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特别用心 产业特色突出
原标题:扶贫特别用心 产业特色突出
官宅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老君山镇,属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3月起,中共剑川县委组织部与官宅村建立挂钩帮扶关系。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共剑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尔明说:“要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实事求是、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到如今,挂钩帮扶已4年多时间。县委组织部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帮扶,与当地群众一起走出了一条“输血”与“造血”有机融合的脱贫致富之路。昔日的穷山村,摇身一变成为村民的幸福家园。
官宅村气候冷凉,作物以稗子、玉米为主,住房以土坯房为主,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增收致富困难。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兰州”就是对老君山镇贫困的真实写照,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5665元,属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各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工作思路,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引领示范,为脱贫攻坚打下牢固的组织基础,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现在的官宅村,是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崭新的砖混房错落有致,果树绿化带环绕着村庄,村民脸上充满欢乐的笑容,成为云南少数民族村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2019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8952元,比2014年增长58.3%。
脸上洋溢笑容,走路脚下生风。4月17日,记者随同中共剑川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方尔明,剑川县政协党组副书记、老君山镇党委书记王梧兴等领导一起走进老君山镇官宅村,一排排青瓦白墙的民房依山而建,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村里的养殖致富带头人黄庆松说:“这两年,我们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致富的信心更强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建强支部实施“领头雁”工程
俗话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官宅村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坚强的支部堡垒和好的领路人。针对官宅村实际,上级党组织在开展“三讲三评”学习教育中抓紧实施“领头雁”工程。通过村党支部和村小组换届,把能力强、素质高的村民选入班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来自县委组织部的驻村工作队和挂钩单位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官宅村党支部建设上,及时成立“扶贫工作队党支部”,与官宅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先后开展“红旗飘飘”工程和党员亮身份活动,组织村民举行升国旗仪式,安排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群众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制定村规民约,完善党支部各项制度,协调进村的水泥路、村庄排污设施、村民新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承担主体主责,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好政策,真真切切感受到党支部的努力工作,组织威信、党员干部形象树起来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凸显出来了,群众脱贫发展有了“领头雁”。
党员突击队圆梦“微心愿”
为切实解决官宅村在脱贫攻坚中的矛盾纠纷和急难险重问题,县委组织联合县公路分局和村党总支部成立了“党员攻坚突击队”,用共产党员的“顶在前面、干在难处”的担当,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的实效和真情赢得群众的认可。官宅村在全面完成住房质量提升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消除安全隐患,做好脱贫攻坚“附加题”,针对全村三户无人居住的危旧房开展动员拆除,在群众缺资金、缺人力情况下,党员攻坚突击队及时“出力”,帮助拆除旧房。黄玉梅户新建住房过程中,已经用完筹措的资金和贷款,拆除旧房缺资金、缺人力,但旧房位于村主干道旁,新房紧挨着旧房,为消除安全隐患,“党员攻坚突击队”积极与其沟通商量,并于2019年9月11日集中攻坚,帮助拆除旧房、搬运家具和盆景、清扫整理新房、运送堆积旧房废料。朴实的黄玉梅丈夫说:“你们不嫌脏、不嫌累来干活,把我们的事当作家事来做,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来表达谢意。”
“现在家里人也少,我年纪大了不方便赶街,儿子平时不爱外出与人交谈,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个小衣柜放置我们的衣服。”70多岁的黄炳钧老人说着他的“微心愿”。在“党员攻坚突击队”收集了老人的“微心愿”不到一周,老人就收到挂钩干部提供了小衣柜。为进一步增强干群感情,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群众认可度,“党员攻坚突击队”联合挂钩帮扶单位和责任人开展以“党群心连心,共圆微心愿”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征集、整理、认领、圆梦“微心愿”,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小问题,为日常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微心愿发起人、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王道红介绍:“我们按照‘立足实际,力所能及’原则和志愿奉献精神,开始认领能为、愿为、善成的微心愿,通过个人或者‘组团式’认领来圆群众的心愿。”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47个微心愿,都得到解决,工作既贴心,又能解决问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为压实各挂钩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责任,实现挂钩联系农户全村全覆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结合实际,县委组织部和村党支部党总支部用“互联同创共建”牵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成立挂钩村工作组,每周双休日组织全体干部到村协助开展工作,到村开展各项工作共317人次。建立“一联十”工作方案(即每名帮扶责任人加挂10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官宅村313户1322人进行“无缝隙”帮扶,用心用情赢得群众,用实绩实效赢得信任,实现群众工作全覆盖、问题排查全覆盖。进一步贴近了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产业帮扶让村民富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官宅村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具备“绿水青山”的天然优势。剑川县委组织部因地制宜,发动村民种植经济林,帮助村民发展烤烟和养殖等产业,以产业助推经济发展,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为确保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剑川县委组织部和村党总支部结合村级“施工图”和《官宅村贫困退出后续帮扶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实施,为脱贫户量身定做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措施。同时,按照“菜单式”培训模式,依托县农业局、县科协、县烟草公司对有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意愿的脱贫户实施农村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加大产业培植的技术力量,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官宅村过去就有养殖肉牛的传统,但养殖老品种经济效益低,群众积极性不高,为此官宅村通过整乡推进项目扶持了66头肉牛,还成立种养殖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了全村肉牛养殖。
养殖致富带头人黄庆松告诉记者:“家中有4口人,养了33头肉牛,每年都要帮扶村里的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产业,村上几个贫困户,因经济困难,到我家买牛赊账,等他们发展了再付给我的钱,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大家一起富才行,通过肉牛养殖赚了不少钱。我现在有了一辆轿车、一辆货车、有了一个酒厂,圈里还有33头牛,去年全家收入12万元,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恩情。”
目前,全村已发展大牲畜存栏987头匹,当年出栏620头匹,带动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烤烟种植587亩,产值预计220多万元,带动建档立卡户54户;全村外出务工人员363人,建档立卡户务工人员127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贫困农民270多人,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介外出务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上一篇: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