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深击下沉市场
原标题:OTA深击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在2019年成为互联网领域的高频词汇。对于OTA企业而言,短途运输航空市场便是下沉市场中主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这也是最让人感到惊喜的市场之一。
其中,携程集团(以下简称“携程”)透露的一些数据,或可成为行业的重要参考。2020年1月3日,携程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整个2019年,其在短途运输航空领域总计服务了4万多人次,这与此前《携程集团短途运输旅客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的数据基本一致。
“更大的作用是短途运输航空真正深入到了三四五线城市,在助力公司‘下沉战略’的同时,也起到了便民作用。”携程机票通航业务负责人姬宇透露,“比如,我们自己做了一个测算:结合相关线路及当地的地面交通情况,预估短途运输航班平均相对地面交通每人节约4小时,那么,2019年全年,相当于为用户共节约了15万小时左右。”
《白皮书》在分析通航旅客服务时指出:一方面,耗时短、价格便宜,是大多数受访者选择通航航班的主要原因,其中,四成旅客会二次乘坐。另一方面,保障能力提升、完善通航机场地面交通设施,成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有用户年购近50次
携程方面介绍,2019年全年,总计有4万多人次乘坐了短途运输航空的班机。这相当于近5个成熟通航机场的服务人次。2018年12月中旬,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曾首次突破10000人次,排名全国通航机场首位。
据悉,上述4万多用户中,家住内蒙古锡林浩特的一位用户,在携程平台一整年购买了近50次短途运输航班的机票,主要往返目的地是锡林浩特-二连浩特。“我们认为,这个用户的主要目的就是往返回家。”姬宇说。
除此之外,同样位于内蒙古的另两位用户,购买了近30次分别是扎兰屯-海拉尔、海拉尔-扎兰屯的短途运输航班。
“与2018年相比,2019年短途运输航班的复购,更为显著。”姬宇还透露。
随着中国短途航空运输业务迎来爆发期,以携程为代表的业内公司已率先完成赛道的“卡位”。
记者了解到,2017年12月,携程机票事业部发起短途运输项目。此外,最新数据显示,携程共有94条短途运输航线在网络销售,上百个城市通航点的互动联通,其中,2019年总计为4万多人次提供了预订保障。
携程方面还表示,一个通航机场的投入使用,背后衍生的通航点数量可达到30倍之多。比如,乌拉特中旗机场通过与呼和浩特的联通,利用省会机场丰富的航线网络,实现了“一转多”的出行模式。
可以说,OTA入场,让旅客购票更便捷。短途航空运输作为大交通出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承担起解决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面交通落后、地形复杂等居民出行难题的责任。
根据携程方面的测算,结合相关线路及当地的地面交通情况,预估短途运输航班平均相对地面交通每人节约4小时,2019年全年,相当为用户共节约了15万小时左右。
再以去年6月上线的荆门往返武汉的情况为例。同样的行程,如果选择大巴车或搭乘普通列车,单程耗时在4~5个小时左右。选择短途运输航空,可提升出行的效率,1个小时就能到达。
而在票价方面,结合携程平台的数据看,2019年,根据季节和市场变化,最便宜的一个短途运输航班的线路仅为39元,与一些城市打车的费用相当。最贵的一张短途运输航班机票,则接近1500元。
在姬宇看来,上述线路设定,真正解决的是民生问题,更提供了便民服务。根据此前《白皮书》的表述,作为大交通出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承担起解决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地面交通落后、地形复杂等居民出行难题的责任。
90后成为主要的出行群体
《白皮书》引述携程的调研也介绍,约有65%的旅客为通航机场所在地居民,同时,以短途运输航线作为第一段航程的旅客数量,远大于以短途运输作为后段航程的旅客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旅客“始发出行”的迫切性。
至于原因,50%的旅客认为短途运输航线耗时短是第一要素,30%的旅客认为价格便宜是第一要素。
从出行目的看,57%的旅客为公务出差商旅用户,15%的旅客为探亲访友,12%的旅客为旅游体验。另外,时间、价格、服务是中转联程的三大核心要素,40%的旅客将中转衔接时间作为第一要素,公务、商务出行的旅客更在乎能否到、多久到。以往跨越省份的两地间的连通,可能需要空铁结合,甚至通过多种地面交通工具才可到达目的地,而短途运输的出现解决了这类问题。
这也带来了高复购率。《白皮书》显示:40%的用户在下一次出行时表示一定会选择通航,42.5%的用户表示大概率会选择通航航班,17.5%的用户选择通航的概率较小。
从年龄画像的角度看,与相对便宜的价格相配套,2019年整体看,90后超越80后,已成为乘坐短途运输航班最大的群体。而80后与90后加起来的占比,也超过整个短途运输航班用户群体的60%。
事实上,在其他相关数据中,90后已经成为整个旅游出行最大的群体。携程发布《2019年国民旅游消费报告》也显示,90后已经超越80后成为旅游消费绝对主力,他们偏爱登陆小众目的地“打卡”;小镇青年旅游消费也在崛起,三线及以下城市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60%。
这些也印证了消费群体近几年潜移默化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的用户中,00后也已登场,并与50后、60后乘坐的人次接近。
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待解
然而,受制于机型、气候、管制等因素,短途运输航班的准点率与运输航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
《白皮书》披露,2018年至今,携程共收到606单关于短途运输的投诉,其中因航班变动而产生的投诉率达85%。有数据表明,航变率达20%以上,中转需求会大幅降低,并由此产生投诉增加、复购率降低的问题。
对此,《白皮书》称,随着国内短途运输航线持续加密,对于航班准点率、中转服务质量将提出新的要求,各方都应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而前往机场交通工具的选择上,38%的用户会选择乘坐出租车前往通航机场,22%的用户会自己开车,19%的用户会有人接送,乘坐机场大巴的人数占比仅为12%。
这客观上反映出通用航空机场的公共地面交通设施还相对薄弱。对此,《白皮书》建议,可根据航线情况开通定期巴士,打消旅客出行的后顾之忧。
《白皮书》最后还建议,热门航线需要更多运力投入,进一步提升航班保障能力。通用航空机场也应因地制宜,提供较为简单便捷的乘机流程。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短途运输航空市场的爆发,需求之下,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将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之上,短途包机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短途运输的快速发展为短途包机提供了客户基础。”姬宇说,“从短途运输最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来看,往返于乌拉特中旗到呼和浩特之间的短途运输航班每天有好几个班次,短途运输航班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内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使得更多民众对短途飞行有了切身的体验。可以期待,当航班时刻不能满足的时候,或相关航线旅客有个性化需求时,就会产生大量潜在包机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看,短途运输企业的包机产品,能有效降低传统国内公务机包机的成本。目前国内的包机以喷气公务机为主,往返于国内主要城市。喷气公务机在国内的运行成本受飞行变动成本和机场起降成本影响,价格高昂,消费门槛很高。“短途运输机型,以小型螺旋桨飞机运行为主,即使有喷气机参与,一般也是较低成本的小型机,成本仅相当于常规公务喷气客机的1/3,甚至是1/5。”姬宇说,“此外,在线旅行平台的加入,可有效提升成交概率,降低交易成本,将现有包机信息推送到定向人群中,提升成交效率。”
基于上述情况综合判断,姬宇认为,随着中国通用航空短途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消费者对出行效率更高的追求,在各级政府和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的支持下,区域短途一小时包机圈市场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并将极大丰富中国包机市场的产品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