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疫情对上海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4 12:46:10

原标题:疫情对上海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作为超大规模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上海需要大批的中小微企业和大量的线下服务业,共同支撑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和重点产业的逐步复苏。春节前十天,因对疫情形势的严峻性无法作出准确判断,大量来沪务工人员正常离沪回老家过年,城市和以往年份一样进入春节长假模式,外卖、快递、足浴、理发、小餐饮等纷纷歇业。春节期间疫情形势的不断发展,各地纷纷采取硬隔断措施,既不让人进来、也不让人出去,高速公路等纷纷封路,人员跨省市往来基本中断。

  根据课题要求,调研组通过上海市浙江商会、台州商会、临海商会、路桥上海、椒江商会、宁波商会、鄞州商会等渠道,向100多家在沪经营的中小微企业询问了疫情的影响,得到了及时和积极的反馈。

  从反馈的情况看,号召企业创造条件及时复工,是政府在控风险与保增长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艰难决策结果,也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迫切愿望,更是广大工薪阶层保证基本生活水准的切身需求。

  基于我们不完整的草根调研,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线下服务行业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制造业,对拉动增长亟需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负面影响会抵消一般制造业复工的正面影响。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线下服务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这几类矛盾比较集中的行业复工、现金断流等困难问题,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GDP增速完全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

  调研下来,中小微企业受疫情的主要影响是七个方面:

  一、复工达标难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是线下服务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又是中小微企业。2月10日起,上海和全国各地一起陆续开始实施全面复工,但目前能够及时复工的以特斯拉等大企业为主,中小微企业快速复工仍面临具体困难。据中新社记者陈静介绍,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地区共有24座商务楼宇,2月10日当天200多名员工进入大楼,相较于70个入驻企业、4600到4800名员工的楼宇规模,复工人数不超过5%。

  复工难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中小微企业不具备政府规定的复工条件,比如配备卫生员、设立隔离设施等;

  二是中小微企业没有足够的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保障,目前是企业主自己想尽办法各种渠道采购,但难以保证货源和质量,政府重点保障的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

  三是疫情严重地区来沪人员、其他地区来沪人员到岗后都需要被居家隔离7至14天,该时间被视作带薪休假而需要中小微企业支付工资成本,一些企业宁可选择在市场上重新招录已满隔离时限的人员;

  四是中小微企业在采购复工所需的物资、开展正常商务活动时,人员一旦离开本市,回沪后仍被视作新来沪人员而被要求居家隔离,实际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有个极端的例子,一家小微企业的司机因公离开上海去杭州领取生产所需的物资,并未进入杭州城区,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与另一个司机进行交接后随即返沪,来回短短几个小时,到岗后仍被要求居家隔离7天。

  二、招工用人难

  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餐饮、经济型酒店、家政服务、建筑业中的水电安装、家装等行业,平时所用员工基本是临时雇员、短期雇员,而不是合同制员工。这些员工相当比例是来沪务工人员,许多是农民工。目前,他们要不仍在老家被居家隔离,要不因封闭空间限流买不到高铁票、飞机票等,要不因用工单位无法出具复工证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沪又无固定住所证明而无法入沪,这些行业因员工不足而无法及时复工。

  以A股上市公司——腾达建设为例,据该公司董事长、上海市路桥商会会长叶林富介绍,该公司中标了包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的土建项目,但农民工返城困难、招工困难,导致许多工程无法按期复工,而与政府签订的合同都明确规定了工期,一旦违约,企业将付出沉重代价。比如,去年中标了杭州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仁和路车辆段施工SG10-5-2标段,中标价9.2亿元,工期锁定为570日历天。

  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姚琼反映,目前中小微企业的员工到岗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本地劳动力紧缺,回沪员工不多、即使回沪也无法上班,线下招聘难也很突出。该工商联的物资生产型会员企业反映,目前到岗率不到二成,产能从而受到限制,短期内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一些物流会员企业反映,因为员工到不了岗,也有部分员工不再回沪就业,已通过多渠道启动临时工、正式员工、管理层的招聘工作,但目前均招不到人。

  多家企业向课题组反映,国家保障员工福利的政策总体是好的,但对企业主来说薪资社保开支巨大,经营管理不堪重负。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政府有关政策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经营管理负担,如在疫情爆发阶段,允许一名职工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工资待遇由职工所属企业按出勤照发;2月3至9日延长复工期上班的企业职工,作为休息日加班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等。企业节前备货无法完成销售本已占用了大量资金,在员工不上班的情况下,还要每月照常支付员工的薪资、社保、公积金和企业房租等开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沉重。

  随着疫情的缓解,大批农民工可以进入上海,但随着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要求显著提升,人头费开支将比过去有显著增长,而中小微企业的营收又面临断崖式下降,两者矛盾碰在一起,导致劳动力市场有人找工作、企业也想招人,但双方可能无法成交。

  三、员工管理难

  腾达建设的叶林富建议,在疫情防控中,“谁家的孩子谁家抱走”,这一点很好,特别是对小土建、小餐饮、小酒店等包吃包住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到市场主体自律。可以由政府制定详细的复工标准,用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疫情传播风险的防控主体责任必须交给企业,企业主比政府更加害怕发生疫情在员工中传播,一旦发生感染甚至死亡,员工的工伤赔偿将由企业承担,密切接触的其他员工因隔离而产生的巨额费用也需要由企业承担。所以,要运用好自贸试验区改革中的“告知承诺制”,政府告诉企业主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满足哪些条件,企业主承诺一旦出事负主体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介绍,长宁区针对8类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分门别类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包括住宅小区、居委会、农贸市场/沿街商户、复工企业、商务楼宇、大型商场超市、餐饮行业、酒店(含酒店式公寓等类住宅)。其中,对复工企业的要求十分细致:1。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防控方案、应急预案,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2。企业应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执行车辆、人员登记制度,所有出入人员均逐一测量体温并登记记录,严禁不佩戴口罩者出入。3。排查并掌握来沪人员动向,来自或途经湖北的,严格落实居家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来自重点关注地区的,督促其主动向居住地居委会申报,并自觉做好自我医学观察(每日两次自测体温,发现异常立即按规定至医院就诊并向居委会报告)。4。设置临时等待点。选择独立房间作为临时等待点,员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立即做好防护,将其隔离至临时等待点。5。严格管理企业就餐制度,实行错时分餐制。6。保持车间、工作场所和办公楼的自然或机械通风,尽量不要开启中央空调,确保相应场所的空气流通。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生产车间与办公楼应关闭回风系统,保持全新风运行。7。员工宿舍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同时加强预防性消毒。8。加强会议管理。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保持开窗通风,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9。加强预防性消毒,增加公共区域(楼道、电梯、公共卫生间、会议室等)消毒频次。

  长宁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但分门别类的细化做法值得各区及时借鉴推广。

  四、上下游供应链配套难

  企业复工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涉及到上下游和供应链,需要通盘考虑。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介绍,根据抽样调查结果,目前上海的制造业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有意愿复工,复工率约70%;80%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已经复工,约七成员工居家办公;电力、通信、石油化工等在沪央企已有序复工。在上下游配套方面,上海市经信委已协调了64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但这对于整个上海经济的复工复苏绝对是杯水车薪。

  目前看,“战时经济”不能完全靠市场手段,计划经济的手段在战时状态、应急状态下将发挥特有作用。要充分借鉴国防动员工作的成熟经验,将疫情视作没有硝烟的战争和一场另类的战役,在实战中测试国防动员工作的有效性。每个发改委都设有国防经济动员办公室,本课题组负责人曾分管过这一工作,建议上海市发改委迅速启动这一机制,与上海警备区等国防动员组成单位联手,解决好上下游物资保障等问题。

  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浦东本土的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是全球有能力生产浮式液化天然气装备(FLNG)的四家企业之一(另三家是韩国三星、大宇和新加坡吉宝)。据该公司总裁刘洪钧介绍,惠生目前碰到的主要困难是业务活动开展十分困难:2。供应链中断带来的合同延误。国内多地限行、延迟复工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公司供应商的正常供货,进而对其履行外方合同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项目面临延误风险,部分合同的设备交付可能会延迟,公司可能面临合作方索赔等巨大法律风险。目前,中国贸促会和各地都已支持企业援用不可抗力条款,但国外一些企业并不一定认账,从而引发复杂的国际法律纠纷。比如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天然气部门负责人PhilippeSauquet在2月6日明确表示,已经对来自中国买家的一份不可抗力通知表达了拒绝。

  为此,惠生公司建议由政府出台政策,对于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履行境外合同过程中,为克服疫情影响而额外支出或者承担的费用和损失给予合理补偿,也希望政府和国家驻外机构主动帮助企业缓解海外客户的担忧,出台对重要海外客户的担忧纾解和海外营销支持政策。

  五、业务经营难

  以新潮传媒为例,该企业由上海市台州商会执行会长庞升东等创办,是一家“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科技媒体创新企业,已在全国100个城市有60万部电梯智慧屏,每天覆盖2亿中产家庭人群,与分众传媒并称为“梯媒双龙头”。由于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居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快递进不了小区,电梯广告的更换人员也进不了小区,直接导致该公司广告费收入骤降。2月10日,新潮传媒宣布裁员10%、约500人,高管降薪20%。

  以PagodaInno酒店为例,据创始人李永介绍,该酒店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大学路区域),拥有床位160个,游泳池健身房一应俱全,是一家高端精选设计的准五星酒店,2018年1月开业至疫情发生前,主要为双创企业服务,深受业界和客户喜爱,经营良好。疫情发生后,酒店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消毒等工作,但客源流失严重,入住率不到10%,每天只有15间房左右,根本无法抵扣水电煤等基本损耗,如果再考虑租金和人员支出,每天净亏5万元(尚不算折旧)。预计业绩在4月中旬前难有起色,全年营收将比2019年减少20%以上,净利润减少30%以上。

  上海维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浦东源深体育中心内经营一个文化空间,面积1150平方米,主要业务有咖啡、简餐、图书、文化沙龙讲座等,共有员工9人。2月10日虽然恢复了员工上班,但空间暂未对公众开放。文化空间的运营主要依托到店客流,目前绝大多数人都待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对于此类的线下门店运营影响巨大。该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损失70万元营业收入,而流动资金仅够支撑两个月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根据上海市鄞州商会提供的材料,以经营卫浴洁具为主的会员企业——上海绿叶洁具有限公司反映,公司员工多为非在沪人员,因疫情导致的交通管制无法及时到岗;因无法正常复工,员工人心惶惶,存在用工流失风险,后续招工也将非常困难。由于生产需员工到厂,销售以线下门店为主,后续安装与服务需上门进行,远程办公无法满足日常运营需要。一方面,线下门店受疫情影响几无客流,产品不易出售。另一方面,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均为生产加工型企业,也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复工,将对公司的现有订单和后续订单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即使可以获取原材料,也因人力、运输等成本急剧增加,使原材料采购成本成倍上升。

  根据上海市临海商会提供的材料,以经营高档别墅和商品住宅涉及装修业务为主的会员企业——上海伟翼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节前正常装修中的项目因各小区封闭管理,而公司员工多为浙江省台州市等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公司目前处于暂时歇业状态,其在浦东金桥地区的金领之都办公场所仍需要支付高额租金。

  惠生公司反映,人员旅行限制带来业务履约十分困难。疫情发生后,部分国家对中国公民的旅行和往返中国的航班采取了限制措施,对国外客户来沪开展商务活动、对外技术合作等带来负面影响,部分合作伙伴已取消了原定交流计划,也影响了该公司已中标的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按计划正常实施。

  以经营拉曼光谱仪、光纤光谱仪为主的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向课题组反映,该公司有员工40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员因各种原因无法到岗,二分之一的员工可以在家轻微提供一定的产出,目前维持3至5人进公司办公室维持基本的联系,员工普遍存在恐慌情绪。预计一季度亏损150万元,全年预计亏损300万人民币。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兴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荣启向课题组反映,该公司旗下拥有自主物业的上海兴荣温德姆至尊豪廷酒店,是俄罗斯航空公司等定点酒店,国际航班的骤减与本已减少的国内客流叠加,导致酒店现金流十分困难。该公司尚有几个亿的银行贷款,酒店正常现金流入如不能维持银行利息支出,公司经营短期内将出现严重困难。姚荣启同时反映,与酒店配套的一些海鲜等供应商,本来按惯例在节前备足了货源,突然降临的疫情,打破了几乎所有企业对销售业绩的市场预期,很多快消品和食品等保质期很短,如不能在短期内完成销售并收回商品成本,企业亏损将十分严重,甚至因现金流的问题导致企业生存面临严峻考验。

  六、资金融通难

  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联通过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发现,目前的会员企业基本都有损失,预计损失金额落在500-1000万元的区间居多,个别企业预计损失5000万以上。特别是对旅游业、线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影响较大,旅游业属于行业整体影响,第三方支付及线下服务类企业主要由于环境影响,商户不开门,即便开门也没顾客,因此没有交易。这些线下行业的复苏,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企业面临市场周期拉长,应收账款回款较慢,资金成本压力上升等问题,需要更多低成本、更灵活的信贷服务。惠生公司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不抽贷、不限贷(如对到期还款困难企业予以合同改签展期或无还本续贷,不计入逾期贷款和信用记录)的前提下,在信贷等方面加大对企业帮助、支持,不局限于财务报表,而是从业务实质出发,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合同融资困难,使企业能活下来、好起来。

  央行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的再贷款已经开始快速发放,但中小微企业拿到贷款的希望十分渺茫,主要是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记录、缺贷款历史记录、缺未来现金流保障等。此时向这些企业发放贷款,一些银行认为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他们没有意识到非常时期,大量中小微企业“倒毙”(不仅仅是“倒闭”,是“休克式突然死亡”)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比如员工失业、按揭断供、抛售房产、房价下跌、抵押物价值不足、坏账增加、居民挤兑等,一场中国式的“次贷危机”完全有可能在局部地区重演,最终倒霉的还是银行。

  在这个时候,政府怎么办?上海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国资可以控制的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提出了降低利率的明确要求,但我们认为还不够,关键是要动员和督促他们将一定比例的再贷款资金直接注入即将面临现金断流的中小微企业。浦东新区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提出,要实现2020年新区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同比显著增长,扩大浦东新区小微增信基金政策覆盖范围,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发生的政策性担保贷款。

  课题组建议上海市级层面统筹,切实加大财政支持的杠杆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作用。

  七、远程网速慢。

  2月10日是各行各业上班的第一天。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郭雨松了解到的情况是,大部分园区企业能够如期开工,目前最大短板除口罩、消毒液等医用物资供应紧张外,最大的感受是网络承载压力巨大。近日,教育部门开始陆续要求学生在家进行远程教学,一些网络基础建设稍弱的地区,实行远程教学、远程办公、远程会议后,大多发生了网络拥堵甚至瘫痪等现象。

  课题组成员也了解到,浦东的一些国际学校已经在向家长做问卷调查,研究是否利用东方有线还是宽带网络实施网络教学。目前看,不少中小学校缺乏网络教育的基本设施,比如仅能实现单项传输视频,无法与学生互动。教育部曾在2000年左右推广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但至今基本都停滞发展或废弃了,疫情突然来袭暴露了网络互动教学的短板。目前来看,像“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商业化网络教育机构非常成熟,建议由教育、人社等负责教育和培训的职能部门牵头,让各类不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与“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全面合作,尽快完成好网络教学的准备工作。同时,上海市用好上海开放大学(原上海电大)的基础设施,为广大中小学校提供网络教育条件的及时备份。

  八、企业办税难。

  2月24日,是上海市税务局规定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截止日。许多中小微企业1月份根本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有发生开票等行为,许多外地返沪的财务人员还在居家自我隔离。虽然已经出台政策允许企业延期申报,也不会记入税务不良记录,但应该推广海南去年已经提出的“无税不申报”制度创新。同时,个别企业反映领取发票难。今年1月1日起,广州市全面推广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开票系统,无需到税务部门窗口办理即可自主实现税控开票系统升级。上海目前在电子发票的推广上比较缓慢,课题组调研的上海旦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正研在线(上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都反映,他们经营的微信公众号产生的广告费收入,腾讯公司都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这两家企业均属于小微企业,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必须在网上税务局申请代开,随后到浦东新区向城路税务部门线下窗口办理,增加了人员接触的概率。而广州、海南等地均能对小微企业实现专用发票的自主开具并实现了电子化。建议上海税务部门迅速跟进这一好的做法。

  以上问题,课题组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基本也都提出了解决方案的初步建议。接下来针对中小微企业现金流断流这一最要命的问题,再提几个粗浅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课题组判断,疫情防控成为头等大事,这个状态预计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下一步企业现金流仍将面临严峻考验,现金断流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决定企业存亡。因此,建议:

  1。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当年的税费减免不是重点,对2019年存量的税费减免才是关键。今年上半年,很多中小微服务型企业可能没有任何业务来源,也就没有开票和应缴增值税,税费减免对他们来说是“有情”但“无感”的政策。在减税降费的制度性安排方面,一是建议临时性改变小型微利企业的定义,扩大既有减税政策的覆盖面。目前能够享受5%或10%两档实际税负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鉴于疫情十分严重,对许多中小企业影响极大,可以将以上低税负政策覆盖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二是建议小微企业增值税的免税额锁定10万元的月基数,只对超出部分予以征税。一些企业为尽可能降低税负成本,也是充分用好国务院的政策,通过设立多家企业来防止每月开票额超过10万元,从而被全额征收增值税的尴尬局面。但这样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存在合规风险。

  2。进一步优化个税政策,计划于今年3月份首次实行的个税汇算清缴建议晚一年执行。一方面,对以佣金、提成、计件等方式获取劳务报酬的群体,如网约车司机、寿险营销员、外卖送餐员、家政服务人员等,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是线下为主,预计将在这次疫情防控以及整个一年中,收入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应予以重点关注,建议2020年一年直接将这些群体的个税降为零。另一方面,对以智力投入和产出为主的群体,如科技研发人员、智库研究人员、作家、画家等,去年个税税法修改后,今年3月起将首次实行汇算清缴,预计需要补缴2019年税款的比例较高。个税汇算清缴是建国以来首次实施,工作量极大,涉及几亿人,这个时候政府部门包括财税部门需要将精力集中用在疫情防控和物资保障上,建议推迟一年即从2021年3月1日起再实施个税汇算清缴。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零工经济、短期雇员、自雇员将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目前,以顾问而不是雇员形式担任企业或政府某项职责的人员越来越多,建议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度予以考虑,减轻他们的实际税负。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对自由职业者尤其是提供知识服务的专业人士,要区别于一些提供演艺服务等极高收入的人士,在个税安排上给予优化。

  3。贴息政策不是关键,让中小企业低门槛获取应急信用贷款才是重点。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出台了贴息政策,这当然是很好的。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向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包括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由财政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除了上述的这些重点企业外,还有许多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并无直接关联的中小微企业,预计都将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现金流入甚至会“休克式”直接“断流”,而刚性支出摆在面前,如缺少精准滴管的信贷政策扶持,许多中小微企业将熬不到夏天,从而带来更多的失业人员,失业又会造成家庭无法偿还按揭等刚性支出,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金融风险。

  建议央行将近日投放的上万亿流动性,以再贷款的方式精准注入给各家商业银行,并切实督察督办商业银行将资金用在企业“保生产”尤其是“保生存”上。在当前疫情仍在发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信贷审批模式,不能强求抵押、担保,更多的是以信用贷款方式投放资金。现在虽然不是战争状态,但疫情如此严重,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另类战争”,应该参照战时状态对商业银行进行特殊管理。商业银行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其首先是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疫情严重的当下,商业银行必须讲大局、讲政治、讲责任,保住广大中小微企业,也就保住了银行自己的生存。

  4。商贸企业复业虽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需要的当务之急,但一些传统线下企业即使复业也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经营水平,必须出台财政支持政策,要求企业尽量稳定工作岗位,同时鼓励企业之间抱团取暖。传统线下消费模式如餐饮、酒店、网约车、迪士尼乐园等短期内无法复业,即使复业也无法在短期内比如一年内达到疫情前的正常经营水平,这些企业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是否要裁员、裁员后的出路,都需要政府部门认真通盘考虑。目前,叮咚买菜、盒马鲜生、京东物流、顺丰快递等仍然在上海正常营业,甚至成为以“无接触物流”方式解决居家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保障的主渠道。近日,阿里巴巴拟借用西贝莜面村连锁店的员工,用于其旗下盒马鲜生的蔬菜挑拣等简单操作工作,这种企业间抱团取暖的行为,政府应该从财政上予以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