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疫情面前 给心理穿好“防护服”

发布时间:2020-02-11 09:03:16

原标题:疫情面前 给心理穿好“防护服”

  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自我心理防护?如何给予一线医护人员更多的心理关爱?治愈出院的患者重回社会后如何进行心理修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正在武汉一线工作的全军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解放军心理专家周小东教授

  “恐慌”不同于“恐惧” 是一种正常反应

  “恐慌和恐惧的核心要点都是害怕心理,但概念差别很大。”周小东介绍,恐惧的对象是具体、可见、可触、可体验的,所以也就有具体的回避方法,回避后恐惧心理就会自然消失。恐慌则不然,恐慌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防范,这就给人们带来了不安,不确定的心理反应,所以,在害怕的基础上增加了焦虑和不知所措。

  周小东说,此次疫情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了恐慌心理的出现。控制恐慌情绪蔓延,最重要的是及时、客观、全面、真实地传递疫情信息,介绍科学防控措施。“这是避免出现群体性恐慌最为有效和关键的一环。”周小东说,同时人们要多接受一些积极信息,多看到全体医护工作者全力抗击疫情的努力,坚定必胜的信心。

  一线医护人员压力大树立必胜信念很重要

  周小东认为,连续超负荷工作,部分医护人员可能出现心理创伤反应,如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错误,感叹生命脆弱等,还有的医护人员会出现噩梦连连等现象。

  “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周小东说,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非常重要。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氧运动、倾听音乐等活动上。

  患者痊愈回归社会心理康复窍门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这部分人群的心理问题也是关注的重点。“需要加强‘支持’‘理解’和‘放松’的心理康复训练,使他们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周小东说,“全社会都要关爱康复患者,帮助他们建立起平和乐观心态,仅将患病当作人生的片段。”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等特征,找到各式各样舒缓情绪的小窍门,比如听音乐、看书、与家人聊天、玩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