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载沧海桑田:新时代资本市场站上新坐标
●时间不过三十载。1990年“老八股”上市,上交所门外股民们举起望远镜,隔着黄浦路从交易大厅屏幕上查看股票行情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今天,“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已摆放在2018年落成于上交所原址浦江饭店的中国证券博物馆里,诉说着鲜活的历史。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中国速度”实现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位居全球前列的商品期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一个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市场、债券市场、期货衍生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臻成熟,以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为核心,以500多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统一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基本确立。
●资本市场联通百业千行,牵系千家万户,是一个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征的综合体。它在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与普通居民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2019年9月30日下午3时,上证综指报收2905.19点。股民老李关闭了手机行情浏览页面和证券交易App;上市公司董秘大刘将目光从公司股票的走势图上移开;在CBD的办公室里,基金经理小周结束盯市开始翻阅研报;跨越时区,在日本、英国、美国的金融中心,持有A股头寸的对冲基金经理们也正做着同样的事……下午5时左右,中国结算每日的清算交收工作完成。
又一个普普通通的A股交易日过去了。
时间不过三十载。1990年“老八股”上市,上交所门外股民们举起望远镜,隔着黄浦路从交易大厅屏幕上查看股票行情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今天,“老八股”的纸质股票已摆放在2018年落成于上交所原址浦江饭店的中国证券博物馆里,诉说着鲜活的历史。
近10年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长,9200余家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董秘大刘供职的公司作为37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一员,借助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去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实现现金分红9432亿元,广大投资者分享了国家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活力释放带来的发展红利。
数字折射出的是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发展与变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中国速度”实现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位居全球前列的商品期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一个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市场、债券市场、期货衍生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臻成熟,以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为核心,以500多个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统一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基本确立。
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我国资本市场快速成长的沃土,资本市场则发挥出畅通金融血脉、服务实体经济、落实国家战略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着重要的推动力。当前,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化,一个谋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正朝向“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这一目标,走上崭新的道路。
资本市场跑出“中国速度”
1984年11月15日出版的《新民晚报》在报道飞乐音响接受认购股票的消息时这样写道:“本市出现了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的新型公司——上海飞乐音响公司。”那时,“股票”对于广大居民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6年以后的1990年12月,上交所鸣锣开市,包括飞乐音响在内的8只股票率先上市交易。从这8只股票开始,统一规范的沪深市场迈开了奔跑的步伐。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这样梳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1998年前,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起步,这一时期市场规模较小,制度也不健全,是资本市场成型前的探索期;1998年至2008年的10年间,大中型国有企业集中批量上市,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建立,作为资源配置平台和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日臻发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此后5年中国金融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成型;2013年至今,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资本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扩容阶段,市场体制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革完善,对开外放也加速推进。
在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看来,1999年证券法的颁布为我国资本市场走出质疑与纷争、走向规范发展的全国性市场奠定了基础。此后股权分置改革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完成,决策层着力夯实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推动对外开放……通过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良好实践,为我国资本市场探索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的道路,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则是这个新兴市场始终不变的发展方向。
飞乐音响上市29年以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规模已居世界前列,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超过3700家,A股总市值已近55万亿元。29年间,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逾12万亿元,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选择。居民对“股票”一词早已谙熟,近1.6亿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管理着自己的财富。
29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正是这短短的29年时间,容纳了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一道,跑出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现在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庞大的规模体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上市公司已有3700余家,市场上投资品的种类也很丰富,这是十分辉煌的成就。” 银河证券研究院院长刘锋这样评价。
陈雳表示,经过29年,尤其是最近1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已由高速发展步入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稳步发展的时期。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主要基调,也是当前历史时期资本市场的新使命。
多层次资本市场:“牵一发动全身”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A、H股同时挂牌,募资总额22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IPO。充足的发展资金使工商银行的各项经营指标发生了质的改变,改制上市则帮助它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完善了公司治理。此后,工商银行逐步成长为人们口中的“宇宙行”,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全球银行业的最好发展水平。
过去,在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体经济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资本投入和创新驱动,优化调整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率、更有质量的服务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使命。十余年间,国有及股份制银行的陆续上市,或许可以被看作是我国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主导转向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由以支付清算功能为主向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转变的一个生动注脚。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资本形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一系列重要功能,在金融运行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提升这些这些功能的过程,亦即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
15年前,中小板的设立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思“梦想照进现实”,资本市场培育中小企业成长的时代由此开启;10年前,“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推出,其英文名“CHINEXT”意蕴着中国的未来;6年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设立,资本市场的触角进一步向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延伸,万家企业通过这一市场汲取了资本的养分;今年7月,科创板开市交易,一个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短板的全新规则体系横空出世。
陈雳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资本市场的产生源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内生需求,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始终立足于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经济体制变革。市场自身的完善,实践着改革举措和市场选择的平衡,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走向成熟。”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全口径直接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在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2002年的4.95%上升到11.09%,最近10年基本保持在15%左右,而股权融资占比基本在5%左右徘徊。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资本市场联通百业千行,牵系千家万户,是一个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征的综合体。它在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与普通居民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股票和债券作为资本市场主要投资品种,是高度标准化的投资产品,非常便利投资,因此成为了最主要的、千家万户的投资对象,使得大量公众财富聚集在资本市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说。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表示,资本市场在解决大量企业融资问题、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成为广大投资者取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丰富了投资途径。尽管股海浮沉、有人挣钱有人亏损,资本市场在居民财富积累和再分配的过程中仍然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资本市场的永恒基因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9月1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评价:科创板总体比较平稳,初步实现了改革预期。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既是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循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创新,也承载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初心,肩负着积累经验,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优化的使命。改革开放是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科创板的诞生也是市场改革开放基因又一次作用的结果。
汤欣总结,过去29年中,有四大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对资本市场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是我国决定建立证券市场,二是证券法出台为证券市场奠定法制化基础,三是股权分置改革,四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具有颠覆性,是对资本市场原有制度的最大创新和突破。注册制的最大特征是包容性、开放性,注册制也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的化身和综合结晶。”董登新说,除了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近1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双向开放方面“步子迈得很大,成效也很卓著”。
在前期QFII、RQFII制度良好运行的基础上,2014年,资本之桥飞架南北,沪港通作为证券市场双向开放的“首班车”率先启程;2016年,深港通启动,内地与香港共同推开了互联互通2.0时代的大门。随后,MSCI将A股纳入指数体系,富时罗素指数也顺利“纳A”。今年6月,沪伦通正式启动。与此同时,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渐次落地,外国人开立A股账户的政策逐渐放开,RQFII、QFII限额宣布取消。资本市场开放格局的“中国成色”正越来越足。
在刘锋看来,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境外资金流入规模不断增加,对市场的发育起到很大作用。陈雳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资流入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输送了血液,而海外投资者也得以分享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实现互惠共赢。
开放也是改革。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是近年也将是今后一个阶段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显性基因”。
新时代新使命:提升效率释放活力增强韧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能力。我国资本市场已用29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市场的百年路程,新时代则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定位和使命。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下一个目标。
证监会判断,当前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重大改革平稳推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共识已经形成,资本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效。基于此,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总体方案和12项重点工作得以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总要求,充分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注重发挥各方合力,努力探索出一条既遵循成熟市场惯例,又符合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证监会提出的全面深改方案彰显了非常明确的市场化取向,指向于建立一个质量效率更优、运行更透明、开放水平更高、韧性更足、活力更盛的资本市场。董登新就此表示,资本市场深改方案抓住了当前的短板和痛点,12项重大改革事项落地实施,将为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包括基础制度的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工作部署,资本市场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进一步优化再融资、并购重组、减持制度,支持分拆上市试点,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选择若干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将积极推进交易所市场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创新,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还将完善差异化监管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并购投资基金,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同时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放宽其入市比例和范围,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加强法制建设、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提升监管效能也是改革的题中之义。
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国家经济高质量增长、推动全球资本市场共同繁荣的重要动力。资本市场29年发展之路是新中国发展大时代的缩影和组成部分,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着“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奔跑的资本市场,也必将迎来制度体系更健全、生态更健康、肌理更健壮的明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