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人工智能“搅动”创投圈:商业落地成关注焦点

发布时间:2019-08-30 11:55:56

  “通过了解这些AI技术在上述应用领域的具体落地效果与发展趋势,或许我们能找到下一个风口与独家兽级别AI企业。”一位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透露。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场景日益广泛,正令创投机构布局AI新兴企业的投资兴趣再度升温。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里,多家国内大型创投机构派出多位合伙人了解AI技术在不同应有场景的落地效果与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无人驾驶、医疗管理、工业智能化制造、机器人研发、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商业服务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AI技术在上述应用领域的具体落地效果与发展趋势,或许我们能找到下一个风口与独家兽级别AI企业。”一位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比较关注的,是平安租赁通过IOT设备手环与AI人工智能计算功能,能分析企业设备开工情况,以及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预警与产能预警,这有助于解决众多传统企业主对企业生产“故障”预估不足的痛点,而与他同行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则在关注平安租赁研发的中小企业智能服务平台,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对客户融资业务进行智能审批并推送合约,帮助企业客户完成非现场签约并获得融资款项,因为这项技术可以让众多企业获取资金效率大幅提高,具有很大的技术应用普及性。

  “我们另一位合伙人则在关注客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落地效果,包括平安爱德等,主要了解他们如何内嵌平安脑智能引擎,从而具备主动感知、共融交互、情感计算、智能物联、开放平台等强大功能,与不同情绪性格用户进行有效沟通,这对降低2C端企业客服成本与提升客户体验有不小的帮助,同样具有广阔前景。”他指出。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大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三个重要群体的助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他们构成了人工智能的“铁三角”。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既需要遥望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更需要扎进行业应用的“厚实土壤”。

  他透露,今年红杉团队对50家全球财富500强企业CIO进行调研发现,他们对AI的欢迎程度几乎达到100%。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和聊天机器人作为早期AI产品的代表,已体现出了巨大价值。

  “这也让红杉所投资的不少AI企业获益匪浅。”他指出,以往纺织业一直被人视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事实上,一批先行先试的纺织工厂通过与AI技术结合正焕发新的活力。比如浙江一批纺织厂与红杉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将所有纺织与印染设备进行物联网设置与SaaS改造升级。通过系统化的智能派单以及统一的印染工艺和配方技术支持,这些企业的总体产量和净利润迅速提升至少25%。

  “由此可以看出,AI技术与传统行业与商业服务正在加速融合。今天创业公司插上AI的标签已经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找到有真正刚需的产品,从而提升产业效能,改善用户体验,AI才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沈南鹏强调说。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服务领域的迅速落地应用,也令众多智能商业服务企业呈现业绩快速增长趋势。

  近日,智慧商业服务提供商微盟集团(2013.HK)公布上半年财报显示,受益于SaaS产品和精准营销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集团营收达到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8%;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68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

  一位微盟集团高层向记者透露,这份业绩的取得,一方面是上半年微盟集团基于人工智能的“商业云”在电商、零售、餐饮、本地生活、酒旅等多个垂直行业开展重点布局,有效提升客户群的变现能力和销售渠道拓展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微盟集团让众多商户能更精准地找到自己潜在的用户群,令精准营销业务取得逆势增长。

  “鉴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未来微盟集团还将拓展更多的云服务品类,包括加强与腾讯、百度、知乎、抖音、快手等去中心平台的合作,在精准营销方面则加强与腾讯等媒体平台的合作,构建微盟云平台开放生态等战略,助力更多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他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盟集团上市后,其人工智能技术在垂直行业细分、渠道下沉、加强本地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依然获得不少大型PE机构持续青睐。在近期完成的2.55亿股配售(募资11.57亿港元)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等国际大型PE机构均参与认购。

  多位参与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创投机构合伙人向记者坦言,在会议期间他们找到不少有潜力的新兴AI技术研发公司,但它们能否成为新的独家兽企业,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技术优势,算力优势,场景布局优势与大数据获取能力能否持续保持领跑地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们团队的执行力与经营策略是否“高人一筹”。

  “令我们比较兴奋的是,目前不少新兴AI技术公司的产品已经拥有了商业化运营基础与广阔发展前景,尤其在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算力模型优化,金融,医疗等场景应用领域。”一位国内大型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但他们是否决定投资,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AI技术在金融风险控制等不少行业的场景应用效果呈现具有“滞后性”。

  沈南鹏则指出,AI技术要在众多应用场景发挥巨大效果,还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始终坚持服务于人、造福于人,这在数据安全、社会伦理等方面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