这种无形的残石,但牛成华却发现了它。 选好座位确定观赏位置后,发现山腰深峡中流淌出一股飞泉。 观众不得不佩服发现者的独创性。 可以说,收藏奇珍异石需要一双独特的艺术眼睛。
5、“壮士移山”吴公让藏神农架石
四是诡异混乱。 张旭和王铎的野草特点是混乱。 被誉为“中国梵高”的石鲁大师,也以其独特的黑色狂野、怪异画作而闻名。 石画凌乱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它有名、有亮点、有亮点。 胡三的《依然从容地飞过云端》,胡三以22万元收藏。 草书看图有点乱,很难看清楚。 但详细的描述却如行云流水,尤其是左边毛泽东签名的个性化笔迹。 毛诗、毛风格、毛签名三位一体,《依然从容地飞过乱云》这个标题恰到好处。 观众们惊叹不已。 胡三惠对黄金有着敏锐的眼光,果断收藏。 22万的价值只能涨不能跌。
第五是非凡的。 奇绝是指观赏石的数量非常稀少,其文化内涵也非常稀少。 如台湾张荣光先生收藏、现藏于厦门奇石博物馆的康熙缅玉《黄河水天来》,不仅表现了自然风光,而且整体图形大气磅礴。堪称宝石中的极品。 还高数米,长数米,玉质珍贵,经历奇异,收藏价值大大增加。 北京李祖友先生收藏的《多彩生活》是一块多面观赏石。 当旋转不同角度时,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女人从少女到少妇、中年、老年的不同风格。 被许多专家称赞为反映了生命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人体艺术的直观模型。 又如上海黄健先生收藏的文字石“寿”。 其自然的草书笔画圆润流畅,笔画遒劲有力,朱砂红色的字体透露出长寿长寿的欢乐气息,令人过目不忘。
6、“玉蛤含珠”大滩玛瑙王西彩隐石
六很奇怪。 也就是说,它有某种独特而神奇的东西。 比如戈壁芽石可以开花,人头石可以长头发,气象石可以准确预测天气,疾病测试石可以通过呼吸测试健康状况等等。 在人们的印象中,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要想哑口无言,除非石头开花”,意思是石头不能像植物一样绽放花蕾。 但戈壁滩上有一种石头。 经过夜晚的极寒冰冻后,表面分子在烈日的照射下突然膨胀龟裂,分泌出一簇簇暗红色球状颗粒,就像绽放的花蕾。 又如,有些观赏石对空气中的水分极其敏感,可以随时改变石面的颜色,以给人们某种警告。 还有奇石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磁场,可以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等等。 这些观赏石的特殊功能令人惊叹,当然会受到青睐。
7、“招财羊”富江石 吴公让藏石
七是浪漫。 我的得石心得是:奇石在天命。 只要痴情的石头爱好者坚持追求,就必然会出现奇异的巧合和缘分。 去年夏天,我受邀去神农架野人洞捡石头。 还没到河滩,下岩岭时捡到了一块石头。 那里有一个模糊的人影。 当我把它拿到河边时,我惊呆了:这分明是一个大汉,手里拿着一块大石头,而且五官俱全。 我真正回答了“我喜欢这块石头,它精致而自然。它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它是什么时候落到人间的?”这个问题。 这块顽石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几千年了,我偶然发现了它。 真是谢天谢地,奇怪的石头就在这里。 李饶先生在西安收藏《一代伟人》,也是一个奇特的巧合。 兰州收藏黄河石的人很多,都没有机会收藏,他却在匆匆路过兰州的时候,在一个摊位上无意中发现了黄河石。 事后,李饶曾表示,毛泽东是深受人民爱戴的伟人,为了得到这块奇石,他愿意花多少钱。 《一代伟人》在昆明世博会奇石展品中好评如潮。
8.《秀岭桃花红》渭河石王西彩藏石
上述七大奇观并不意味着某种观赏石必须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只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长江石奇石 价格,就有值得欣赏和收藏的品位和品味。 具有的特征越多,这种观赏石各方面的价值就越大。
美观是欣赏观赏石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美是指观赏石材时由色、味、声、触所给人的强烈直观感受。 色彩是指色彩图案的视觉冲击力; 味觉是指通过嗅觉来辨别气味或是否存在异味; 声音是指石材的音质,判断石材是否完整; 触觉手指感受触摸或伽马计检测纹理是否良好。 精致的、润滑的或有放射性的。 欣赏一块观赏石的美,简单来说,需要从色彩、花纹、形状、品质、意境五个方面来欣赏。 色彩美是指石材的颜色应使人观看时感到美丽。 如南京贝志全先生收藏的雨花石《绿野仙踪》、《秋色妖娆》、《二月早春》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美石精品。 纹路美是指石材的花纹、纹理应光滑、富于变化。
例如,黄河中的涡纹石、红玛瑙,雨花石中的环形漩涡图案,大理石、岫玉石中的投影山水,都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感。 形式美是指石材的造型或画面的构图应主题突出、比例适度,一般无杂质或杂色干扰。 画面或形状所表达的主题一目了然。 美观品质是指观赏石的质感较好。 一般来说,石头不破碎的话,硬度越高,质地越细腻润泽,手感越光滑,就越有收藏价值。 意境美,即观赏石的图案或色质所蕴含的内涵应给人以令人信服的启迪或美好的艺术享受。 如广西太古石的《秀岭桃花红》《玉蛤抱珠》等,画面历久弥新,可久读。 意境无限深邃。 使人们真正体会到天然石材的无限美丽。
9、《西施浣纱》白龙江石吴公让隐石
阐明:
1、“长相思”黄河石汉德利收藏石
2、“三星堆祭司”神农架石王西彩藏石
3、《高山流水》黄河石牛成隐石
4、《乱云中仍从容飞翔》长江石胡三藏石
5、“壮士移山”吴公让藏神农架石
6、“玉蛤含珠”大滩玛瑙王西彩隐石
7、“招财羊”富江石 吴公让藏石
8.《秀岭桃花红》渭河石王西彩藏石
9、《西施浣纱》白龙江石吴公让隐石
关于作者:
吴公让,原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主任,著名奇石收藏家。 1987年,首次发现了酷似中国领土的戈壁形石头。 被新华社命名为“中国石材”并向全世界播出。 他的散文《中国石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被选入全国小学语文教材。
1995年出版石文化专着《谈黄河石》,2006年出版石鉴赏收藏指南《中石成金》,出版《论黄河石的审美魅力》 ” 载于《人民日报》。 发表数十篇赏石文章,大力倡导“赏石四要素:神、形、色、质”,积极倡导“赏石重奇、美”,大声呼吁收藏石者“掏钱”。讲究稀有性、注重观赏性“富有文化性、经济性”是现代石材收藏的价值取向。
1998年被中国首届国际观赏石艺术节组委会评为“百位观赏石名家”之一。 2005年获甘肃省“奇石收藏及赏石理论突出贡献奖”。 2012年荣获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特别贡献奖”。 奖”。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