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兔经” 促增收
原标题:念好“兔经” 促增收
走进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上李家村,家家户户养殖长毛兔成为了村里新“时尚”,从曾经靠着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到如今有了特色养殖产业,携着国家脱贫攻坚的“春风”,上李家村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携手并肩奔跑在小康路上。
走进村民周化全家,十几个纵横排列有序的兔笼子里,一只只可爱的长毛兔正悠然自得地等待着主人投食,还有几只兔子在院子里来回奔跑,不亦乐乎。
周化全告诉记者,家里14只种兔都是村里免费发放的,还免费提供了药品、饲料,且每月专门有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免费的技术指导。现在已经繁育了4只兔子,相信以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周化全是村里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困难。周化全听说村里免费培训养殖长毛兔,主动自愿报名。随着14只兔宝宝的来临,妻子在家里就可以增加收入。
上李家村第一书记仓生龙说,“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养殖长毛兔成为村里特色养殖业的同时,也带动周边村子一起发家致富。
从农户家再到乐都区寿乐镇长毛兔繁育试验基地,陪同采访的仓生龙对记者说,去年9月,1200只长毛兔从“全国长毛兔之乡”山东省蒙阴县来到了青海。作为一项扶贫项目,经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的多方争取,这些价值100万元的长毛兔都是由蒙阴县免费帮扶。这之前,他们已经带领村民赴蒙阴县进行考察、学习,基本掌握了长毛兔的养殖技术。
兔子来了,但是要安置在哪里?对此,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的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帮扶资金80万元建设了乐都区寿乐镇长毛兔繁育试验基地,修建兔舍,购置兔笼和饲料加工机等。通过积极探索适合长毛兔在青海生长的各种有利条件,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200只扩大到了4000只。仓生龙说:“现在山东兔都已经变成了‘青海兔’,长毛兔的死亡率从原来预期的30%控制在了10%以内,并且繁殖数量也比预期多出1000多只。”
缘何要以特色养殖业不断壮大村经济,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仓生龙说,当初看着村里55岁以上老人因年龄限制,部分妇女因孩子上学、温棚种植等原因,都无法外出打工,就计划按“项目支持、集中育种、繁育到户、基地带动、农户受益、集体创收” 发展养兔项目,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村里养兔发展模式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兔宝宝也陆续进入了村民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基地产出的近500公斤兔毛以每公斤40元回收给了山东省相关企业,青海一代、二代长毛兔成功繁育出了近4000只,且按三年计划无偿供给上李家村每户10只的首批65户开始分散养殖,每年基地还将拿出收益的2万元给村民“分红”,5年共10万元。
仓生龙不仅把长毛兔养殖搞得有声有色,他一手建起的海东市乐都区青湖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得到了好评。充分运用“互联网++”,村民们已不用再为农产品销售难而发愁。
上李家村村主任张仲平说:“青湖缘不仅帮助本村村民解决了销路,还带动周边10个村,甚至吸引了湟中县、湟源县的一些农户增收致富。”
沐浴着党的好政策,如今上李家村已实现脱贫目标,前行在小康路上的上李家人生活也将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