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出招: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定居城市
原标题:提振消费出招: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定居城市
持续深化户籍改革,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定居,是提升消费力的重要一环。
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19条措施,以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实施意见》指出,要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其中就包括:明确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使更多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定居,着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差异,也因此,城市化成为扩大消费的一大动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要畅通有序流动渠道,激发社会性流动活力。《意见》提出,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往往已经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了多年,但这部分人由于没有户口,小孩子上学问题、看病、住房等问题都受到较多影响,再加上孩子在老家读书,因此他们很多人还会想着回老家。而有了户口之后,就会考虑在城市里定居,把家里人接过来,进而带来更多的消费。
胡刚说,在农村地区,虽然也有消费,但整体上要少很多,很多只是基本的消费。但在城市,各种消费都会增加很多。
尤其是在中心城市、大城市,不仅购物的品种更多,消费的层次也更多;此外除了购物之外,还有很多娱乐文化、演出、体育、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中国的农业人口仍然很多,人均耕地较少,如果靠较少的人均耕地,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要更好就比较难。因此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将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
丁长发说,要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定居下来,减少候鸟式迁徙,就需要有更多的产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需要有关部门做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比如在城市买不起房子的,能不能有房子住。”丁长发说,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投入都是需要钱的,因此这就需要让人口流入地事权与财权更对等、配套。
去年4月, 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指出,要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深化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考虑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