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南财快评:120平方公里的自贸试验区竞赛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27 11:22:54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预示着中国新一轮开放态势蓬勃生长。从2013年9月在上海首次设立自贸区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形成了“1+3+7+1+6”的增长态势,目前总数达到18个。除海南岛全省列为自贸试验区外,其余自贸试验区的面积均在120平方公里左右,每个相当于新加坡领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些120平方公里单元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将推动形成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

  按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新一轮扩容之后,中国自贸试验区所在省市人口合计占全国比重,从2017年的43.2%增至2019年的71.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48.8%增至78.1%,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占比从66.4%增至87.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比从65.8%增至92.8%。仅就GDP和外贸而言,自贸区所在省市代表着中国融入和塑造全球化的主导性力量。由于海南省在各项指标上的占比均不足1%,那么这一轮新增的自贸区表明近两年中国开放的步伐迈得非常大。

  中央在公布总体方案时提到,新增自贸区要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从地域分布看,这18个自贸区不仅完全包括沿海地区,也覆盖到沿边地区,不少自贸区的目标定位已经延伸至境外,例如黑龙江面向俄罗斯,山东面向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广西面向东盟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的有机联系,云南深化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合作。从经贸数据看,周边已经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与周边28个国家的贸易额达到1.4万亿美元,占我国全球贸易的30.7%、亚洲贸易的59.7%。

  除了完善战略布局之外,更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自贸区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总的来说,中国改革开放充分证明融入开放性世界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除了继续完善营商环境之外,也需要探索经济增长和外贸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自贸区被广泛认为有助于形成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仍处于高增长阶段。

  此外,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一个经济体在早期阶段,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硬件基础设施,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多依赖于人力资本和制度质量。上海在高等教育人才储备方面仅次于北京,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收入水平看,2018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6.4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就此而言,上海担当探索的角色名至实归。另外,从各个自贸区划定的范围来看,普遍属于各个省区收入水平排在前列的区域,如中新苏州工业园的人均GDP甚至超过4万美元。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各个省市的发展阶段仍存在较大差距,18个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中,只有8个地区的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如,就外商投资企业数而言,广东一省即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云南省的31倍,而上海占全国比重也达到了15.6%。显然如果就纯粹的境外和境内税收差异而言,云南没有办法像广东那样依靠外商投资企业。因此,中央在大规模地扩大自贸试验区阵容时,也在功能定位上给出了“差别化探索”的说法。这种差别化探索的希望在于各个自贸试验区更多注重本地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