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新基建” 国网再战充电桩
“新基建”下,除了新一轮特高压建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把第二个重点方向瞄准充电桩。
3月16日,在国网党组会议上,董事长毛伟明强调,要加快研究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仅仅几天前,国网突然发布“寻找合伙人”活动,寻求与个人充电桩、桩群用户、生产企业、场地方与资金方的合作,共建共享充电桩。可见国网已经开始行动了。
早年,国网曾掀起过一轮大规模充电桩建设。但经过十余年发展,该公司的主要精力已从基建逐渐转向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
目前,国网车联网平台已形成全球覆盖最广充电网络,累计接入充电桩45.7万个,覆盖全国总量85%以上。
这一平台与南方电网、普天新能源、特来电、星星充电等21家运营商实现互联互通。该公司声称,其以智慧充电、智慧出行、智慧能源构筑的“智慧服务”体系,可以让电动汽车用户实现“一个APP,走遍全中国”。
充电桩市场的未来前景毋庸置疑。有机构预测称,2020年,国内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1165亿元,2025年将达到2378亿元。
不过,国网在充电桩建设运营方面并不领先。截止到2019年年底,国网运营的充电桩数量仅为8.8万个,远低于特来电运营的15.2万个和星星充电运营的13.0万个。
但形势开始出现变化。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新基建”成为国家振兴经济的强心剂。
在此背景下,新掌门人毛伟明加快以特高压、充电桩为代表的投资步伐,充电桩市场或将风云再起。
01争流“新基建”
与加大特高压投资规模一样,国网加快充电桩建设也得益于“新基建”。
几天前发布的“寻找合伙人”活动就是“新基建”背景下国网在充电桩建设方面的首个动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大央企和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在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中,基建曾是中国屡试不爽的应急之策。
这次也不例外。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初步看来,“新基建”七大领域中与国网直接相关联的似乎只有特高压。然而,实际上,国网在除了“高铁与城铁”建设之外的六大领域均有涉及。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早在十多年前已经开始布局。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到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两年超过百万。充电桩产业也水涨船高。尤其在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充电桩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蓝海”。
《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1.9万个,其中公共桩51.6万个、私人桩70.3万个,私人桩占比达57.6%。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
按照这一数据计算,目前的车桩比约为3:1。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规划的“车桩比1:1”的要求,2020年要达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那么就需要500万个充电桩。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建设与传统基础设施大不相同,已经形成一种新的业态。除使用新能源外,充电桩还有数字化新技术的加持。
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的跑马圈地,是传统工业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应用。更加注重充电设施的通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让桩联网、车联网加快融合。
而对国网而言,电动汽车和充电桩还在电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网包括输电和配电部分,但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比例提升,输配电网络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负荷侧涌现出多种新设施,具备主动响应能力和双向互动能力,从而使得用户参与系统运行成为可能,如电动汽车和储能已成为传统电源与可再生能源外的一种灵活调节电源,也纳入系统运行。
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开展试点为负荷侧调峰创造经济可行性的同时,智能充电桩也为电动汽车参与调峰提供技术手段。这些都是新电改下国网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然而,此前数年,国网的关注重点并不在充电设施建设上。
02重返充电桩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充电设施建设的企业,国网公共快充网络建设始于2006年。
当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优先研究新能源汽车。
随后,国网率先开展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装备研制、示范工程建设,带动培育了中国充换电设施产业发展。
三年后,国家出台《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政策,吸引众多整车、电池、电机、稀土企业加入该领域。国网利用原有网络优势,在全国掀起充换电站建设浪潮。
到了2010年,国网充换电建设工程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其中建设标准化充换电站87座、充电机5179台、充电桩7031根。当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最多的国家。
次年年底,国网与经营区域内所有273个省(市)政府签订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建成243座充换电站、13283根交流充电桩,同时与国内外26家电动汽车及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当时,一位熟悉国网的电池企业负责人透漏:“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任何企业都不敢小觑国家电网的实力,其占据着中国80%以上充换电站市场。特别是电池企业,均唯国家电网‘马首是瞻’。”
然而,这场大基建很快陷入困境。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刚刚步入导入期,其距离完全市场化还需相当长的路程。
彼时,机构市场调研也显示,车企及消费者对于混合动力车表现出更多喜好。这导致因为无车可充,大多数充换电场所及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2012年4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出台。该文件指出,当前重点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有站无车”的现状也让国网在充换电站建设方面越来越“务实”,不再寻求“遍地开花”的战略规划,而是将“是否具备商业化及成熟运营模式”作为建站的前提条件。
2014年,国网开始调整战略,从以建设充电桩为重点,转变为与社会各界共同构建充换电网络,构建互联互通运营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
次年,该公司建设集设施监控、信息服务、资费结算、车辆服务、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国统一接入、统一支付、统一服务。
随后,国网又专门成立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车联网平台建设运营、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电动汽车租赁销售、新能源及储能运营等。
如今,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已建成全球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覆盖地域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未来还将在“十纵十横两环”基础上,构建“十三纵十三横三环”高速快充网络。
由于充电桩建设前期的高投入,较早进入赛道的玩家们,要么像国网一样改变战略,要么倒在黎明之前。
2017年,国内约有300多家充电桩企业,但短短两年后,50%的企业已经倒闭或退出这一行业,仅有30%的企业在盈亏平衡的基准线上挣扎。
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直面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而充电桩建设被纳入“新基建”,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如今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已率先出招,正式开展“寻找合伙人”活动,且第一目标就瞄准了占据充电桩总量六成的私人充电桩,足见其推动充电桩建设的雄心。
不过,不同于上一轮大规模充电桩建设中单纯的“建桩”,此轮新基建仍是能源互联网中重要一环。
大象起舞,充电桩市场竞争形势或将面临剧变。而对于国网相关设备商,特别是充电设备厂商而言,这无疑又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文章来源: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