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便利店跨界让药店“坐不住”

发布时间:2019-09-17 10:06:20

  北京“试水”便利店卖药山东等待新政落地

  便利店跨界让药店“坐不住”

  药品零售格局一直在变。近日,随着《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意见》发布,行业迎来新挑战。《意见》提出,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开展简化烟草、乙类非处方药(OTC)经营审批手续试点。

  “便利店卖药后,会分走部分流量,零售药店压力增加。”14日下午,济南一家医药连锁店的市场部负责人张先生对此表示。据悉,自去年开始,该药店就收缩阵线,主动关了几家位置不佳的门店,没料到行业的变化比原计划更快。

  当便利店来势汹汹,分流了乙类OTC药品的流量,零售药店的线下空间有多大?如何应变?

  济南便利店老板

  在焦急等待

  14日上午,济南英雄山路上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市民周斌在选购了几瓶冷饮后,询问收银员,是否有风油精或晕车药品。收银员让他到就近的药店选购。周斌有点诧异,因据他所知,北京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就能买到感冒药、退烧贴等常见家用药。

  “目前济南还不允许,要有药监部门的相关许可,手续麻烦。”收银员告知他。

  “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你注意观察,外包装上红底白字的是甲类,绿底白字的是乙类。”张先生介绍,乙类非处方药就是不需要医生开处方就能购买的药物。这类药通常不需要医生诊断,消费者可据症状自行选购,涵盖了感冒药、止咳镇痛药、胃肠药、维生素等家庭常见药品。

  如周斌所知,北京便利店售卖药品的政策的确已经落地,市民在一些便利店可以买到原本只能去药店购买的乙类非处方药及医疗器械。

  经济导报记者查询北京市食药监局官方信息发现,北京朝阳区、海淀区等地均在加快便利店售药的布局。截至目前,已批准的可售药便利店有屈臣氏、京客隆、苏宁、物美等24家。

  例如,在物美便利店,货架上有板蓝根、金银花软胶囊、体温计等,在售乙类非处方药有200多种、医疗器械达50多种。

  在政策扶持上,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和食药监管部门介入正在试点的便利店,指导现场空间布局、证照办理流程和执业药师注册等工作。在管理上,此类便利店在运营中会配备药品专业人员、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计算机系统和药品设备设施。

  14日中午,济南领秀城贵和店内的屈臣氏连锁店内,设立了保健食品销售专区,据观察,货架上除了创可贴、足贴、口罩等家用常备医用卫生敷料之外,并无药品在售。服务员证实,目前济南的屈臣氏连锁店都不能销售药品。

  据悉,尽管便利店卖药在法律上并无禁令,但是,由于审批的特殊性,一批非药品零售企业被挡在门外,很难进入药品零售市场。在济南,便利店售卖药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并无明确的政策信号,许多便利店老板在焦急等待中。

  “处方外流”后

  药店面临新挑战

  14日中午,经济导报记者接到三九药店一家社区店的来电,该店工作人员董女士提醒,店面正在进行全场药品8.5折的促销活动,时间截止到15日。当天,董女士给该店近近百名会员一一打电话提醒,并将活动信息分享到社群中。

  前述张先生就发现,越来越多的药店将“触角”延伸进居民小区,“‘处方外流’背景下,大医院周边的‘院边店’曾十分抢手,租金价格昂贵,继‘院边店’后,线下流量大的地方就是居民小区,这是药店争先布局的新空间。”

  处方外流政策推动下,药店在“抢方”大战中快速“跑马圈地”。随着公立医院严控药占比,实行药品零加成,更是刺激了处方外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约为2万亿元,去年一年,处方外流的规模就超千亿元。“当零售药店还在抢夺处方时,没料到便利店盯上了抢非处方市场。”张先生直言。

  非处方药市场规模有多大?据行业统计,我国医药市场上占比85%的是处方药,非处方药只占15%左右,但非处方药的市场规模增长非常快,已从2000年的200多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800多亿元。

  随着便利店将分走一部分市场,张先生分析说,“这将倒逼药店加快从单纯销售药品转向提供健康服务的进度。”

  以他所在的药店为例,鉴了广东等地的经验,整合医师资源,试水在线诊疗,面向周边两三公里之外的更多患者,提供处方审核和药品的线下配送。

  而这并非孤例,“内忧外患”下,嗅到一丝危机的实体药店纷纷作出改变。

  例如,消费者点开饿了吗、淘宝等在线平台,可以轻易在各大连锁药店下单,等到非处方药品配送到家。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等线上平台早已设立了医药大健康板块,收割药品零售的红利。京东到家就已覆盖了全国老百姓大药房、国大药房等九成头部连锁医药品牌

  零售药店分类分级

  将拉开差异化竞争序幕

  随着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增多,有行业人士担心便利店的药品管理。例如,在医保层面,有不少消费者选购家庭常备药会首选刷医保卡的方式,便利店售药是否会与医保对接?

  一名药品零售商判断:“医保很难和便利店、商超做对接。因为药店如果分级管理,医保系统肯定更倾向于与能达到要求的专业药店对接,与仅卖乙类非处方药的便利店、商超对接,工作量会太大。”

  张先生表示,行业对于变化早有准备,因零售药店正在走向“分化”,未来真正拉开药店差异的将是“分级分类”制。

  据悉,去年11月底,商务部发布《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药店分类分级实施细则及推进时间轴。

  根据这一方案,三类零售药店将分别经营不同的药品,在药店分类基础上按经营服务能力等,对二类、三类药店再分为A、AA、AAA三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一类药店不分级)。高评级的药店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优先与医保部门签约医保服务协议,优先提供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用药医保费用结算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