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要对症下药
原标题:复工复产要对症下药
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公布数据,2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跌至历史低点,分别为35.7%、29.6%。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始回升,预计3月份制造业PMI就会明显改善。随着企业生产复工的加速推进,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将继续降低。
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份,而且当月经济形势尚可,通常2月份PMI指数应该呈上升态势。今年受疫情影响2月份PMI指数大幅度下降,虽然这一下降不具持续性,但也绝不可小视。可以说,控制疫情是在与时间赛跑,抓紧复工复产同样如此。
好消息是,湖北以外的各省份现已在逐步复工复产,而且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据国家发改委的消息,2月24日之前,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复工率已超过90%,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数据还显示,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已超过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76%,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的95%左右。2月底返程客运量也达约1.2亿人次。预计今后复工复产的速度与力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必须清醒认识到,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当前恢复生产的前提就是不要让疫情出现难以控制的反复。同样要指出的是,抓防疫也是为开工创造条件,决不能以抓防疫为由而不开工。因为,复工复产不但是在稳就业稳经济,也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重要着力点。
中央已对有序复工复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确定了分区分级精准推动复工复产的总体路径。在分区分级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必须看到,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复工节奏不同,要推动并加快有序复工复产,必须在统筹下协调推进,要在精准施策上多出实招,也要善抓主要矛盾以纲带目,当前尤其应更多鼓励各地进行差异化探索,并在明确细化责任制度和协助企业有序组织工人返程返岗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各种援企稳岗及扶持政策只有对症下药、直击企业痛点,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战“疫”是大考,有序复工复产也是高难度考题。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一样,各行各业承担的任务和自身条件不相同,要权衡的因素千差万别,因此复工复产绝不能套一个模式。对确有困难无法开工的企业,不能强行开工,但应为其开工创造条件,对以防疫为名而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者,不能放任,也要问责。总体来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积极方向发展,政府要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要多清障少设卡。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在确保疫情得到防控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加具体和切实的复工标准,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精准施策、强化服务和贴心帮扶,不但展示智慧,也体现担当,更考验能力,是激发复工复产活力的最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