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安徽合肥经开区防控复工“同步走、双落实”——下好先手棋 构筑“芯”高地

发布时间:2020-03-22 14:52:14

原标题:安徽合肥经开区防控复工“同步走、双落实”——下好先手棋 构筑“芯”高地

  3月18日,在安徽合肥经开区的通富微电公司芯片键合车间里,一排排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公司总经办主任李芳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全部复工,产能恢复到了春节前的90%以上,“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加上政府部门的帮助,2月份以来公司销售额保持了增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安徽工业第一区”的合肥经开区,一方面扎实做好防控、复工“同步走、双落实”工作,积极稳岗就业;另一方面,下好先手棋,通过“云”签约等形式引项目、促投资,为打造全国芯片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有力促进经开区全面创新升级。

  稳岗就业“双促进”

  面对全区5.4万个市场主体和25万产业工人,合肥经开区抓住一个“早”字,在全省较早启动复工复产工作,实行分类精准施策。

  在企业复工前,合肥经开区就成立了由区人社部门牵头,经贸、卫生、应急、公交等7部门联合组成的重点企业用工保障组,从人力资源、政策补贴、医疗防护、交通保障等方面开展精准服务。同时,精准制定企业用工激励措施,专门出台企业定向返岗包车补贴、新增就业补贴等政策。

  “针对56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行区领导包保、部门负责、56个小组下企业,跟踪指导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桑林兵介绍,该区对复工企业加强生产、就餐、住宿、健康等4个环节的防控措施,并向企业派驻22支医疗小分队。在一系列帮扶措施的推动下,合肥经开区目前已累计复工复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工业产能恢复超过了八成。

  投资扩产“放大招”

  在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合肥经开区积极招引优质项目稳定投资,促成多个重大产业项目“云”签约,其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投资100亿元的集成电路项目等,将助力该区完善高端存储芯片产业链

  合肥经开区投促局副局长冯磊介绍,随着2019年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签约,长鑫存储项目在合肥经开区空港经济示范区正式投产,以及今年2月份长鑫国产DDR4内存条产品正式发布,该区开始围绕长鑫相关项目,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上千亿元级的集成电路产业。不久前签约、计划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鑫丰科技存储器封测项目,也是长鑫存储的下游配套项目。该项目由全球第三大专业封装测试企业投资,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据介绍,合肥经开区今年将引进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入驻,并建设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园。在芯片设计领域,合肥经开区也与部分企业达成协议,如投资总额约1.2亿元的达趣高性能触摸控制芯片研发项目、投资总额约3亿元的睿普康智能芯片设计项目等。此外,合肥经开区还将与高校合作,建设研发和人才实训平台,并计划在5年内吸引500亿元的专业基金投资,形成包括产业链、科研院所、基金等在内的集成电路完整产业生态。

  打造千亿“芯”产业

  近年来,以长鑫存储为龙头,安徽省集成电路企业数量及产业规模持续上升,初步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随着长鑫存储的量产,芯片正在成为合肥经开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高标准引入芯片企业之后,该区正发力成为上下游产业链的有力整合者。

  在合肥经开区芯片产业的规划里,位于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位于该区南区的“芯片研发设计集聚区”,将构建起集成电路产业的基本框架。其中,产业基地方面,合肥经开区正在以长鑫12英寸存储器开发项目为核心,推进一批晶圆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引进大硅片、内存封测、半导体制造设备及关键材料类项目。芯片研发设计集聚区则位于合肥经开区正在打造的“两湖科创圈”地带,拥有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启迪科技城等众多创新平台,将重点引进培育IC设计和研发。

  目前,合肥经开区已集聚了集成电路相关企业40余家,形成了以格易、龙迅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晶圆制造产业,以通富微电、三菱捷敏、泰瑞达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以日本荏原、上海至纯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合肥经开区有望在5年内,集聚上下游龙头企业超过200家。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千亿规模、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合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