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优化发展全要素
旅游产业要实现良性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缺一不可。邢台县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增投入、浓氛围,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全要素。
吃不好、住不下来、留不住游客,是邢台县旅游发展的最突出短板。邢台县着力发展特色酒店,破解食宿难题。
围绕“吃”,该县通过举办邢台地方美食大赛,开发了路罗特色烤鱼,前南峪苹果、核桃、板栗和栗蘑为特色的生态宴等特色美食;集中打造了兴台古镇、邢襄古镇两个小吃一条街,汇聚了京津冀鲁豫晋陕等具有北方特色的名吃,其中被《舌尖上的中国》报道的美食就有10多种,形成了美味佳肴经典系列;辅以太行风味的大锅菜、包皮面、饸饹等农家特色饮食,游客吃不好、吃不出特色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酒店、渔家乐、农家乐152家,可同时接待2万人用餐。今年,着重在提升标准、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突出抓好20家农家乐、渔家乐等明厨亮灶工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围绕“住”,坚持“现代酒店+特色民宿”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舒适住宿环境。目前,全县旅游区的152家酒店农家乐,可容纳游客住宿5000余人。其中,路罗白岸片区已建成郴风湾、天河山、紫金山、西庭假日等10个现代酒店,象外客栈、左坡渔村、山水汇农耕文化等3个特色民宿,英谈、贺家坪、清泉等景区周边村各类农家乐112家,可容纳游客3200多人。今年,罗川湾酒店、20家星级农家乐、象外客栈二期将建成使用,新增床位800个,该片区床位数总数将达4000个。浆水片区已建成红苹果、九龙峡、前南峪宾馆、新合作宾馆4家现代酒店,前南峪、下店、营房台等景区周边村家庭式农家乐70余家,可容纳游客900余人,今年,前南峪度假村、15家星级农家乐将建成使用,新增床位600个,该片区床位数总数将达1500个。冀家村片区已建成云梦山宾馆,石板房、老道旮旯等景区周边农户自营农家乐26家,可接待容纳游客600余人;龙泉寺西黄村片区已建成邢襄客栈特色民宿,可接待容纳游客200人,今年,邢襄古镇后区特色窑洞民宿将建成使用,新增床位100个,该片区床位数总数将达300个。城郊片区已建成兴台古镇酒店,可接待容纳游客200人,今年,德龙钢铁主体酒店将建成使用,新增床位100个,该片区床位总数将达300个。到今年年底全县接待能力可达到近7000人住宿,游客可以畅所欲“玩”,无后顾之忧。
围绕道路通而不畅问题,邢台县着力构建大交通体系,畅通旅游专线建设,破解交通桎梏。
完善主干交通建设。2018年,邢台县总投资4.8亿元的抗大路建成通车,为东西进出打通了又一条主干道。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高铁高速南上北下、以高速省道贯彻东西,辐射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郑州等多个城市,四通八达、互连互通的交通网络大格局。
完善旅游支线和乡村道路建设。现已建成通车大峡谷、紫金山、云梦山、天河山、周公山、前南峪等旅游专线150公里,实现了重点景区旅游专线全覆盖。高标准修复乡村道路近300多公里道路,进出景区景点的支线支路更加密集通畅。
打造道路优美景观。按照主干道两侧50米范围打造花海景观的标准,完成种植结构调整2万亩,沿线全是花的世界、绿的海洋,为游客营造了“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走”全域旅游景象。特别是今年重点实施抗大路绿化美化工程,建成绿廊1500亩、栽植各种彩化树木30万株、花海2000亩,增设贾沟驿站、川口驿站等驿站、节点200余处,全力将其打造成我市1号风景大道。
全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即将到来。作为承办县,邢台县正加建设快观摩项目、优化观摩线路、扮靓观摩环境,以大峡谷5A景区提升为龙头,以路罗、浆水两个特色小镇为载体,重点打造“城郊田园休闲游、古镇古村落历史文化游、太行山水游”三大板块,真正把全县打造成为“山水画、田园诗、民俗风、文化歌、生活曲、休闲情”的全域美景,努力办出一届高水准、高质量的旅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