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药品售价约为生产成本18倍 官方称集采药价大降因降低流通成本

发布时间:2020-01-18 17:36:48

原标题:药品售价约为生产成本18倍,官方称集采药价大降因降低流通成本

  “此次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挤出的是以往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水分。”

  1月17日上午,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在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启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拟中选结果,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药品采购价相比,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达到93%。

  历次药品集中采购后,中标药品价格都出现大幅下降,有专家担心药品质量受影响。国家医保局当日晚间发布“答记者问”回应了前述问题。

  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表示,据相关部门对一百多种常用药的审计调查,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为药品生产成本的17-18倍左右,生产成本只占药品价格中极低的比例。

  “此次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挤出的是以往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水分,而不是生产成本,不影响药品质量水平。”试点办、联采办负责人称。

  药品流通领域包括药品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此前亦有媒体报道,上一批集中采购后,多家药企调整或解散销售团队

  1

  中选药品若有严重质量问题,药企将进黑名单

  相关负责人称,第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施以来,第三方评估显示,在临床中选产品替代非中选产品后,中选产品的质量和疗效已被医生和患者普遍认可和接受

  对于此次集中采购,官方如何保证药品质量?

  据介绍,本次集中采购药品的质量入围资格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实现用药质量的整体提升”。

  通常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相似的成分、剂型、适应症、疗效,在临床上可以替代高价的原研药。若一款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则证明其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疗效。

  同时,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中选后,药品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确保降价不降质。

  此外,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中选药品如果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则将企业列入“违规名单”,取消该企业的中选资格。视情节轻重取消其在列入“违规名单”之日起2年内参与各地药品采购活动的资格。

  2

  “复活”低价药

  据了解,本次集采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3%,最高降幅达到93%。“尤其是降糖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慢性病常用药较大幅度降价将显著降低患者负担。”相关负责人称,

  药价为何能大降?据相关负责人分析,其原因包括实行带量采购、采购竞争较为充分的品种、降低销售公关成本、及时回款等原因。

  对于前两种情况,此前就有学者给出较为详细的分析。例如,在招标时明确采购量,药品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详见:带量采购药价大降,专家提醒:过度压低药价或影响药企研发积极性)

  同时,有统计发现,同一品种的竞标企业越多,其降价幅度也会相对较大。据介绍,此次纳入第二批集采范围的药品均为生产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竞争较为充分的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以后,通过带量采购、确保使用,企业不再需要进行销售公关,既降低虚高药价,也“复活”了一部分低价药。

  “从历史采购数据来看,部分生产成本不高、竞争充分的药品原来价格水平就很低,但由于流通模式原因,低价药反而难以打开市场,被高价药‘逆淘汰’。”相关负责人称。

  例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历史数据显示有企业以0.02元/片的价格销售,但是低价药并未成为主流,此次拟中选价格为0.03-0.07元/片,促进了低价药稳定供应。

  此外,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及时结清货款,另一方面实行医保基金预付或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确保及时结清货款。

  而此前普遍存在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货款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并体现在终端价格中。集中带量采购及时结清货款,显著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也为降价留出了空间。

  统计显示,此前试点时,中选产品的30天结清率达到了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