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为中医药振兴贡献产业力量

发布时间:2019-11-02 09:06:24

原标题:为中医药振兴贡献产业力量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如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成为重要课题。

  10月29日,在《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19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多家企业代表就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进行了探讨。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主持人: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把脉开方。请各位谈谈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需要传承什么,创新什么,着力点应该是什么?

  谢晓林:“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给我们中医药人指明了方向。过去,靠的是“一根针、一把草”为老百姓疗伤治病。现在,我们走中西医并举的道路,中医药事业发展越来越壮大。我们对中医药的感情非常深厚,因为盘龙药业就是地地道道做中成药的。我们从大山起步,从大山走向秦岭,从秦岭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我们一路走来一直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

  药也分两种,一种古方,一种现代药。日本、韩国等研究的是我们的古方。在“膏、丹、丸、散”这些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就有了现代药。一些好的名医名方要挖掘并用科技创新发扬光大。现在我们的中药企业,应该在思想理论指导下,真正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焦宝元:中医药首先要传承。实际上,中医药的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医药用朴素的、自然的东西改变人体不健康的功能和状态。中医药还要坚守源于天然、高于天然、应用自然的核心理念。

  中医药应海纳百川。第一方面,采集疾病信息的手段既不只属于西医,也不只属于中医。无论数学的,还是物理的、化学的采集疾病信息的手段,都应该被中医和西医采纳和利用。

  第二方面,判断疗效的指标,也不应该只属于中医或者西医。一个指标的变化,我觉得这是数学范畴,不是中医的,也不是西医的。我们不能在技术上把自己封闭了。

  第三方面,让所有的西医会用中药是中医药现代化最快捷的办法之一。因为西医掌握了现代医学的水平与能力,如果能很好地应用中药不是很好吗?把所有的化药按照中医的属性归类,中西医的联合用药就有了更好的方案和更可行的办法。这样中医药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鲍东奇:近期,《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隆重发布,可以预见到,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认为这八个字体现了党和国家指导中医药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方向性问题。

  传承不泥古,就是要传承精华,把中医药成功的历史经验、优秀的文化基因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对于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中药老字号来说,首先需要传承的,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传统名药。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应用和市场沉淀,淘尽黄沙始见金,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这是传承的根本,必须要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挖掘它的当代医学内涵和临床价值,发扬光大。

  事业的传承,往往是文化先行的。“中药老字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华,如质量诚信观,匠心理念,以及仁心仁术、济世为怀的医道精神,也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

  传承中医药的精华,不仅要传承中医药的文化,同时还要从研发创新等方面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对于药企而言,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产品是关键着力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发优势新产品,也就是创新药;二是传统产品如何建立优势,保持品牌常青。

  黄亨利:汉鼎好医友主要做跨境互联网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海外的第二诊疗意见,请国外的专家与国内三甲医院专家合作来看国内的患者。

  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药领域有很多的派别,有非常多的KOL(意见领袖)。中医药领域有很多好的秘方和治疗方案值得传承和发展。

  如果能够把中医药领域一些好的治疗方案和配方数据化和标准化,从最安全的角度开始,比如从针灸这样一些比较普遍的、大众化的治疗技术作为切入点,把这些真实世界数据标准化,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样中医药就更容易传承,也有助于不同派别的传承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现代医学精准化的方式做到更多数据化的挖掘,让中医、中药能够可度量、可标准化,有助于中医、中药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有助于国际主流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为中医药正名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为中医药正名?

  鲍东奇:中医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它还是很有分量的,对此我们要有信心。现在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支持,为中医药正名给出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做企业的,首先是要实实在在把产品质量抓好,不断提升品质,生产放心药,用疗效取信于民。其次,是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过去一段时间中医药遇冷,归根结底,还是忘记了守正,为了迎合市场,创新上盲目西化、推广上夸大神化,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对自己负责,对百姓健康负责,把安全、有效、质量稳定作为创新不离宗的宗,从根本上为中医药正名。

  谢晓林:政策需要给中药企业一个过渡期,不能一刀切。希望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能给疗效确切、没有毒副作用而且机理能够说清楚的这些好产品一定的机会。

  要传承和创新中医药,首先应对中医药有文化自信,把基础工作、基础研究做好。其次,结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医药要担当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中医药人在健康、养生、养老、互联网等方面应该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最后,要做好中医药事业,还要更专业、更专注。我们认为,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家对中医药的重新认识,一定会让中医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主持人:黄总,你具有中美两国成长和医疗行业创业经历,你看到的中医药国际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黄亨利:近几年,在美国我们看到不少著名医科大学和医疗机构相继成立了中医部。目前,美国一些医疗机构接触中医主要在疼痛领域,比如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拔罐等已经普遍和西医结合。此外,一些中医疗法在美国也逐渐获得医保的报销。随着中医进入到医保或商保的范围之内,我们相信更多中医的治疗手段和中药会在美国出现。另外,更多的美国专家也会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外对中医是抱着好奇和学习的态度。同时,他们了解和接受中医的速度也比较快。我们相信,随着中医药在国内的振兴,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也将加快。

  主持人:从医药电商数据来看,近几年康爱多发展比较迅猛。当初上市公司太安堂收购康爱多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焦宝元: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康爱多在国内医药电商垂直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太安堂收购康爱多核心原因,一方面是做产业链的延伸,另一方面是考虑做医学价值链的升级。

  实际上,中医药更大的市场空间不在院内,而是在院外。原有的诊疗模式和活动是以疾病为核心的诊疗,必须在住院部或者中医药门诊。实际上,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健康干预的活动。另外,患者的主动参与才能解决治疗的依从性问题,才能提高疾病预防和康复的水平。我们希望完成院内向院外,从疾病向人,从个人到家人,全病程到全生命周期的转变。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