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存量时代“加减法”:企业“去电器化”谋求场景创新
原标题:彩电业存量时代“加减法”:企业“去电器化”谋求场景创新
刚刚过去的2019年,整个彩电行业可谓是风云变幻。在行业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彩电行业面临转型阵痛期。
按照奥维云网(AVC)方面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将进一步收缩,全年零售量4613万台,同比下降3.3%;零售额1262亿元,同比下降5.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彩电企业如何做“加减法”成为核心命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梳理发现,在存量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整个市场变局开始凸显,彩电与其他产业的边界也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去电器化”的道路,希望寻求新的边界开拓市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规模做的大不一定代表未来方向,场景创新能力和生态拓展运营能力将成为中国彩电市场发展的新驱动。
“去电器化”背后的“加减法”
“去电器化”并非彩电业独有的做法。
事实上,从最早的苏宁电器布局电商,并更名“苏宁云商”开始,多家家电巨头希望摆脱传统家电企业的形象,改硬件商(只做产品)为服务商(提供增值服务并打造以此为核心的赢利模式)。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这种变化更加显著。
2019年12月2日晚间,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由“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拟变更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海信电器”变更为“海信视像”。
放眼家电行业,撕掉电器标签的企业并非只有海信电器一家。2019年6月,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更早之前,美的集团宣布向科技集团转型。
今年1月13日,TCL集团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对应证券简称变更为“TCL科技”。
这一行业变化也在第54届中国智能显示与创新应用产业大会暨CRC2019年度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成为专家和企业热议的话题。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建民认为,“去电器化”实质是做了一些“加减法”。在彩电销售面临下滑的严峻趋势下,企业也从科技、产业、园区对彩电进行完整的补充。
苏宁易购集团家电集团副总裁范志军认为,彩电市场竞争激烈的背后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我们希望技术的板块,都能够对用户形成一个新的需求拉动,怎样在5G+AIoT时代抓住消费者需求并且影响消费者的习惯是需要思考的”。
“我觉得电视行业其实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糟。”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以数据分析称,此前液晶电视取代CRT时,行业也曾发生断崖式下降。
奥维云网(AVC)总裁郭梅德认为,目前市场的下滑源于需求下降、供需错配、价格竞争、大屏与小屏内部替换等因素,彩电厂家从上游到整机到渠道端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跟不上万物互联将面临淘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前传统彩电生产企业逐步收缩,一些全国性品牌慢慢变成区域性品牌,也有一些品牌通过变革自身销售模式、收缩资源投入应对市场不振现象。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小米、华为荣耀、OnePlus等新品牌的入局。
新入局者不断涌现背后原因何在?郭梅德认为,跨界入局源于流量入口竞争,未来通过小屏、中屏、大屏“三屏合一”,实现长远联通,客厅交互中心、移动端交互中心、场景交互中心未来都将不断融合。
奥维云网方面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数据显示,智能家居中电视作为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家电产品,其客厅入口的价值显现。2019年中国彩电市场人工智能电视的市场份额为48%,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个百分点,人工智能电视除了视听功能之外,也成为客厅人机交互的主要媒介,同时人工智能电视与相关智能产品的互联也在增加,成为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的控制中心。
“大屏与小屏的融合是早晚的事情,它们融合的越好,对用户来讲体验会越好。”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健锋认为,跨界本身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增长点。小屏主要技术储备在触控、交互、内容等方面领先,但显示技术、激光显示,OLED、量子点等技术储备在大屏更好展现。
张彦回忆道,几年前当互联网品牌进入时,大家发现电视也可以做的很性感,当下大屏、小屏之间互动不断加速,一些企业不断打开边界寻找机会,另一些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封闭,因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过,范志军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新品牌的涌入不完全源于抢占家庭入口,更多是对于彩电需求场景尝试。“今后买电视,可能真的会和生态有关系。”范志军提到,彩电江湖经过多年的起落沉浮,也淘汰一大批企业,在当下万物互联的时代,如果跟不上,也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场景创新能力将成行业新驱动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变化也应运而生。
范志军提到,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19年线上销售量已超过线下,且持续延续。过去存在线上产品“价格战”现象,但通过高毛利的商品能够弥补行业或者自身的利润。当线上销售占比超过线下的时候,线上销售产品结构必须要改进。
海信视像科技副总裁王伟也提到,目前新入局者涌现证明行业拥有价值、潜力。但一些行业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低质低价”的竞争一定不会长久。有品质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发展得更好,低质低价的产品即便有很强的生态也未必能够走的更长远。
“我觉得每个制造企业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一方面要活下去,另一方面在今后要继续参与整个市场的游戏。”范志军表示,“未来三五年之后还能在这个行业继续玩下去,要多关注生态的变化。”
郭梅德认为,此前在技术变革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把握住显示技术发展的趋势掉队了。而在当下,目前的现实技术百花齐放,不存在单赛道过于拥挤情况,因而行业成败胜负,不会像此前那样残酷。
此外,在彩电同质化竞争的时代,行业技术竞争迭代不高,怎样找到、创造新的需求至关重要。“我想在产业比较困难的时候,应该是百花齐放,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劣所在,但是我呼吁产业良性竞争,不应该昧着良心做不符合现实的宣传。”王伟提醒称。
“我也希望今后的行业能够朝未来看一点儿。”范志军称,目前规模做的大,不一定代表未来和产业发展的方向,结合用户需求寻找新场景才是未来发力的方向。
彭健锋也提到,企业加强场景创新能力和生态拓展运营能力是中国彩电市场发展的第一趋势。场景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彩电行业发展的新型驱动力,对每个场景需求的挖掘,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增量。
“积极拥抱技术变化,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消费群体。”回顾多年的行业迭代,一位从业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