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健康城市宜春模式
原标题:我市打造健康城市宜春模式
自2016年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以来,我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城市清洁、健康放心食品、中医药文化传播、全民健身等36个健康工程项目,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通过三年的持续努力,我市健康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健康环境持续改善,健康指标稳步提升,健康服务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分类走在全国前列,建成41条分类收运示范线路,覆盖59.14万人口,占宜春中心城区人口的96.47%。在全国爱卫办2018年开展的健康城市试点预评价工作中,对照42项评价指标数据,我市有13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试点市总体水平。优质医疗健康资源不断壮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并开展数据采集。
在推进健康城市实践过程中,我市积极探索建设具有宜春特色的健康城市模式,让中医药、健康细胞、全民健身成为健康城市建设新支点。聚焦中医元素,将“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上升为省级战略,积极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在全省率先建成中医药健康促进驿站,同时大力发展药都樟树保健旅游、温泉药浴养生旅游、乡村康体旅游三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着力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
将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作为推进健康城市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围绕“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培育健康人群、打造健康产业”六大健康工程,重点推进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学校(托幼机构)、健康机关、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食堂、健康乡镇8类健康细胞建设,不断夯实健康宜春基础,推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体育健身服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打造运动健康城市,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我市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组织开展了新年登高、万人健步走、万人广播体操等一系列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全省百县农耕健身大赛和全国冬泳锦标赛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大力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工间操、课间操普及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