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静海区、镇原县两地一家亲携手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5-28 10:15:11

原标题:静海区、镇原县两地一家亲携手奔小康

  静海区与甘肃省镇原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两地同心同向、担当作为,全面推动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建立起了“两地一家亲”的深厚感情。

  见到祁立国时,他正在自家老窑洞旁的田里干着农活。今年53岁的祁立国是镇原县太平镇慕坪村人,是国家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祁立国告诉我们,这么多年,除了妻子席云霞前几年生病住院做手术出过远门,始终生活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怎么也想不到还能有个静海亲戚。说到这,这个脸颊通红的西北汉子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祁立国说的静海亲戚就是比他年长的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

  2019年,静海动员全区各阶层力量参与扶贫协作,从区级领导到乡镇、园区负责同志,与镇原的101户贫困户结对认亲。从那时候开始,祁立国就有了一位远在千里之外却始终关心着他的静海亲戚。

  “和雪峰大哥第一次通电话的时候,激动得俺都有点懵,他说是跟俺结亲戚的天津静海扶贫干部。当时问了好多事情,家里的、孩子的,还说有啥困难就跟他提,他来帮俺想办法。”祁立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听说家里要来静海的客人,祁大嫂席云霞早早烧开了水等在家里。“雪峰大哥平时肯定特别忙,但是他还老想着俺们,给俺们送过慰问金,还给孩子们买了新衣服和新书包,孩子们高兴着呢!你们喝的这自来水就是用那笔钱接上的。”席云霞高兴地向我们讲述着她家的这位静海亲戚。

  祁立国说,在静海亲戚的帮助下,自己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拿镇里给的2万元扶贫款入股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能得1500元分红。家里种的3亩玉米和6 亩小麦,静海的帮扶企业金仓公司全部收购,每年能收入3000元。家里后院养着20只种兔,已经生下了7只小兔,金仓公司也定点收购。镇里安排的公益岗位,每周清扫一两次村里的道路,每月能挣500元。再加上一年打打零工能收入1.2万元,算一算这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收入了。

  “前两天,雪峰大哥来看俺们了。当时一见面,雪峰大哥就握上俺的手说,立国兄弟,咱们终于见面了。你说奇怪不,虽然头一回见,但是觉得挺熟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祁立国依然很激动,“俺当时特别想留他吃个饭,但是最后也没说出口,紧张了。等地里的玉米收了,兔子下了崽,俺得给他寄点家里的特产。这是他镇原兄弟的心意。”

  为小馨玥的未来点亮希望

  小馨玥名叫李馨玥,今年6岁。家里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崾岘村下属自然村李沟圈村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的生活主要依靠几亩土地和政府低保救济。3年前,小馨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个多月的化疗、40多次穿刺治疗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更让这个贫寒脆弱的家庭摇摇欲坠。

  得知我们的到来,小馨玥和妈妈早早的守在了大门口,一双大眼睛如泉水般清澈。

  今天的小馨玥成了“新闻人物”,因为她的病情和家庭情况成了静海全区上上下下关注的热点。

  前段时间,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得知小馨玥的病情后,把小馨玥的病例送到了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协调院方专家会诊,请求全国顶尖的血液病研究团队对小馨玥进行医疗会诊。他再三叮嘱每一个前往镇原帮扶的干部,一定要照看好小馨玥,告诉小馨玥要坚持下去,我们永远在她的身边。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小馨玥的病例被送到了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后,经院方专家会诊,给出了治疗方案。今年3月,静海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则名为《小馨玥的愿望》的推文,掀起了爱的波澜。短短几天,静海的爱心人士就为小馨玥捐款两万多元。帮扶组也多次到小馨玥家里,了解小馨玥的身体状况。社会各类捐助的积极参与,为小馨玥的未来点亮希望。

  “前段时间去检查,医生说孩子的情况挺好的,就是需要疗养。自从静海的帮扶组和我们结成了帮扶对象,我们一家人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小馨玥看病也有了保障,还解决了我们家生活上的困难,我相信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说到这,小馨玥的妈妈李海霞擦去脸上的泪水,泛起了微笑。

  “小馨玥,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呀?”

  “长大以后我想当医生。”小馨玥放下了手中的画笔,笑着告诉我们。

  “真好,为什么想当医生啊?”

  “我要给病人治病!”

  告别时,李海霞告诉我们,一定要向静海所有的好心人带好。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小馨玥一家的真情,更是静海与镇原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

  我们相信,小馨玥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老杨成了脱贫带头人

  家住镇原县方山乡贾山村的杨光耀是家里5兄弟中的“老幺儿”,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交不上160块钱的学费,他辍学了,没能踏进高中校门。现在的杨光耀已经是4个娃娃的父亲。大女儿和二女儿正在天津读大学,三女儿和小儿子在孟坝读高中。4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背后,是杨光耀在撑着这片天。

  4个孩子,每个月3000多块钱的生活费,这足以压垮这对山沟沟里的夫妇。但是,纵然如此,老杨还是没有放弃供孩子读书的想法,飞出大山,让孩子们替他完成心愿。

  前段时间,老杨时常坐在炕头发呆,脑子里全是自家2万斤玉米的出路,玉米卖不出去,孩子的生活费又成了一大问题。静海依托爱心扶贫超市设立的爱心收购站离老杨家有10多公里的路程,崎岖、颠簸的山路只能容纳一辆三轮车通行,每次最多只能拉1000斤粮食,2万斤玉米光运费就要花上1000多块钱,如此算来,这根本就是个赔本儿的买卖。

  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这天,两个汗如雨下、满头黄土的陌生面孔出现在了老杨的家门口,他们是天津金仓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扶贫产品收购的曲经理和他的同事。 两人从静海区扶贫干部那里得知老杨的烦恼后,二话不说,带着一辆30吨级的大货车前往杨光耀家收购玉米。没成想,这条路正在修整,货车只能半路止步,曲经理和他的同事就这样步行了3公里路才到了老杨的家。

  3个人坐下来谈了一下午,曲经理就地定下来,要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走老杨粒大饱满的玉米。不仅如此,老杨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等农作物也被提前“预订”。 两个女儿大学期间的助学款偿还有了着落,家里50亩的庄稼也找到了销路。天津有老杨惦记的两个女娃娃,而静海多了几个与老杨心意相通的好朋友。

  我们从老杨家的窑洞里走出来,看见老杨的妻子正在整理兔窝。家里一贫如洗的时候,静海的帮扶干部送来了10只兔子,这些“小精灵”成为了老杨夫妇的“心头肉”。如今,兔子越养越多,老杨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光耀没想到的是,静海人民不仅扶持他养殖肉兔,回收肉兔,还回收自己家里的玉米, 预订了小麦、黄花菜、山羊、蜂蜜等农副产品,可以说今年他家的农副产品已经“售罄”。

  因为相中了老杨勤勤恳恳的干劲儿,曲经理还当即“任命”杨光耀为“小组长”,帮金仓收购村民家的玉米和农副产品。这样一来,老杨成了村里农副产品销售对接“带头人”。

  杨光耀坐在土坡上,看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心里感慨万千。他笑着告诉记者,明年还想多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扩大优质山羊的养殖规模,让更多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出黄土塬,帮全村脱贫致富。

  “我家这俩女娃娃今年就要毕业了,我盼着她们能留在天津。等她们站稳脚跟儿,我和她妈就过去,再去天津看看……”老杨拍拍裤子上的土,眼中满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