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住房发展规划公布到202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原标题:青岛市住房发展规划公布到202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近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青岛市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规划显示,2018年,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全市约有城镇住房254.4万套,城镇住房套户比达到1.04,青岛城镇居民总体实现户均一套房。规划提出,2018~2022年,确保城镇住宅用地供应量,新增住房65万套至75万套左右,到202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现状现状
住宅占房地产开发投资69.7% 外省购房人群稳定在10%以上
规划显示,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来看,青岛市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18年达到1485.2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034.8亿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9.7%。
从开发建设量来看,房地产施工面积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9.5%,2018年施工面积达到103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达到6832万平方米。从销售情况来看,2015年至2018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速达到24.4%,2018年商品房销售额达到历史最高值2282.5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占85.56%。
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计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9.2万套,其中公租房7万套,经适房和限价房22.2万套;基本建成面向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3.4万套。
2013至2018年实施棚户区改造22.5万套(户)。棚户区改造居民户均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不足30平方米提高至近80平方米,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截至2018年末,全市累计开工建设人才公寓730万平方米,基本建成407万平方米,有效支撑了引进人才、高技能人才、来青工作创业人员等阶段性住房需求。
根据商品住房网签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本市户籍家庭购房比例占70%左右,省内非本市户籍家庭占15%左右,外省购房人群稳定在10%以上。另外,每年有约100户外籍家庭在青置业,主要集中在城阳区、市南区、西海岸新区等地。
目标目标
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
住房供应体系并保持稳定
规划明确,完善以租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组成的住房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人才住房组成的政策住房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住房供应体系并保持稳定。2018-2022年,确保城镇住宅用地供应量,新增住房65万套至75万套左右。到202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优化提升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
●发展定位
这些区域是青岛市行政、文化、金融、科教、商贸、商务、旅游度假为主体的综合功能区,也是青岛市历史文化风貌、滨海特色风貌集中区和城市功能疏解区。该区域城市空间可拓展范围小、可新增住房潜力有限,而每年新就业人口规模占比高,新增住房需求十分旺盛。近五年,优化提升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的23.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的47.1%。
为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以及主城区优化升级、功能疏解和精细提升的要求,优化提升区住房发展重点是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规范发展公租房、加
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和服务品质。
市南区和市北区重点是优化升级,传承提升老城特色文化风貌,适度疏解转移部分功能和人口,加快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和改善人居环境。
李沧区重点结合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适度新增住房,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城市环境。
崂山区重点推动住房建设与旅游业、商业、金融业等产业融合发展,适度开发健康养生、旅游度假等住房产品。
●重点任务
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采取整片区更新改造的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尊重居民意愿为前提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最大限度保持并维护城市空间形态,保持老城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鲜明的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市南区、市北区传统建筑、老街区、历史人文资源的活化利用,打造特色主题街区。
推进李沧区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与老旧小区整治、配套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同步推进,并注入文化创意、众创空间,营造创业、生活、娱乐一体的创新社区,提升老城区活力。运用“美好生活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建立“一院一策”工作机制,根据院落实际和居民需求,分类实施共用设施设备、公共部位和整体环境等硬件改造,针对性解决居民供水、供电、供气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等便民设施。预留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房源,鼓励个人将闲置房源出租,盘活中心城区存量房源。重点支持规模化、专业化的住房租赁机构发展。规范中介机构居间服务,提高住房租赁行业服务水平。
创新住房保障跨区域协调机制。支持符合条件且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难家庭到市场租房,按收入情况实行差别化补贴。探索推进主城三区与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等区域在政策性住房上的跨区建设合作,并向提供住房保障支持的区输出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引导优化提升区符合条件的居民到其他区域解决住房问题。
推动住房建设与商业、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发挥崂山自然生态优势,结合高端旅游度假设施建设,发展度假、健康、养老主题地产。结合城市地铁、公交等交通枢纽建设,依托国际会议中心、金家岭金融区、专业赛事等,重点发展商业地产,促进金融、商贸、旅游、文化、科技服务等发展。
重点拓展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
●发展定位
这些区域是青岛市城镇发展空间拓展重点区,是青岛市着力建设的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的新城区,也是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产业升级和承接功能疏解的核心区域。近五年,重点拓展区房地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的66.2%,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的47.3%,两者占比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重点拓展区作为青岛市未来新增住房供应的主要区域,除满足本地居民的首次购房和改善性需求外,也满足优化提升区外溢的购房需求。在产业升级、功能转换的要求下,重点拓展区住房发展重点是加大住房供给规模,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支持人才住房建设,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稳步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整治。以主城区-特色组团-特色小(城)
镇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为引导,与产业发展和园
区建设同步推进,各市区新建住房科学布局、规模合
理,推动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发展。
西海岸新区、城阳区:着力加快新城建设,同城化交通建设与居住用地协同开发,提升北岸城区、西岸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住房需求合理分布,优化住房产品供给结构。
即墨区和胶州市:加快交通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在满足本地住房需求基础上,承接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
●重点任务
坚决抑制投机炒房。落实各区(市)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的调控和监管机制,防止借胶州机场、红岛经济区等热点区域的建设投机炒房。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信贷、税收政策,防止投资性住房需求外溢的过度影响,避免住房需求大涨大落。建立住房需求和土地供应联动机制,稳定住宅用地价格,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风险。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严查严惩。加强购房资金和还款能力审核,防范住房价格波动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支持建设租赁住房。在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和交通枢纽区,加大租赁住房供应,推动产业与居住空间相匹配。支持工业园区通过提高生活设施用地比重建设租赁住房,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自持租赁住房。积极试点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完善租赁住房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多渠道满足政策性住房需求。通过发放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等,多渠道解决和改善符合条件群体的住房问题。依据人才实际需求,因区(市)制宜确定租赁型与产权型人才住房比例,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配建、用人单位自建及市场化方式。
研究试点政策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项目选址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齐全的区域。
优化住房建设格局推动职住平衡。依托西海岸中央商务区、灵山湾影视文化区、中德生态园、蓝色硅谷、物流贸易港城等经济功能区建设,统筹红岛片区、城阳区东部、新机场片区、董家口片区等重要区域发展,完善特色组团、特色小(城)镇配套服务区居住商贸功能,加大商品住房供应,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服务功能,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以产业园区和新城建设为导向,通过住宅用地集中建设、园区组织建设、以及科研院校利用自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等,多渠道筹集公租房等租赁型住房房源。
改善区域可达性和居住品质。完善区域内外主要干道和配套路网,推动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着力提升重点拓展区与优化提升区的互通水平,缩短居住地和就业地通勤时间。实施TOD交通引导战略,统筹新增居住区与地铁、公交等枢纽的建设。提高新增居住用地规划建设的绿地和配套标准,打造15分钟城市居民活动圈,提高居住品质,助推宜居城市建设。
远郊发展区——平度市莱西市
●发展定位
平度市、莱西市位于青岛市北端,离主城区距离最远。把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作为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聚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四场硬仗是青岛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市商品住房市场以本地居民购房为主,近五年,远郊发展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市
的10.3%,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的5.6%。
2018年平度市、莱西市城镇化率分别为41.09%、51.97%,未来两市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住房发展重点是鼓励住房消费,优先支持进城务工群体的首次购房和本地城镇居民的改善性需求,稳定土地和商品住房供应规模,防止住房市场过大波动。
●重点任务
科学把握土地和住房供应节奏。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住房需求,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和新开工住房规模,及时公开信息,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土地和商品住房供应大起大落。
优先满足本地住房需求。根据本地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引进人才及乡镇医疗、教育等行业职工的实际需求,新建一定数量的政策性住房。通过差别化金融、税收等政策,优先支持本地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依据城市发展、产业园区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等需求,适度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着力提升居住品质。实施城区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适度降低新开发商品住房容积率,提高新建小区规划开发水平和住宅品质。新建小区严格执行配套设施建设标准,逐步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推进社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和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专户监管工作,提升居民自治程度,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葛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