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服装

国内老大安踏与国际老大耐克究竟还差哪?

发布时间:2019-06-21 15:41:21

已经登上“全球第三、中国第一”体育用品集团宝座的安踏,究竟与国际巨头耐克、阿迪达斯还差什么?

数据显示,2018年安踏集团实现营收241亿元,市值超千亿港元,位居全球同行业前三。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三,但是,相比耐克、阿迪达斯而言,不仅市值相距甚远,同时,在品牌、产品、技术、运营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业内人士认为,在安踏风风火火收购完亚玛芬体育后,正进一步向“千亿目标”靠近,但国产老大与国际老大想要缩短差距,尚有诸多需要探究、学习之处。

国产运动巨鳄出世

6月19日,安踏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消息称,在6月18日以“凝心凝智凝力,创新创业创造”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上,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亚玛芬集团董事会主席丁世忠表示,回想我创业的时候,从50万起家,到现在安踏集团成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体育用品集团。

2018年,安踏流水超过400亿,全年销售7000多万双运动鞋和1亿件衣服,累计纳税超200亿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市值超千亿港元位居全球同行业前三。

回顾安踏上市至今的业绩表现,虽然偶有波折,但总体而言可谓一路高歌猛进。2007年,安踏上市,在这一年,安踏营收同比增长139.07%至29.89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64.81%至5.38亿元。

2011年,虽然国内体育运动市场正在酝酿一场“暴风雨”。但是,彼时安踏已经以89.05亿元的营收做好了准备。同年,李宁营收为89.29亿元,特步营收则为55.4亿元,特步营收为55.69亿元。“相比之下,安踏已有相对稳固的地位和充足的资本力量来应对体育市场的‘洗礼’。”业内人士指出。

在2012-2013年两年时间,安踏在经历了短暂业绩下滑后,重新调整战略。2014年,安踏业绩恢复双位数增长,并将这种增长势头一直延续至今。

即便一直被业内人士质疑“安踏业绩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但是,安踏再次收购亚玛芬体育则为其注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前不久,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CEO杨大筠在谈及如何壮大企业规模时指出,企业是“买”大的,而不是“做”大的。

对于未来,安踏是否还会进一步考虑继续并购新的品牌,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安踏,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尚存超千亿元差距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虽然安踏已经戴上了“世界前三”的桂冠,但是,想要进一步赶超耐克、阿迪达斯,尚存较大差距。

首先是市值差距,截至6月20日,耐克市值约为13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00亿元;截至2019年4月,阿迪达斯的市值则接近4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亿元;截至6月20日,安踏市值为1395.0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00亿元。

其次来看三者的营收,2018财年,耐克营收斩获363.9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阿迪达斯则在2018财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3%至219.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元;而安踏则在2018财年,营收同比增长44.38%至241亿元。显而易见的是,虽然安踏位居前三,但是在营收上仍与老大、老二有着超过千亿元的差距。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副教授郭斌则认为,虽然安踏目前营收并不高,但是却增长迅猛,同时,安踏已经制定了至2025年实现“千亿目标”的规划,赶超耐克、阿迪达斯还是有希望的。

但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即使安踏在2025年实现了‘千亿目标’,彼时老二阿迪达斯有望突破2000亿元的营收,而耐克则也有冲破3000亿元的可能,如此算来,安踏也仍与其存在千亿元左右的差距。”

安踏和耐克、阿迪达斯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在品牌、产品、运营等需要学习东西太多了,安踏理应好好消化已兼并品牌,而不是炫耀世界第三,这么做意义不大。

依靠“黑科技”能否反转

除了营收与市值的差距,在诸多运动爱好者看来,如今,运动产品不仅仅是局限于美观、舒适,在科技时代,更多地是追求运动产品中的“黑科技”。“谈到耐克,我会想到AIR;谈到阿迪达斯,我会想到BOOTS;但是谈到安踏,我只能想到这是一个中档品牌,而与科技难以挂钩。”

实际上,安踏已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产品的重要性,2005年,安踏建立了国内首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开始自主研发,研发投入也由当初不到1%,到现在超过5%。

近期,丁世忠在谈及安踏发展时指出:“安踏一路走到今天,靠着创新升级走过了四个阶段: 1.0生产制造,2.0创立品牌,3.0零售转型,4.0多品牌发展,每次转型都是在颠覆自己。”

丁世忠进一步强调,过去,大家都认为中国品牌只能卖低价。但去年安踏的一款篮球鞋,在美国卖到了160美元,还要排队抢购。今年将再创纪录,199美元一双的限量版下月开始全球发售。

“仅依靠‘黑科技’也难成大业。”郭斌称,相比而言,耐克、阿迪达斯都是历史悠久的企业,品牌积淀和企业实力都很强,同时,其运营模式也有待考究。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与耐克、阿迪达斯的不同,还体现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例如,安踏是“重资产”模式,而耐克、阿迪达斯则是“轻资产”运营;安踏的快速成长主要受FILA等收购品牌的带动,而耐克、阿迪达斯则是主要依靠主品牌带动成长;耐克、阿迪达斯是运动文化和生活方式,安踏还处于产品层面;耐克、阿迪达斯是行业引领者,安踏还仅是跟随者;耐克、阿迪达斯则是符号、甚至是图腾,安踏还只是个品牌。

从本土市场而言,安踏和耐克、阿迪是两种不同运营模式,阿迪、耐克是品牌商,重品牌创意与产品研发;而安踏主品牌目前的手法是零售商模式,从品牌、产品、生产、渠道等全部企业自身投资。这使得安踏资源聚焦度不够,特别是走出国门运营全球市场的安踏,更需要重新思考现有模式能否吃透全球市场。

未来安踏想要赶超耐克阿迪达斯,在外向上,营销导向可以高调说超越;在内向上,安踏先安心把现有品牌消化好才是关键;另外,主品牌和主市场是安踏需要再加强的地方,没有根据地就没有足够营养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