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17家乳企中报透视:行业暗流涌动 伊利蒙牛千亿目标谁先达阵?

发布时间:2019-09-11 15:09:41

  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格局未有太大变化,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两大头部公司的竞争态势依然胶着,不过伊利股份头部地位更趋稳固,且更有机会率先达成千亿营收目标。而众二三线乳企在勉力前进的同时,也力争在细分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2019年上半年,乳业公司陷入多事之秋。

  因拖欠奶款,科迪乳业(002770.SZ)已遭深交所多次问询且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光明乳业(600597.SH)南京分公司近日亦被曝出存在向送奶工“压奶”的情况。而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的澳优(1717.HK)则被做空机构“狙击”,行业双寡头之一的蒙牛乳业(2319.HK)亦与君乐宝分道扬镳。

  暗流涌动之下,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格局仍未有太大变化,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业两大头部公司的竞争态势依然胶着,众二三线乳企勉力前进的同时,也力争在细分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2019中报季披露结束,《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A股及港股17家主要乳品企业财务数据注意到,相较于蒙牛,伊利的头部地位更加稳固,无论在营收、利润、销售费用还是净资产收益率方面,伊利的领先趋势均非常明显。而二线乳企在诸如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费用占总收入比例等指标上则呈现出较好状况。

  于“2020年达成千亿营收”是伊利及蒙牛双双放出的豪言。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伊利股份市场份额、营收利润持续高速增长,进可攻退可守,其大概率将先于蒙牛实现千亿目标。

  一线恒强二线追赶

  2019年中报情况显示,中国乳品行业前三名依然被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占据,且三家公司半年度营业总收入均超百亿元,分别实现450.71亿元、399.48亿元及110.90亿元,总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84%、15.60%及3.36%。

  值得关注的是,营收持续多年引领行业的伊利股份,收入增速亦丝毫不减。仅从最近三年中报数据可以观察到,其2017年至2019年半年度营收总收入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1.16%、19.35%及12.84%,这在超大体量行业头部领军公司中并不多见。

  三元股份(600429.SH)、澳优新乳业(002946.SZ)、现代牧业(1117.HK)2019上半年总营收均超过20亿元,分别实现41.73亿元、31.53亿元、27.10亿元、25.74亿元,雅士利国际(1230.HK)、贝因美(002570.SZ)、中国圣牧(1432.HK)则分别以17.54亿元、12.96亿元、12.01亿元营收紧随其后,位列超10亿元梯队。

  而皇氏集团(002329.SZ)、天润乳业(600419.SH)、妙可蓝多(600882.SH)、中地乳业(1492.HK)、燕塘乳业(002732.SZ)、科迪乳业庄园牧场(002910.SZ)总营收分别实现9.83亿元、8.23亿元、7.14亿元、7.06亿元、6.99亿元、6.35亿元及3.97亿元。

  尽管2019年上半年除皇氏集团外的其他16家乳制品企业均实现正向增长,但若拉长时间轴观察近三年指标可以发现,能够连续实现半年度超10%营收增速的乳企只有三家,除去前述提到的伊利股份外,澳优天润乳业是另外两家公司。

  在羊奶粉领域较为领先的澳优近年来营收增长迅速,2017年至2019年半年度总营收增速分别实现35.73%、52.35%及21.44%。或因如此快速的增长,今年8月该公司受到沽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连续两次狙击。8月15日首份沽空报告发布后,澳优乳业股价直挫20%。此后该公司紧急停牌并三发公告予以澄清,其股价也有所回升,截至9月9日,澳优乳业收于12.24港元/股,较首轮被沽空当日上浮26%。

  此外,新疆乳企天润乳业总营收增速也连续多年超过10%,不过38.42%、20.47%、13.42%的半年度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其营收增长略显疲态。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以一骑绝尘的方式将其他乳企远远甩在身后,二者半年度净利润分别实现37.81亿元、20.77亿元,排名第三的光明乳业半年度净利仅实现3.67亿元,三元股份则为1.84亿元。从前两强来看,伊利股份的利润仍高出蒙牛乳业近一倍,不过这一趋势已有所收窄。

  销售毛利率方面,两强的领先优势则没有那么明显。仅从2019年上半年来看,澳优、贝因美雅士利国际的销售毛利率均40%以上,分别达到52.07%、51.49%及44.01%,蒙牛乳业、伊利股份、中国圣牧燕塘乳业新乳业也均维持在39.09%、38.12%、37.02%、34.88%、34.16%的高位。

  销售净利率上,2019年上半年科迪乳业燕塘乳业、天润乳业、伊利股份、澳优相关指标均超过8%,分别为12.66%、9.90%、9.79%、8.49%、8.08%。

  乳制品行业素来都是营销及促销竞争最为胶着的市场,越是头部公司越能够发挥其规模效应。从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来看,蒙牛及伊利的相关指标均超百亿元,光明乳业和三元股份的销售投入也达到超10亿元级别。

  在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方面,总营收大幅落后于伊利的蒙牛自2011年开始逐渐加大费用投入力度,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均超过28%,而伊利也始终保持着25%左右的销售投入比例。

  不过,贝因美雅士利国际的该指标要远高于伊利及蒙牛,贝因美2017上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1.55%、36.13%及43.66%,雅士利国际该指标亦分别高达50.66%、37.97%及35.07%。二者的半年度销售费用投入均在5亿元上下浮动。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伊利股份则再度占据头名,2017年上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68%、13.89%、14.18%,成为连续三个年度该指标超过10%的唯一乳企。

  伊利大概率率先实现千亿目标

  观察17家乳企半年度数据可以注意到,整体来看,乳业行业市场格局未有太大变动,伊利股份持续巩固其乳业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军者地位,无论从营收、利润还是未来成长空间来看,都拥有着其他公司难以匹敌的强大竞争力。不过,蒙牛乳业的强势追赶亦不容小觑,二者又均提出2020年实现千亿营收的目标,当前状况下,谁将率先达阵?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实现营收450.71亿元,净利润37.98亿元;蒙牛乳业实现营收398.57亿元,净利润20.77亿元。营收方面,二者相差超50亿元;盈利方面,二者相差近一倍。而从细分业务来看,伊利股份亦全面领先。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今年上半年,蒙牛乳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液态奶和奶粉两大业务的带动,其液态奶业务收入实现331.1亿元同比增长14.4%,奶粉业务实现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43.8%,而冰激凌业务收入达21.9亿元,同比下滑2.4%。同期,伊利的“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Joy Day”“金领冠”“巧乐兹”“甄稀”“畅意100%”等重点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高达30%。同时,新品销售收入占比17.4%,较2018年提高2.6个百分点,电商业务同比亦增长31.94%。

  有分析显示,蒙牛乳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其强势促销策略。蒙牛新任总裁卢敏放于2016年9月正式上任后开启了全新改革措施:修复毛利率、提升品牌力、加强渠道下沉、弥补大单品短板。2017 年以来蒙牛毛利率持续修复,品牌力和渠道补短板方面也已有成效。

  不过,对于蒙牛来说,与伊利收入差距的弥补将是一场旷日之战。

  一方面,伊利渠道网络更为细密。较早实施多级分销模式的伊利,截至2019年6月常温液态奶的市场渗透率为83.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为86.2%,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伊利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布局更为完善。从雀巢等国际乳制品巨头的经验看,国际化是一家企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而以新西兰为主的“全球资源”网,以欧美为主的“全球创新”网,以东南亚为主的“全球市场”网,已经为伊利的国际化策略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伊利股份来说,计划到2020年达到全球乳业五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意味着伊利的乳业收入要超过包括Fonterra(恒天然)、FrieslandCampina(荷兰皇家菲仕兰)、Arla Foods(丹麦欧世)和Saputo(加拿大萨普托)在内的全球领先乳制品企业。而从今年上半年超450亿元营收来看,伊利股份2019年全年实现900亿营收应是大概率事件,在此基础上,2020年实现1000亿元目标可谓行稳即至。

  相比于伊利的从容,蒙牛则显得有些紧迫。从蒙牛乳业上半年不足400亿元营收角度来看,要实现千亿目标,其2019及2020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需要在20%以上。这对蒙牛来说难度不小,更何况在失去君乐宝的情况下。

  2010年,蒙牛耗资4.7亿元收购君乐宝51%的股权,至2018年,君乐宝实现营收130亿元。这其中,君乐宝为蒙牛贡献66.3亿元营收、3亿元净利润,这两项分别占到蒙牛总营收和净利润的10%左右。

  而近日蒙牛已宣布作价40.11亿元出售君乐宝51%股权,交易完成后蒙牛不再拥有君乐宝任何股权。在失去君乐宝助力的情况下,蒙牛乳业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目标,难度更趋加大。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君乐宝脱离蒙牛后会对蒙牛的营收带来影响。目前国内乳业竞争两强的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蒙牛要实现营收千亿目标,除了靠内生增长,行业并购等也是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