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科技创新体制壁垒
原标题:打破科技创新体制壁垒
最近,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共产生了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当选的75位院士中,有两名院士来自民营企业,王坚院士更是被称为“民企院士第一人”。
前不久,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华为、京东、360等一批民营企业成功入选,将肩负起视觉计算、安全大脑、视频感知等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重任。
当选院士是对科技工作者成就的最高肯定,而国家级创新平台则代表了我国在某一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最高水平。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更多地关注科研机构和大学,总觉得两院院士和创新成果更多地应该出自这些地方,而类似于发展人工智能这样的“国家使命”,许多人也认为应该由国家级科研机构、著名高校或是大型央企等科研力量来牵头。
然而,在提倡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日益成为创新主体的大势下,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增强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发达国家产业发展走过的历史表明,真正发挥重大产业价值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既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也不乏众多来自企业界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企科技工作者当选院士,民营企业牵头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有着特殊意义,既是对民企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民企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拿王坚院士供职的阿里巴巴来说,从最初的商业模式创新,到如今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阿里在机器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基础技术领域已经斩获40多项世界第一。入选了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另一家企业华为直言,“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
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的高校、科研机构,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技术研发走在前面,都可以承担科技创新“领头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去年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明确表示,将积极吸纳长期奋斗在民企科研一线、符合条件、德才兼备的英才进入院士队伍,并强调只要符合遴选条件,中国工程院对民企科技人员永远不设“卷帘门”“玻璃门”“天花板”。可以预见,今后两院院士将会向更多的民营企业科研人员敞开大门,也将会有更多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正如“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一样,科技创新也不应区分体制内外。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激发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一项项制度红利正在不断转化为创新红利。但研发投入不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激励企业创新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未来还要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打破科技创新领域身份、体制之类的壁垒,才能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i深圳”区块链电子证照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