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母婴

“报应来了”贝因美集团上百万元货款遭监管

发布时间:2023-11-25 06:03:17

界面新闻 02.2016:02

“报应来了。” 河南一位经销商在看到“贝因美集团被迫赔付3.16亿元”的消息后发表上述言论。

不久前,这位奶粉经销商终于向贝因美追回了欠他的数百万元货款。 他告诉界面新闻,他与贝因美的唯一一次合作是通过熟人推荐。 然而,在签完合同、付了钱后,他发现“合同条款存在很多陷阱”,承诺的条件没有履行,而且贝因美的销售团队频繁更换,最终这笔订单没有做成。没有钱,而且还被诉讼困扰了近一年。

对于贝因美来说,数百万美元的欠款可能已经司空见惯。 近期,贝因美因数亿美元欠款即将执行而引发监管关注。

2月9日晚,贝因美披露法院执行通知书称,公司控股股东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谢宏及其关联人已于近日收到法院下达的《执行通知书》。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要求向申请人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支付总额3.16亿元人民币。

该案涉及贝因美集团向中航信托有限公司质押的贝因美股票共计4800万股,后转让给长城国融,占总股本的4.44%。 因无力偿还,贝因美集团申请强制执行质押给中航信托的4800万股股份。

事实上,贝因美已经负债累累。

据钛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6月末,贝因美集团负债总额15.92亿元。 其中,公司借款余额总额为11.99亿元,明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金额为5.25亿元。 司法信息显示,2018年至2022年,贝因美集团累计执行金额达5.45亿元。

贝因美曾于2021年初拍卖其持有的股权,一次性将5500万股贝因美股份转让给信达华健,套现3.02亿元。 但现在,贝因美集团能用来还债的东西越来越少。 截至2月9日,其持有贝因美股份约1.48亿股,其中近97%被质押或冻结。

2月17日,贝因美发布《关于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对关注函提及的担忧是否违反信息披露及时性原则进行说明。 其还提到,“贝因美集团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财务困难巨大,希望通过引入感兴趣的合作伙伴,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帮助公司解决财务困难,妥善解决债务问题。”

为什么曾经的“不。 “国产奶粉1”品牌如今能否扭转局面?

贝因美由谢宏于1992年创立,其前身是谢宏以18万元收购的杭州一家已停产的饼干厂。 早期,贝因美的主要产品是婴儿米粉和磨牙饼干。

1997年,贝因美开始进军婴幼儿奶粉领域。 2001年,定位“国际品质、中国配方”的贝因美奶粉正式进入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贝因美作为少数没有涉案的奶粉企业之一,迅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和知名度,并于2011年登陆资本市场。

贝因美的营收在2013年达到顶峰,业绩突破61.17亿。

营收规模的拐点出现在2014年左右。财报显示,贝因美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0.49亿元,同比下降17.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00万元,较2013年的7.21亿元大幅下滑90.45%——这一净利润已恢复至2008年水平。2016年,贝因美业绩进一步恶化,开始扭亏为盈。到亏损,然后暴跌。

对于业绩下滑,贝因美将原因归咎于造假事件和国家政策变化。

贝因美在2016年半季度财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2016年假冒奶粉事件影响,主营业务收入低于原先预期”。奶粉注册和配方注册过渡期市场及行业混乱。 从而造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损失。”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国家药监局官网披露“1.7万罐假奶粉流入市场”案件新进展,贝因美也受到波及。 但这显然是贝因美的借口。 2016年9月,深交所向贝因美发出问询函,要求贝因美详细说明亏损原因; 而蒙牛、伊利、光明等其他乳制品公司,同期均未出现亏损。

事实上,贝因美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渠道管理的混乱。

那一年,贝因美急于上市,开设了大量县级经销商。 经销商数量从二三百家扩大到数千家。 经销商货源充足,渠道库存压力较大。 2015年,贝因美开始改革多余的分销渠道贝因美蓝爱加,减少中间层,淘汰500多家经销商,比例减少一半。

但这一改革却带来了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

当时有经销商表示,贝因美改革后,要求经销商辐射到一个地区,但有些经销商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实力,可能只能管理一个县。 最终这些经销商库存过多,只能大幅抛货,扰乱市场价格,进一步压价。

“贝因美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与渠道商的关系没有理顺。” 宋亮对界面新闻分析称,尽管渠道改革不利,贝因美仍继续向经销商赊销货品。 如果这些赊销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就会形成库存积压,进而形成应收账款。 坏日期的积压货物还需要贝因美清仓,只能亏本清仓。

从财报来看,2015年11月末,贝因美大规模向优质客户授信,授信总额由平时的5000万元增至10.3亿元。 为此,公司形成应收账款10.26亿元。 2015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20.66%至13.63亿元。

这直接导致贝因美连续亏损。

2016年至2017年,贝因美库存周转天数分别达到200天和227天。 2016年,贝因美归属净利润巨亏7.8亿元。 贝因美2020年3.46亿元的亏损中,应收账款“坏账”高达1.24亿元。

目前贝因美仍在处理这些坏账。

从判决书网多份2022年判决书也可以看出,贝因美持续通过诉讼获取货款。 界面新闻发现,湖北孝感华博贸易有限公司2016年至2018年担任贝因美代理商,获得贝因美授信286.9万元。 截至合作结束,该公司欠贝因美货款98.7万元。

乐山源隆贸易有限公司因同样原因被贝因美起诉。 双方合作始于2019年4月,截至2019年11月28日,公司欠贝因美货款共计358.2万元,贝因美不得不向法院申请冻结。 这些公司的可执行财产。

与渠道改革并行的,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于2015年入局,收购贝因美18.8%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7年贝因美亏损10亿后,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双方的紧张关系也让贝因美无暇跟上市场。 此后,贝因美经历了股价暴跌、控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 2019年至2021年,恒天然通过减持逐步退出贝因美。

结果,贝因美错失了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以来最重要的发展机遇,眼睁睁看着同行飞鹤、达能强势腾飞。

界面新闻从咨询公司欧睿国际获取了近五年中国奶粉市场份额数据。 数据显示,以国内奶粉零售量计算,2017年至2022年,贝因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17年,贝因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2.1%。 到2022年,已降至1.6%,市场份额排名第十。 2017年至2022年,飞鹤市场份额从7%增长至20.4%,达能从2017年的9.5%增长至2022年的14.4%。

目前,奶粉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飞鹤(20.4%)、伊利(14.4%)、达能(12%)、君乐宝(10%)、君乐宝(7.5%)。

为了扭亏为盈,贝因美2018年还向职业经理人包秀飞开出900万元年薪。包秀飞过往履历包括娃哈哈、上海百事食品有限公司、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在加入贝因美之前,他曾担任皇家菲仕兰中国业务集团美素吉尔的首席销售官。

与此同时,创始人谢宏也于2018年3月回归贝因美,他和职业经理人将贝因美从多元化战略拉回到母婴食品主线,并剥离了游戏教育服务、母婴等其他领域。和儿童保健。 然而,该公司的营收仍逐年下滑。

2021年1月,鲍秀飞辞职,创始人谢宏出任总经理职务。

回国后,谢宏对贝因美仍抱有很大的期待。 贝因美2020年发布的《2020-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到了两个目标。 一是产品销售规模重回行业“前三”,二是打造营收超千亿的母婴生态圈。 。

但目前来看,距离任何目标还很遥远。

根据贝因美1月30日的业绩公告,预计2022年净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对于亏损,贝因美自身也意识到了原因。 其指出,亏损是由于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婴儿配方奶粉行业市场增长放缓以及品牌竞争加剧所致。

宋亮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婴幼儿奶粉的红利期已经结束。 奶粉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否快速从传统营养配方奶粉转向全年龄段营养奶粉,同时涉足特殊医用奶粉和代工业务。

比如贝因美目前为领养一头牛等小奶粉品牌代工,就是一次成功的转型。

从财报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贝因美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 当时市场分析称其“运营持续改善”,其中OEM业务贡献了相当大的收入。 2022年半年报显示,奶粉产品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得益于OBM、ODM、OEM销量同比增长。 认养牛招股书还显示,认养牛2021年向贝因美及关联方采购奶粉及奶粉加工金额超过6294万元,占贝因美当年营收的2.5%以上。

此外,不少投资人在互动平台上呼吁公司“加大直播力度,加大营销投入”,谢宏也确实听进去了。

回到一线后,贝因美对销售渠道进行了实质性转型,尝试通过线上平台和新零售模式销售商品。 贝因美在调查中表示,2022年双11期间公司全网GMV同比增长超过20%贝因美蓝爱加,抖音、抖音等平台增长明显(其中抖音平台增长超过200%) 。

但在债务、业绩压力、渠道挤压的三重压力下,这些积极变化或许还不足以实现谢宏设定的“重回行业前三”的目标。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