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融医获数千万A轮融资 继续用新技术唤醒“沉睡”的医疗数据
今年9月,曜立宣布品牌战略升级,更名为立达融医,将在发展较为成熟的现有业务基础上,加速在医疗数据存储层与应用层的市场扩张,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基础医疗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
日前,医疗科技服务公司立达融医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今年9月,曜立宣布品牌战略升级,更名为立达融医,将在发展较为成熟的现有业务基础上,加速在医疗数据存储层与应用层的市场扩张,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基础医疗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
据介绍,立达融医团队来自于临床医学、通信、计算机、金融等多个综合领域,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沉淀有多年实战经验,在垂直领域和跨行业资源层面也长期稳定积累。经过四年发展,立达融医在数据源获取、数据平台搭建、应用场景、产品打磨、客群获取等环节,已形成一定的商业闭环。目前,立达融医的医疗数据终端服务已经在心内科、妇产科等科室得到有效应用。
据悉,近几年,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兴起,从数据聚合到数据裂变后的价值应用变得越来越显著,但是在拥有海量数据的医疗行业中,大部分信息资源还“沉睡”在数据库中,一方面由于现有数据收集、存储、集合以及管理不规范,导致数据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跨部门、跨机构之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的供应与需求得不到有效匹配,形成牢不可破的“信息孤岛”,医疗数据“沉睡”的现状直接导致临床诊疗、科研项目、医院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完全统计,目前尚有80%的医疗数据没能得到有效利用,这也直接导致了医生在日常工作及科研管理中,不得不占用大量人工和时间整理数据。据丁香园发布的《调查:医生工作负荷惊人疲劳程度较严重》报告指出,医生除了有55%的时间用于坐诊,还有40%以上的时间被大量的非临床事项占据,如行政管理、进修学习、论坛会议等。事实上,数据作为理论的核心依据是诸多繁杂工作中最分散、缺失且亟需的部分。
2015年,立达融医成立,首先从医疗数据切入,解决医疗工作中数据集成问题以及因数据集成而导致的工作繁杂的行业现状。
立达融医首创医学专科字典库,将医学知识图谱、医疗知识图谱以及临床路径三大专业领域交叉匹配,与国外数据标准、医疗金标准、医生临床经验无缝对接,基于医生实际工作进行数据颗粒度调配,由一套系统满足临床工作中各路径的完整的、标准化、结构化数据集成,让所有数据收集工作一次操作完成。
麦肯锡医疗调研报告显示,医生平均每周仅休息一天,且此状况在过去两年间并未得到改善。那么如何利用智能科技提高医生日常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性与琐碎性是解放医疗生产力的关键。据用户测试反馈,立达融医所推出的系统使用可以提高达90%的工作效率,节省大量医疗工作人员的数据收集时间。
立达融医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先技术,综合医学知识图谱、医疗知识图谱以及临床路径等标准与经验,独立研发国内领先医疗智能处理技术——Willow,首创文本信息智能处理、临床数据智能分析、产业生态智能管理等一系列符合国内外医学标准且满足单病种临床需求的智能服务。
在数据集成方面,立达融医将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临床路径做出进一步细化,从诊疗、手术、随访到术后管理,分别设计研发不同的智能操作系统,包括造影介入手术报告系统、临床诊疗随访记录系统、术后患者管理系统以及医疗数据分析服务系统等,覆盖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院外康复期间全周期医疗数据,且所有系统后台互通互联,极大保证了在存储、调取以及使用方面的数据完整性。
在数据存储方面,立达融医投入了长达两年的时间研究搭建单病种单科室的标准化数据存储平台,依据国际标准数据库架构模型,遵循国际数据标准要求,如ICD、SNOMED、UMLS、LOINC、NCDR、ACC/AHA、ESC等,根据临床路径设计医学专科字典,创建百万条标准化结构数据变量,实现临床路径数据全覆盖,标准数据全串联,让医院数据可以与国内外医疗数据标准无缝对接,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心内科与妇产科单病种临床医疗数据全覆盖的结构化数据平台。
在医疗数据终端服务方面,立达融医CEO许钧杰认为,医疗?数据的最终?的是希望通过数据的分析与应?,优化单病种?态环境中的医疗产业服务结构,通过对单病种数据的独立存储、分析和应用等设计,使得数据的专业性得到保证,并且能够打通单病种供应信息服务的产业上下游。
从目前来看,医疗数据正在手术室质控、疾病风险模型、科室医疗精细化管理分析、临床决策及药品耗材临床试验等多个应用场景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