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纵两横两循环”交通主动脉
原标题:打造“一纵两横两循环”交通主动脉
长约8.28公里的银垦大道、长约2.3公里的中兴路贯穿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与三龙东堤硬底化工程同时启动建设,标志着银湖湾滨海新区“内联”道路建设提速;“外联”方面,上月启动建设的银洲湖高速公路,将构筑起银湖湾滨海新区联系广佛地区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一条快速通道,极大提升银湖湾滨海地区的交通条件……
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银湖湾滨海新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规划显示,未来十年,将有140多亿元投入到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上。目前重点打造“一纵两横两循环”交通格局,构成银湖湾滨海新区的交通主动脉。
银湖湾滨海新区几乎“一天一个样,一月一个景”,奋力跑出迈向崭新跨越的加速度。
打造“一纵两横两循环” 交通格局
银湖湾地区由农业及生态湿地功能转变成现代化新区,此前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为贯彻落实大湾区发展战略,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为落户项目及招商项目提供优质营商环境,银湖湾滨海新区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根据规划,新区规划城市面积65平方公里,计划未来十年共投入140多亿元完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是市政道路、市政配套设施、景观提升等相关工程。
其中,2019—2020年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银垦大道、中兴路、新斗大道、三龙东堤硬底化、银湖湾红树林滨海公园等项目,概算投资约26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区建设的开路先锋,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地区的吸引力。为此,我们编制了2019-2030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近期计划实施银垦大道、中兴路、新斗大道、三龙东堤硬底化等系列建设工程,完成后形成‘一纵两横两循环’交通格局,满足近期该地区的交通需求。”新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环保办公室主任陈健鹏介绍说。
“一纵”为主干道银垦大道,总长度约8.28公里,沿东北至西南走向,贯穿整个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为沿途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御泉国际酒店度假村和华立科教城等项目提供交通配套。道路总宽80米,主车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80km/h。道路工程(含综合管廊)总投资约15.92亿元,计划工期为三年,拟利用现有10.5米水泥路面,往北侧扩宽。
“两横”即中兴路和新斗大道。中兴路南段总长约2.3公里,沿西北至东南走向,从中间贯穿整个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为沿途的御泉国际酒店度假村和碧海银湖文旅项目等项目提供交通配套。道路总宽50米,主车道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道路工程(含综合管廊)总投资约2.73亿元,计划工期为三年;新斗大道总长5.4公里,沿西北至东南走向,连接污水处理厂项目,与新洲路和田边冲形成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道路总宽80米,主车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80km/h。道路工程总投资5.16亿元,计划工期为三年。
三龙东堤硬底化工程,将原有土堤面改造成混凝土路面,为西北至东南走向。该路目前是该区域唯一可供通行的道路,它的升级改造将解决周边项目开发的交通问题。堤面总宽度为8.5米,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总长度约7.2公里,投资约2000万元,计划工期为一年。完工后与规划路网形成循环系统。
“目前,银垦大道、中兴路工程已动工建设,新斗大道、三龙东堤硬底化工程已进入可研设计阶段。”陈健鹏说。
基建按下“加速键”
为新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银湖湾红树林滨海公园,这里四周环林,靠海的围堤上,总能看到鹭鸟在红树林中、滩涂上、河口处、涵围附近,或觅食,或振翅高飞。在银洲湖出海口西侧,有一片方圆十里,由纵横交错的、人工种植的红树林组成,是江门面积最大的湿地。每年有4万多只候鸟在这里越冬,加上长期在此安营扎寨的鸟类,最多的时候有10多万只鸟聚集在此,因此又被称为新会的第二个“小鸟天堂”。
银湖湾红树林滨海公园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将打造集休闲娱乐生态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500亩,首期投资约0.15亿元。主要修建水上栈道、亲水码头、儿童游乐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如今,在银湖湾红树林滨海公园,新修建的水上栈道、亲水码头已经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除此之外,根据规划,2021—2022年,银湖湾滨海新区计划新建银湖大道、科苑路等市政道路11条;建设滨海水厂二期、污水处理厂一期、变电站、加油站、排涝泵站等配套设施全面开工,概算投资约48亿元。2023—2030年,计划投入25.9亿元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新建市政道路15条;投入15.7亿元推进滨海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排涝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另外,开展学校、医院、公交站、菜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计投入66亿元。
每一个基础建设项目,银湖湾滨海新区都向高标准看齐、坚持高品质推进。如今,基础建设按下了“加速键”,银湖湾滨海新区必将高位求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上一篇:三水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下一篇:佛山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