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

陇西做强道地药材打造中医药产业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9-08-19 15:44:12

  近年来,陇西县抢抓国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在甘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上全力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大力实施“双百五十”(打造百万吨的现代化仓储设施和产值过百亿元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黄芪、党参10万亩GAP种植基地,培育10个产值过亿元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0个产值过10亿元的中成药加工企业,研发十大保健产品,创建十大名优品牌)工程,中医药产业实现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该县已成为甘肃陇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坚持提质控标,推进种植“标准化”。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道地药源保障基地目标,依托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提纯复壮和野生品种驯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等工作,先后制定黄芪、黄芩、党参、甘草等18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省质监部门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政府全程抓服务”的运作模式,每年筹措专项扶持资金400多万元,对标准化种植基地及核心育苗区每亩地补贴200-500元,鼓励制药企业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5万亩、种植基地20万亩,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总产量达9万吨,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同时,加快推进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检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村及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追溯模式,实现“来源可知、动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

  坚持延链补链,推进加工“精深化”。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带动、技术支撑”的工作思路和“151”(培育产值过百亿元的园区,5户产值过十亿元和10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的发展目标,一期规划建设占地5平方公里的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近10亿元,全面完成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先后引进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国中医药集团、河北神威集团等省内外大型知名中医药加工企业27家。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23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在园区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千万元以上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达到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24家,个体加工户3800户,安排就业5000多人,年加工各类中药材35万吨,年交易100万吨,销售额近百亿元,实现税收2.68亿元,中医药产业对全县财政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真正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区域首位产业。同时,谋划实施智慧中医堂、首阳中药材特色小镇等中医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中医康养、中医保健、中药膳食等大健康产业,中药材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释放。

  坚持双线联动,推进市场“专业化”。充分发挥陇药文化积淀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和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由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投资5亿元在首阳镇规划建设集公共服务中心、检测培训中心、中药材交易商铺、原药材交易大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可满足3000多个固定商户和2000多个摊位经营户正常交易,年交易原药材和饮切片50万吨,交易额达百亿元。在首阳市场的示范引领下,全县建成专业信息服务网站13个,发展货运信息中介组织58家、运输专线30多条;中药材经营企业达到590多家,其中77家通过GSP认证,18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达3万多人。积极探索“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上线交易品种44个,日交易额500-1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23处,年交易量近100万吨,交易额近200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达到20%以上,党参、黄芪等部分品种更是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下转第二版)