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合成谬误”并非市场失灵

发布时间:2020-01-13 09:22:54

原标题:“合成谬误”并非市场失灵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事与愿违的现象:从局部看人们的某种行为是对的,而加总起来的结果却是错的。萨缪尔逊称此现象为“合成谬误”。毋庸置疑,“合成谬误”的确存在。美国学者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便是典型的例子:假设有一牧场,对某个牧民来说,养羊越多赚钱会越多;可当所有牧民都争着多养羊时,结果却导致草场退化,最后谁也无法养羊。再比如从单个农场主看,粮食增产可以增收,但若全球粮食都增产,粮食供过于求导致粮价下跌,结果增产反而不增收。

  这样的例子多,举不胜举。而我写这篇文章是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应该怎样看待“合成谬误”?第二,“合成谬误”应该怎样处理才对?我的观点,“合成谬误”并非错误,而是供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或者说,“合成谬误”本身就是经济规律,规律只能利用、不能改变。

  我曾说过,对经济学的概念不可望文生义。比如“价格歧视”一词并无贬义,但却容易让人想到“不公平对待”;“合成谬误”也如此,明明是经济规律,却让人以为是某种需要纠正的错误。说来也难怪,萨缪尔逊当年提出“合成谬误”,目的是要证明市场失灵,因为市场失灵,所以需要政府干预。今天的凯恩斯主义者力主国家干预,正是基于“合成谬误”假设。

  可应当追问的是,“合成谬误”真会导致市场失灵么?我认为不会;相反,“合成谬误”恰恰证明了市场有效。读者不要误会,我这样讲并非否认市场有可能失灵,在国家安全、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等领域,市场确实会失灵,但不能说“合成谬误”也是市场失灵。道理很简单,若不存在“合成谬误”,供求规律就无法起作用。

  经济学讲得清楚,供求规律有两层含义:一是供求决定价格;二是价格调节供求。举个例子:某纺织厂为了追求利润扩大生产,而若所有纺织厂都扩大生产,产品一旦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企业会减少生产;若企业都减少生产,产品慢慢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于是企业会增加生产。显然,这个过程正是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过程,怎能说是市场失灵呢?

  据我所知,人们将“合成谬误”视为市场失灵,理由是产品过剩会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不错,产品长期滞销压库是资源浪费,但却与“合成谬误”无关。经济学说,价格若由市场供求决定,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只要价格足够低,最后市场必能出清。由此推理,如果某个企业产品长期积压造成了资源浪费,那么一定是未按供求规律定价。

  转谈第二个问题吧。“合成谬误”应该怎样处理?事实上,“合成谬误”可分为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两种类型。上面我们提到的“公地悲剧”与纺织品供过于求,显然是属于第一种类型。对市场型“合成谬误”,我认为应交给市场调节,政府只需做三件事:一是界定产权,二是让企业自负盈亏,三是照顾低收入者。只要做到这三条,其他政府不用管。

  设想一下,牧民在草场养羊,假若草场产权有明确界定,你认为会发生“公地悲剧”么?当然不会。再有,纺织品供过于求,若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纺织品会降价么?当然会降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前些年国内有些企业产品大量压库却不降价,甚至成为僵尸企业也不关门,你道为什么?经济学的解释,是此类企业并非真正的市场主体,背后有政府财政给补贴。

  对政府主导类“合成谬误”的处理,关键是要合理确定政府作用的边界。前面说过,在国家安全、社会公平、公共服务等领域市场会失灵,政府在以上领域就要主动发挥作用。如某地发生地震灾害,食品、服装、帐篷等会严重短缺,若由市场自发调节,价格飙升会危及社会稳定。在此情况下,政府不仅可通过行政调拨增加供应,对价格也可直接管制。

  这是一方面。但同时要指出的是,政府调节也可能导致“合成谬误”。有前车之鉴,20世纪末国内一度出现卖粮难,为避免谷贱伤农,当时就有地方政府出面调结构:有的要求农民将耕地改为水塘养鱼;有的则要求农民大面积种蔬菜,结果鱼和蔬菜严重供过于求,令价格大跌。有农民抱怨说:政府调结构是“你调我调大家调,调来调去卖不掉”。

  问题就在这里,既然政府调节也存在“合成谬误”,我们怎能靠政府去纠正市场“合成谬误”呢?从逻辑上讲,政府主导调结构至少应具备三个前提:政府要能预知未来怎样的结构是合理结构;政府官员要比企业家更懂市场;行政手段要比市场手段更有效。可现实中这三个前提并不成立,这样就决定了政府不宜主导调结构。

  综上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市场主导型“合成谬误”并不是失误,而是经济规律。规律不可能改变,即便要照顾穷人,政府也只能利用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以猪肉为例:前段时间猪肉供给短缺,肉价上涨,若肉价过高影响到了民生,政府可补贴低收入者,但不能管控肉价。要记住:价格是市场调节供求的信号,信号扭曲会加剧供求失衡。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