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系山东煤矿业发展头号灾害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王端武27日在山东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冲击地压灾害是该省煤矿业头号灾害,能否有效预防,关系到山东煤矿业的“生死存亡”。为此,《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近期出台,系中国首部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的地方政府规章,将于9月1日起实施。
山东省冲击地压矿井有41处,占中国的近30%,其中采深超过千米的20处,占中国86.9%,是冲击地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王端武透露,2011年以来,该省煤矿共发生冲击地压事故9起,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特别是2018年山东能源龙矿集团龙郓煤业“10·20”事故造成21人死亡,影响巨大,教训十分深刻。
山东冲击地压矿井产量8000万吨,占到该省煤炭产量的63%,是该省煤矿产量和效益扩大的主力矿井。但煤矿如果再发生冲击地压大事故,山东冲击地压矿井将面临关闭。王端武表示,矿井一旦关闭,将对该省煤炭工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产生严重影响,对能源供应产生严重威胁,关乎50万煤炭行业职工就业,关乎山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办法》共7章54条,主要对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冲击地压防治的具体措施、政府部门的服务保障责任等四个方面作了规定,达到依靠法治、科技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目的。王端武表示,积极防治冲击地压事故的同时,山东煤炭工业将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开采。
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王端武称,一方面将暴露在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尽可能地减下来,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其次是能够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轻职业病危害,把矿工从危险的岗位替换下来,从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增强广大矿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三,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炭工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智能化开采在中国刚刚起步,面临的技术瓶颈和难题很多,需要科研院所、制造厂家和煤矿企业共同努力攻克难关。”王端武透露,该省加大了产学研用的联合力度,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截至今年7月20日,山东冲击地压煤矿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3个,远程控制掘进工作面23个。
王端武强调,企业是落实《办法》的主体,各煤矿企业要按照要求对标落实,落实各管理层级、各岗位的冲击地压防治责任;深入开展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落实好《办法》中对智能开采的要求。同时,严格监管监察,督促煤矿企业从源头上防治冲击地压灾害,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促进山东煤矿安全发展。
冲击地压是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危害大,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是世界性难题,其发生的机理和预测预警技术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