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面对面”精准对接
人才需求对接、龙头企业走访、美食文化体验……8月23日~24日,“2019年百所高校顺德行”在佛山顺德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2所知名高校118名相关院系负责人走进顺德,与顺德本土150多家知名企业“面对面”,精准对接需求,共同参与搭建适应高质量发展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助力顺德高质量发展。
5年引才: 顺德企业新引进博士600多人硕士5000多人
2000年,陈洪波上了南下的火车,顺德是他创业的目的地,目前由他联合创立的嘉腾机器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2018年,借助“百所高校顺德行”系列活动,博士马骥来到碧桂园集团,顺德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令他选择扎根于此……8月23日,在中欧中心举行的开幕式上,企业代表们分享了他们和顺德的不解之缘。
记者注意到,“百所高校”系列活动在顺德举办五年以来,引才效果显著,一批批高端人才的加入成为区内重点企业技术革新、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五年来,系列活动为顺德累计邀请超过400所高校,近千名师生;近两年,顺德全区企业新引进博士600多人,硕士5000多人。
实际上,人才的精准对接离不开平台的搭建。据了解,“百所高校顺德行”已举办五年,在此基础上,顺德区政府紧扣顺德产业发展需求,紧抓高端人才培养的“源头”创新——探索与知名高校紧缺专业相关院系党委副书记或学院负责人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提升顺德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模式,打通顺德发展的人才瓶颈,激发顺德区各类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
为更进一步促进顺德与高校的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校青年人才了解顺德、扎根顺德,活动当天,共青团顺德区委员会与10所高校签订《青年人才双向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青年人才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和见习实习、促进优秀大学生回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顺德区委副书记王勇表示,顺德已形成家电、家具等9大支柱产业,目前也正向机器人、精细化工、会展经济、生物医药、新型产业等领域发展,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示范区建设。“顺德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王勇表示,当前,顺德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人才服务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顺德承诺,将像对待金子一样珍爱来到顺德的人才”。
对接:校企“面对面”对接需求人才
在开幕式后,高校嘉宾与企业代表们“面对面”进行项目对接和人才需求交流,场面热烈。记者在现场发现,受邀高校负责人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省市的理工类院校,整合专业资源主要包括化工类、机械工程类、计算机类、工业设计、电器工程等。顺德知名企业如美的、海信、万和、申菱等150家顺德知名企业的260多位相关负责人参与。
“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会选择继续深造,但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在转变,培养人才既注重学术型,也注重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陈继涛表示,“目前我们有很多学生都在做实践项目,但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目前北大化学院也在和地方合作探索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希望和顺德建立更长效的合作机制。”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就业办主任王长明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顺德,但之前顺德的龙头企业——美的曾来过清华招人才,我也有不少学生在美的工作。”他表示,制造业大区顺德求贤若渴,“这里环境很好,适合发展,我也会把这次的经历传达给学生。”
“顺德智能制造,尤其是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常小龙2014年本科毕业后来到顺德,如今是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据其介绍,顺德目前有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和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与高校间建立联系,为企业引进硕士博士人才等,助力企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嘉宾还先后参观了具有“顺德智造”特色的美的集团、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感受顺德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劲发展势头。在文化体验上,高校嘉宾参加顺德美食文化推荐会,观赏“凤起沧澜光影文化展”等,一系列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考察项目,为更精准传播顺德文化,更有效吸引青年人聚焦顺德提供平台。
观察:盼建立长效人才合作和技术交流平台
“以前我们要逐个学校跑去校内招人,现在一下子能对接这么多高校,非常便捷!”曾因“百所高校”而结缘顺德的陈小波,如今成为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员。当天他也对接了多所高校,在他看来,这个活动为企业对接高校人才资源搭建了桥梁,有利于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记者注意到,校企“面对面”环节尽管只有短短一小时,但场面一度非常火爆。记者采访获悉,不少企业代表都抱着合作的态度主动与高校嘉宾对接交流,不少人带着合作项目而来,相互之间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人才需求也日渐增大,记者了解到,校企双方在破解人才对接“痛点”上也纷纷“破题”。广东公信智能会议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陶丹表示,“应届生就业往往比较看重区域与企业规模,但我们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据他介绍,他们公司今年在广州大学城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也在招募人才。
机器人领域也是顺德“抢滩”的产业新“风口”,为吸引更多的“最强大脑”,企业也不断创新人才引入机制,拓宽人才引入渠道。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常小龙介绍,公司目前有一名在职博士,但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形式引进了七名清华大学博士。他表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度依赖人才,隆深正在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此外,川崎机器人华南工程中心也落户隆深。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也把学术、科研资源引入到地方,与当地的产业合作。例如湖南大学设立了顺德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就位于顺德陈村。
短短两天的活动结束了,但校企在人才、产业上合作的需求却有增无减。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陈继涛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顺德的产业、文化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成为高校老师们近距离了解顺德的窗口。“校企双方还可以探索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模式,不仅仅是人才合作,也可以搭建技术需求的平台,促进校企双方的互动交流。”陈继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