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服装

进博观察丨传统牛奶生意难做,进口品牌走起差别化路线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0张经典照片,展现了人类的真善美(进口牛奶哪个牌子好)进口牛奶趋势,

发布时间:2024-08-26 18:39:39

 

作为进博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第六届全球乳业合作论坛日前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陈诉》显示,过去10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但2022年出现进口量和进口金额阶段性下降。从恒天然、菲仕兰、品渥食品等国内外乳企财报来看,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仍在连续

有澳洲乳品展商告诉新京报记者,进口牛奶随婴幼儿奶粉代购兴起,之所以在中国拥有市场,得益于国内奶价与国外奶价的长时间倒挂,即奶源本钱优势。如今,进口牛奶售价与10年前基本保持稳定,但本钱不停上升,加之国内奶价近两年走低,导致进口牛奶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别的,国产乳品的崛起、进口品牌间竞争加剧,也是眼下生意难做的几个原因。

业内认为,进口牛奶低迷期的是非,取决于国内外奶牛养殖本钱,而破局的根本之道,在于能否利用进口品牌在奶酪、黄油等品类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国产乳品走出差别化路线。在本届进博会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差别化新品被引入中国市场。

进口牛奶阶段性减量

进博会期间发布的《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陈诉》显示,2013年—2022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2022年,我国乳制品进口增速放缓,进口量下降18.2%至328.8万吨,进口金额下降1.6%至138.9亿美元。

早在今年8月,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宁静局三处一级调研员胡舒就在世界奶业大会上分享称,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在经历10年的快速增长后,2022年出现量减价增趋势。具体而言,我国包装牛奶、酸奶等进口液态奶的需求在下降,乳清粉、婴幼儿配方奶粉、卵白类、奶酪等深加工产物的进口量仍保持增长。

从上述陈诉中的数据可以看到,2022年,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26.6万吨,进口金额44.4亿美元,分别增长1.5%、2.6%。与婴幼儿配方奶粉相比,大包粉进口103.5万吨,进口金额44.3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8.8%、3.6%。液态奶进口97.7万吨,进口金额16.3亿美元,分别下降23%、10.3%。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国内外乳企的财报中。恒天然今年8月宣布,将2023年/2024年产季收奶价由每公斤7.25新西兰元—8.75新西兰元,下调至每公斤6.25新西兰元—7.75新西兰元,整体下调幅度接近13%。恒天然首席执行官郝万里(Miles Hurrell)称,修正后的奶价范围反映出大中华区对全脂奶粉(大包粉)的进口需求连续减少。

而“进口食品第一股”品渥食品,近两年业绩体现连续低迷。2022年财报显示,境外上游原质料供应链短缺,叠加国际局势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提高了供应商本钱,继而导致品渥食品采购本钱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品渥食品2022年营收下降6.78%至15.39亿元,净利润下降88.26%至1120.38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品渥食品净利润下降1286.05%,亏损7031.16万元。而在品渥食品营收结构中,以“德亚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占比在七成以上。

本钱竞争优势不再

与如今的境遇相比,进口牛奶在我国经历过较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9年,我国液态奶进口量从19.48万吨增长至92.4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9.62%;进口额从27455.3万美元增至115990.83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15%。2021年,我国液态奶进口量为129.6万吨,同比增长20.9%。

澳洲一进口牛奶参展商汪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约莫10年前,进口包装牛奶、成人奶粉等乳品随婴幼儿奶粉代购兴起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其时一盒进口牛奶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约莫10块钱,如今还是10块钱,但本钱结构不能同日而语,利润一直在被稀释。”

汪女士说,现在进口乳品生意欠好做,主要源于国外奶源价格优势不再。“近两年,中国奶源随着供给增多而价格走低,澳洲奶价由于产量减少一直在上涨。10年前进口液奶、成人粉能在中国市场做起来,就是因为国内奶价与国外奶价形成倒挂,进口牛奶即便算上奶源、海运等各项本钱,到中国市场后依然有价格优势。”别的,国产乳品消费信心提升,进口牛奶品牌间竞争激烈,也是生意难做的原因。

从事进口乳品贸易的骆先生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以往进口牛奶相较国产牛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售价上,如今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在南美一家乳品公司从事对华贸易的田女士同样证实,去年以来,进口牛奶供应链、能源、运费本钱都在上涨,而国内奶源过剩造成本土奶价下降,因此进口包装牛奶失去竞争力。

菲仕兰在2023年半年报中提到,中国是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约占全球乳制品贸易的四分之一。中国正在投资发展奶牛养殖业,减少进口依赖,2023年国内牛奶产量增长约5.5%,乳制品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加之过剩的奶源主要用于生产液奶和奶粉制品,这些因素导致中国2023年上半年乳制品进口下降。

差别化路线破局

今后次进博会通报的信号来看,利用优势品类在中国市场走差别化路线,成为进口牛奶品牌普遍接纳的破局招式。

“进口液奶是低毛利产物,很难赋予高附加值,主要比拼的是本钱。”汪女士认为,解决眼下困境的一个方式,是与国产牛奶进行品类区隔,如发力具有进口品牌和工艺优势的黄油、奶酪等产物,这些品类在中国乳企中刚刚起步。目前,她所在的澳洲乳企已向中国市场出口黄油、芝士片、干酪等产物,渠道打法以线下为主,跨境购约占到线上销售份额的一半。

相比消费品牌业务的业绩下滑,恒天然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业绩相对坚挺。进博会期间,恒天然旗下原料与解决方案品牌NZMP重点推出了切玛森切达干酪、埃格蒙特干酪,并面向中国市场首发美兰喷射稀奶油、凯蓓蒂品牌旗下佐餐乳品等。在其擅长的乳脂、干酪领域,恒天然还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提倡餐饮行业乳脂原料升级。

骆先生认为,进口牛奶低迷期的是非,取决于国内外奶牛养殖本钱恒久来看,中国养牛本钱高于国外。菲仕兰也在2023年半年报中提出,连续的高通胀导致全球乳制品消费量下降,北半球牛奶产量的小幅增长导致市场上牛奶过剩。“预计一旦全球乳制品需求改善,价格将再次上涨”。

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第六届全球乳业合作论坛上,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宁静局副局长吴达表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农食产物进口市场。2023年1月—9月,我国进口乳制品223万吨,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有56个国家或地区的乳制品获得中国市场准入,2887家境外乳制品企业获得在华注册。中国海关聚焦国内消费和贸易需求,连续扩大进口乳品准入国家和品种,推动更多境外乳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为贸易活动提供通关便利步伐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