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登顶却有近百亿库存 海澜之家经营模式受质疑
近日,据中国服装协会消息,2018年度“中国服装行业百强”名单出炉。全国共有130家企业上榜,其中江浙服装企业数量过半。在营业收入百强名单中,海澜之家(600398.SH)控股股东海澜集团有限公司登顶。
作为“男人的衣柜”的代名词,海澜之家在男装市场之外还在不算探索多元化领域,不过从上半年营收数据来看,这条路颇为艰难。在遭遇子公司业绩变脸后,今年9月16日海澜之家宣布拟剥离旗下女装品牌“爱居兔”,转让其100%股权,共作价3.82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海澜之家的高库存难题依然存在,截至今年上半年存货账面价值依然高达88.42亿元,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存货规模庞大且难解,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无异于埋雷。
单店营收增长停滞
在新零售发展的背景下,海澜之家近年来在线上线下同步布局。在线上方面,截止2018年末,公司线上会员总数达到1384万人,较去年同比增长28%;全年线上实现营业收入115,109.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25%。
不过,线下销售仍然占据营收的主要部分。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线下销售为98.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4.41%,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作为线下销售的主战场,海澜之家在去年新开店门店1181家,关店300家,净增881家,公司门店总数6673家,其中海澜之家品牌5097家,爱居兔品牌1281家,其他品牌295家。
不过,从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数据来看,海澜之家线下扩张势头明显收缩。半年报显示,公司新开门店551家,关店356家,净增仅195家。在门店品牌分布上,海澜之家品牌5449家,爱居兔品牌1241家,其他品牌1050家,公司门店总数7740家。
其中,唯一出现门店数量负增长的是海澜之家旗下女装品牌爱居兔门店。而在2017年海澜之家总门店净增549家中,有419家都属于女装品牌爱居兔。
在今年9月宣告爱居兔被剥离之前,爱居兔单店营业收入已经呈现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16年爱居兔的平均单店营业收入为130.63万元,2017年为118.85万元,而2018年平均单店营收只有85.6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海澜之家本身的单店营收能力也趋于增长停滞。2017-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单店的营收为101.6万、110.3万、110.4万。这对以加盟和联营形式为主的海澜之家而言负面影响难以忽视,有分析认为这或是海澜之家“壮士断腕”剥离爱居兔的原因之一。
服装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单店营业收入的下滑,或将影响未来加盟商的加盟意愿,公司继续用目前加盟联营模式新增店铺数量难度将增大。因此,在某一品牌对公司单店营收业绩造成拖累时,迅速剥出实现重整可能是最快速的挽救办法。
业绩增速下滑明显
不过与单店营收增速下滑相关联的是,海澜之家近年来业绩增长下滑趋势越来越明显。
根据海澜之家2018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0.90亿元,同比增长4.89%;归母公司净利润34.55亿元,同比增长3.7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68亿元,同比下降0.63%。
而据更早之前的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海澜之家净利润分别为23.74亿元、29.53亿元、31.23亿元和33.2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5.83%、24.50%、5.74%和6.5%。
与此同时,海澜之家主品牌增幅同样堪忧。2018年海澜之家主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51.54亿人民币,同比仅增长2.62%;而在2014年-2017年期间,海澜之家主品牌海澜之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25亿元人民币、128.74亿元人民币、140.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幅分别为49.58%、27.16%和8.98%,呈逐年下滑趋势。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积极寻求转型突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先后跨界到女装、童装、家居、海外等多方面的业务市场。例如,先是对快时尚品牌UR增资1亿元人民币,收购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44.0039%的股权,后又开设了4家HeilanHome优选生活馆,售卖各类生活杂货以及时尚家居用品等。
事实上,在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主品牌由于发展滞后正在逐渐失去在公司中的占比份额。公告显示,海澜之家主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51.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2%;爱居兔营业收入为10.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68%;圣凯诺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2%;其他品牌营业收入为3.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78%,增速差距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据今年半年报显示,海澜之家目前尚有165亿元负债,其中流动负债约128.85亿元,非流动负债约36.11亿元。在流动负债中包括58.68亿元的应付账款和13.21亿元的预收款项。这部分资金是收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而尚未向供应商支付的资金以及海澜之家向下游加盟商提供产品之前先行获取的资金。
对此,行业分析师顾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增速明显放缓,说明公司遇到瓶颈,企业转型突破显得非常失败。并且,这种增速的持续放缓,随之而来的就是业绩呈现的大幅下滑,自然对公司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库存难题待解
事实上,海澜之家之所以被认为不能放慢开店步伐,或与其背后的库存压力有关。而随着海澜之家的存货量也不断上升,门店增长如果速度放缓,公司库存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
海澜之家的高库存问题一直存在。2014-2017年,其按年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60.9亿、95.8亿、86.3亿、84.9亿;存货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9.3%、60.5%、50.7%、46.6%,远高于同行可比企业。2018年海澜之家期末存货94.73亿元,较上年末的84.92亿上升11.55%,存货周转天数为286天。
虽然2019年6月末存货总额为88.42亿元,较年初有所下降;主品牌存货同比18年6月末下降接近10亿,存货周转有所加快。但高库存问题依然是海澜之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海澜之家采用的是一种OPM战略(OtherPeolple’sMoney),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供应商端采用赊购购买商品,完成销售后再结转收入,滞销商品可退回给供应商;在加盟商端,加盟商需承担加盟店的运营费用,并向海澜之家交纳“特许经营保证金”。
在海澜之家的采购模式上,公司采取直接向供应商采购的形式,采购合作模式包括不可退货模式和可退货模式:可退货模式下,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附滞销商品可退货条款的采购合同,适销季结束后仍未实现销售的产品,可剪标后退还给供应商,由其承担滞销风险;不可退货模式下,适销季结束后仍未实现销售的产品不可退还给供应商,由公司承担产品的滞销风险。目前采购模式为“可退货为主,不可退货为辅”。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来自连锁品牌存货中不可退货的商品,不过记者注意到,海澜之家的计提政策极为宽松。在服装连锁品牌存货的库龄情况上,公司存货在2年以内较多,公司海澜之家品牌商品2年以内库龄商品并未进行跌价准备,2—3年计提70%,3年以上库龄产品计提100%。
上述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2年的存货计提跌价政策对于服装行业而言比较罕见,与同行相比极为宽松,其原因可能在于男装的潮流性和更迭周期较长。不过,尽管如此公司存货跌价损失还是相比于2017年已经大幅增加,报告期末存货94.73亿元,较上年末84.92亿元,增加9.8亿元,上升11.55%。
此外,对于可退货条款的货品在公司存货中的占比有多大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按照什么政策计提、对归母公司净利润是否有影响等问题,海澜之家的年报中并未给出具体说明。
对于库存现象难解的原因,该行业人士分析向记者表示,在海澜之家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中,把生产环节外包,门店增加以加盟为主,加盟商只需要负责支付相关的运营费用。而海澜之家自身则把打造品牌以及渠道运营作为重心,加盟商不用参与加盟店的具体经营。这也就意味着三者相互分离,在市场需求上、货品管理上以及销售数据这些方面无法做到统一的结果,这样就会形成隐忧,久而久之库存堆积就成了常见的现象。
研发费用低设计曾遭质疑
尽管海澜之家目前已经剥离女装业务,并被戏称为“男人的衣柜放不下女装”,不过从公司目前多元化的经营来看,公司还在尝试放下童装和潮牌。
2017年是海澜之家一年之内创立了四个新品牌,分别是年轻男装潮牌HLAJeans、轻奢商务男装品牌AEX和女装品牌OVV、生活家居品牌海澜优选,侧重于不同的消费群体。此外,公司还通过增资男生女生、英氏婴童等品牌的方式,进入童装市场。
由于海澜之家实行的是轻资产模式,海澜之家仅提供品牌的运营和管理,而供应商则是负责提供商品。海澜之家在年报中称,品牌在设计流程中主要控制最关键的开发提案和最终选型环节,将非核心的打样等工作外包给供应商的设计团队。公司其他零售品牌均为自主研发、设计打样后交付供应商加工生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去年的研发费用仅为4902万元,还是较2017年增长幅度超过95%的基础上,同样低于同行企业研发设计投入。而对于设计研发的质疑,在今年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海澜之家董事长周建平自信表示“销售额可以说明一切,没有人超过海澜之家就说明我们现在是最好的。”
不过,仅在一个月后,今年5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潮牌Roaringwild在微信公号发布文章和视频称,黑鲸三款2019年新品“抄袭”自己在2018年的春夏旧款,在Roaringwild的这篇标题为“抄袭是门艺术,海澜之家使人嫉妒”的推送文章中,列举出了三款涉嫌被黑鲸HLAJEANS抄袭的单品。此外,海澜之家还被指出曾“模仿”过SUPREME、巴黎世家等品牌的单品。
业内人士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服装行业由于更季换代速度快,设计之前互相“借鉴”并不罕见,而从行业角度来看,该类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即使被抄袭,维权成本高也造成难度较大。久而久之,行业内中小品牌商之间互相“模仿”已经成为公开秘密。
不过,在Roaringwild的文章中并不这么认为,作者提出这种行为是个错误,海澜之家“原来我去抄袭也没什么”的行为引导才是对年轻人最大的伤害。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对于海澜之家最大的问题是,尽快去消化巨额库存,同时,如果不在设计方面加大投入,设计出贴合年轻人更喜欢的服装,那么海澜之家业绩增速放缓的趋势并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