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生猪产能须盯紧疫病防控
原标题:恢复生猪产能须盯紧疫病防控
现在,“二师兄”成为市场热门话题。
自从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上涨,至今还保持这一势态,并且成为近几个月cpi上涨的主要推手。
不过,随着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和各地一系列恢复生猪产能举措密集出台,生猪产能恢复正在走上正常轨道,生猪保供应、稳价格基本平稳。当然,生猪恢复产能不是工业流水线作业,需要时间过程。按农业农村部预计,明年底能恢复正常产能的80%。因此,总体看,目前的生猪供应和价格状态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从眼前社会关注点看,大多集中在“价格”和“复产”两大问题上。各地既要稳价格,也要恢复产能保供应。
那么,作为产业发展,关注生猪问题,重点到底在哪里?是价格问题、产能问题、产业链问题,还是疫病监控体系问题?当然,这里每个问题都必须关注,但一个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必须抓住“牛鼻子”问题,其他问题才更好解决。
从我国生猪业来看,关键问题在于疫病防控和质量监控体系。为什么?
先看价格问题。这轮价格上涨,总体上是由于猪周期到了上升通道,恰在这一阶段遇上非洲猪瘟,引发较大量扑杀,加上一些片面、过头的限养退出措施,几方面因素碰头,养殖户减少,最终形成出栏生猪减少,销售价格上扬。
从猪市来看,涨一涨、跌一跌,已是多年来的习惯节奏。不独猪价,其他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涨涨跌跌已成常态,消费者也已适应。猪价虽然涨了,到底贵还是不贵?一些舆论总是习惯性地找几个大妈大爷来问价,这种情况几十年来都是如此,肯定是涨了,肉价比金价啦。但说归说,真正贵到啥程度呢,通常该吃的还是吃,或者少吃一点,平时买二斤的,现在买一斤,年轻人在熟食摊基本买了就走,不问价。
也就是说,涨价带来销量减少,但并没有引发“肉价恐慌”。猪价上涨,受影响的主要是三个环节:消费者、生猪产业、消费价格。从消费者来看,过快过高的上涨对中低收入会有影响,减少消费,但随着各地“减震”措施出台,影响并没有舆论中这么大。从生猪产业看,上涨会刺激养殖,但一直涨下去会抑制消费,反过来伤害产业,市场将自动作出反应。所以,影响最大的,是cpi统计。因为猪价上涨会影响物价稳定,所以价格要保持基本稳定。
稳价格先要看清楚价格背后的因素。这就涉及猪价背后的重要因素——规模化养殖问题。生猪产业的很多问题,从结构上看,都是因为规模化不足造成的。比如,难以根本解决的“猪周期”难题,就是因为规模化养殖不足,不能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比如,在“环保风暴”中被“一刀切”禁养、关闭的养猪场,根本原因也是规模不足,没有能力提升环保品质而被“框定”,因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通常也有能力达到环保要求。
生猪规模化养殖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主要是两种形式,一是大资本进入,从繁殖、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二是龙头企业带领养殖户的规模化形式。这两种形式,从市场来看没有优劣之分,就看谁更能适应市场。如果有所谓优劣,从经历来看更多取决于政策偏好。政策稳定,一个方向,定标准、定条件,满足标准就能自主发展,不论是大资本自养还是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养殖,都能在市场中找到定位和出路。如果政策变化无常,今天禁养明天放养,任何市场主体都不敢大胆投入,有品质的规模化就难以形成。
这就是说,生猪规模化的问题,是市场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只要有稳定统一、公开公平的政策就行。那么,既然市场能解决规模化问题,为什么规模化问题一直成问题呢?
这就是我国生猪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牛鼻子”问题:疫病防治和质量管控问题。
疫病,是所有养殖户心头挥之不去的“梗”,无论大户还是小户,一旦遭遇疫病打击,阴影面积将难以去除。这一轮生猪行情,很大程度上与非洲猪瘟突然发生有关,发生疫病的猪场不明原因,没有疫情的猪场胆战心惊,而且至今没有疫苗成功问世。这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难以承受的“心理恐惧”和现实压力。过去规模小、流通阻隔,影响尚能控制。现在,规模越大越担心,一旦发生疫情问题、质量问题就是毁灭性打击。而且,疫病问题是市场主体难以自己解决的事情,必须依靠政府建立防疫队伍、加强检验检疫和疫苗研发。
所以,解决生猪问题,既要对当前的猪价上涨合理调控,更要借此对生猪产业有长远认识。市场能解决的就交给市场,该政府做的就坚决做到位。从政策举措来看,主在于保持稳定清晰的政策方向,给生产者稳定的预期,以此建立稳定的生产秩序;重在建立疫病监控防治体系和品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有效的疫苗研发和基层防疫队伍,因为这是市场主体难以单独做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做到,也应该去做。这样才有助于形成“现代化的养殖、流通、防疫体系”,让市场主体放心投入、放心发展。
上一篇:春运旅客运输量将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