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冰雪+” 吉林打造“冰雪奇缘”
原标题:发力“冰雪+” 吉林打造“冰雪奇缘”
冬至刚过,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由于丰满水电站的出水温度保持在4℃左右,使蜿蜒穿过吉林省吉林市的松花江段依然碧波荡漾。这座山水相映、银装素裹的“北国江城”,近年来正依托禀赋超群的冬季资源发力“冰雪+”,打造闻名遐迩的“冰雪奇缘”,为一座传统东北工业城市注入发展新活力。
冰雪+体育:隆起中的冬季运动高地
吉林市曾承办过13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的4届。提及1999年的第九届,当地许多冰雪人依然对“背筐运雪”记忆犹新。那一年由于硬件条件的短板,使组委会雇了北大湖滑雪场周边的许多农民一筐筐地从山里往赛道上运雪。
今非昔比。吉林市的年度雪季已开板1个多月,站在万科松花湖、北大湖、吉雪等大型滑雪场的山脚下仰望,散缀山林间的造雪机喷出的雪雾营造出了梦幻般的意境。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不仅用持续全年的室内造雪保障了这座城市滑雪四季“不断电”,还在短短一年内将当地的越野滑雪人才储备由76人拓展到500余人。
造雪,从“背筐运”到“漫山造”“四季造”;滑雪,从“看天气”到“看心情”“看服务”。转变的背后,是吉林市冰雪体育的跃进。“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训练、比赛,还是大众体验、参与,吉林市都能提供足够的雪资源和配套服务。”吉林市体育局副局长刘义军说。
“雪热”的同时还有“冰热”。目前,吉林市共有122块露天公益冰场。2014年,从吉林市一路滑入冬奥赛场的李坚柔夺得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这座城市的“冰热”也开始提速升温。自2015年以来,当地政府部门已连续5年为大众浇筑公益冰场,去年冬天全市约有136万人次在公益场地上冰。
群众参与持续升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水平赛事也开始登陆。丝路杯冰球超级联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21日,历时2个多月、覆盖中国与芬兰多个城市的第六届高山定点滑雪公开赛将首站放在吉林市举行。北京华体动势体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薇表示:“选择吉林,因为这里是隆起中的冬季运动高地。”
冰雪+旅游:滑雪之余游览“雾凇之都,滑雪天堂”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借助这一“东风”发展。在上海、广州等自然冰雪匮乏的南方城市,室内冰场、雪场如今层出不穷,这给坐拥冰天雪地的东北城市也带来不小的市场压力。
如何更牢占据市场主动?滑雪、滑冰之余还能干点啥?吉林市开始在冰雪+旅游方面做文章,使“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城市资源进一步标签化——21日开幕的第25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正是冰雪运动与雾凇观光、温泉体验等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得益于丰满水电站的出水,穿城而过的松花江不仅冬季不封冻,还能使雾气凝结于江边树枝上形成雾凇奇观。“游走其中,像是仙境。”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微点赞道。每逢大规模雾凇出现,来吉林市玩雪的游客便仿佛发现了电影中的“彩蛋”,不约而同地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吉林市舒兰市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小城,自2016年在上营镇马鞍岭村二合屯开发出“吉林雪乡”以来,一座山坳中的自然屯迅速因东北风民宿接待、农民自建滑雪乐园等项目成为“网红”,屯子里收入好的农户在一个雪季能赚三四万元。
早上看雾凇,吃一顿东北特色农家饭,然后奔赴滑雪场,晚上住在温泉宾馆,在三九天泡室外温泉……近三年来,吉林市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最高增幅达74.2%。
冰雪+未来:延伸“冷资源”产业链铸就城市名片
在国内各城市冰雪运动场地不难发现,不论是冰刀、雪板等装备,还是造雪机、推雪车、缆车等设备,几乎都是进口品牌的天下。在吉林市坚柔冰雪运动俱乐部,教练王鹏表示:“加拿大、韩国品牌的冰刀钢质更好,国产品牌还有待提高。”
着眼长远,吉林市如今正延伸“冷资源”产业链铸就城市名片,落实《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引进国内外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企业,努力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冰雪装备制造基地。吉林市国土部门创新突破原有土地政策限制,优先安排冰雪产业计划指标。
今年10月举行的2019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上,吉林市城建集团、吉林市国元集团分别与芬兰巴佛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国企业将在冰雪装备制造与研发、冰雪场馆咨询服务、冰雪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吉林市副市长盖东平介绍,吉林市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目前已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普及工程,全市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已发展到37所,在吉林省首创编印了冰雪教材,中小学冰雪体育开课率达90%以上。
“冰雪运动已成为吉林市全民健身的新风尚。去年雪季,全民上冰雪突破230万人次,未来,有望继续取得突破。”盖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